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柏拉图文艺思想与斯宾塞爱情组诗<爱情小唱>相结合,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爱情小唱>在诗歌主题、形式上有所创新与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笔者从<爱情小唱>中赞颂心灵主题、追求不朽主题及创作灵感三方面受到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戏仿是互文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源文进行戏谑性模仿来实现作者自己的目的。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礼赞爱情的诗篇,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在小说《讨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中通过对《会饮篇》进行结构与主题上的戏仿,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深刻变革带给人们的精神痛苦以及对于寻求真爱的迷惘。  相似文献   

3.
“胡风”第一枝──读《胡风文艺思想新论》吉彦波尚延龄教授的《胡风文艺思想新论》一书(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收入“甘肃作家丛书”)出版了。翻阅这本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的开拓之作,感到有很多话要说。自1985年始,笔者和尚先生一直同校工作,尚先生主编...  相似文献   

4.
马慧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1):53-54,59
本文以《两只蓝鸟》为例,分析劳伦斯是如何运用幽默与讽刺对现代人扭曲的两性关系和柏拉图式的爱情进行无情的批判与讽刺的。  相似文献   

5.
眼影     
《优雅》2015,(1)
小王子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成都IFS《小王子》主题圣诞季盛大开启
  狐狸,玫瑰,小王子,曾经只存在于B-612星球上,隔着银河系让我们醉心幻想。好在我们有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在寒意刚至的12月,居然给地球人打造出了“小王子”盛宴!“小王子真爱乐·圣诞”主题活动包括了展出圣诞版小王子雕像、上万朵玫瑰花组成的巨型圣诞树、小王子圣诞主题场景、《小王子》作者4D体验深度展以及互动、品牌超值抢购,由成都IFS联合《小王子》版权方及亚太区版权代理方羚邦公司共同呈现。用法国文学瑰宝中所蕴含的纯真善良、真挚爱情和欢乐浪漫,让你在这个圣诞暖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剑 《天府新论》2017,(3):154-159
“事件”不仅是一个源自德勒兹、德里达、巴丢的后现代概念,它的身影同样反映在亚里士多德和弗洛伊德的悲剧论、柏拉图和拉康的爱情论、本雅明的历史论中。结合以上思想和齐泽克《事件》一书,可以指出事件是一个奇迹性、神圣性、救赎性的罗曼蒂克概念。第一,它是人类无意识的突破口,洞穿幻象和重塑现实的契机;第二,它显现为闪烁柏拉图理念之光和充满诗性创造力的癫狂爱情或洋溢现代革命精神的“弥赛亚”;第三,它是试图抵挡资本主义进步风暴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救赎姿态,是历史化进程中的裂口和隔阂,具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反抗命运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与文艺——序《邓小平文艺思想论稿》●涂途一关于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专著,我先后读过的已有三四部。由牟豪戎、黄应寿主编的《邓小平文艺思想论稿》这部新著,与以前的几部专著相比较,在构架和内容上具有相当明显的特点。一是这部著作用邓小平的原著《在中国文学艺...  相似文献   

8.
性爱与情感的灵魂——劳伦斯和他的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文艺思想和创造方法上提出了介入性爱和情感及主观感受真实性的观点。他从这种艺术的观点出发主张要深入到男女的性、爱和血意识中去。本文介绍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等小说和《看我们如何漫游》、《不朽的散文选》、《失落的诗章》、《劳伦斯的爱情》等散文中的有关性、爱、情感等的文艺观点  相似文献   

9.
搜神写世态谈鬼话人情——《聊斋志异》又一类主题述评赵金维对于《聊斋志异》,人们往往褒赞其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败坏,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考场的弊端以及赞美自主的婚姻、诚笃的爱情等。诚然,这些确实是《聊斋》一书的重要主题,也是《聊斋》的...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文学描写的永恒主题,笔者就中英文中的爱情描写谈点浅见。一、不同的相爱方式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盛行包办婚姻,由于妇女被剥夺了社交的权利,更难得的是两情欢悦,永结同心的真正的爱情。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永恒的爱情进行了歌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形象,已被诗人理想化,不再是原来的历史人物了。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的伊州乐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体,尤其是歌舞配诗词歌唱的特色,更是深刻反映着这种水乳交融的情形。“新教小玉唱《伊州》”,“一曲《伊州》泪千行”,“双成揭调唱《伊州》”,“《伊州》误作《石州》声”……  相似文献   

12.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是一位执着的追求人性理想的作家。欧·亨利通过巧妙的文学构思和表现手法讲述了小夫妻之间的喜与悲,展现了世间永恒的主题——人性与爱情的完美结合。通过介绍《麦琪的礼物》的内容和背景,进一步阐述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最后重点探讨文学作品中人性与爱情的统一、结合和升华,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力作──评王凤胜的《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李衍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恩来文艺感想新沦》(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王凤胜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是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周...  相似文献   

14.
<正> 文学的主题是丰富多采的,爱情只是文学绚丽多姿的主题之一。由于它与人生关系异常密切,因此爱情问题常常为作家和读者所注目。在我国文学史上,爱情文学源远流长。早在两三千年之前,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异常优美的爱情诗。这之后,爱情文学在民间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继之而来的是唐传奇,它以叙事文学的形式,为爱情文学打开了新局面。以抒情为主的唐宋诗词也有咏爱情的名篇。但真正为爱情文学开拓新天地的是元杂剧、明清传说和小说。在灿若云霞的元明清文学中,《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浣纱记》、《牡丹亭》、《桃花扇》、《红楼梦》更是广为传诵的。“五四”之后,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中,写爱情题材的也不乏佳作,如《家》、《青春之歌》等,而鲁迅的《伤逝》,则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意义。我国爱情文学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许多名篇经久不衰,至今仍保持着它的艺术生命力,并给人们以教育和美的享受。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思想意义、创作倾向和艺术经验,对当代同类主题的文学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帝王悲剧《梧桐雨》是出悲剧,这是大家认同的。但它究竟是出什么类型的悲剧,研究者论说纷纭:有历史悲剧、社会悲剧、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等种种说法。为何会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呢?这还要从这出悲剧的主题说起。对《梧桐雨》的主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宁宗-《元杂剧研究概述》归纳为:"歌颂爱情"说、"批判政治得失"说、表达"沧桑之感"说和"主题混乱"说。即认为它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既有对唐明皇、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谴责,又有对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真挚爱情的赞颂同情。这就使主题显得复杂和矛盾。看一部作品,应该客观地就其反映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16.
很多论者在论述《伤逝》的时候,都是侧重于论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及其社会根源。却鲜有论者把《伤逝》的主题与当代大学生谈恋观爱观结合去论述。鲁迅在小说中对恋爱婚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赞扬了子君和涓生对恋爱自由,也指出了涓生的生存困境与子君错位的恋爱观导致了他们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本文对《伤逝》主题的再认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论述,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柏拉图的著作,约有36篇,具诸于《柏拉图对话集》。在其著述之中,柏拉图从他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理念论、灵魂说出发,提出了他的神学化科技伦理思想。这里主要分析柏拉图的知识与道德论、科技知识与神学伦理的关系,以及作为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新的思路新的突破——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李王君平李衍柱等同志撰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以下简称《发展与传播》),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作者是一批在马列文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因而保证了该书的学术...  相似文献   

19.
胡孝根 《兰州学刊》2008,2(3):176-178
对话文本自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思考方式。文章通过对《论语》和《柏拉图对话录》的文体形态比较,分析各自文体特点,探寻它们在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桃花扇》侯李爱情结局突破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大团圆模式,符合创作主旨,深化了主题,升华了爱情,值得肯定.但是,过于突兀的安排,影响舞台演出效果、与情节发展存在矛盾、有违人物自身性格的发展,应正视这些问题,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