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外来人口众多,汉语方言复杂,客家话是一大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总结出南泗乡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对语音特点做了一些初步分析,以期能为广西客家话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每个阶段都会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科德称之为“特异方言”或“过渡方言”,这种语言既有别于目的语。又有别于母语,但有自己的系统和语法,在这种不稳定的特异方言系统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会经常出现语法、语音、词汇,语用等方面系统的、有规律的错误,这种现象被称为偏误。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所占比重很大,且几乎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初步调查了四种方言,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主要分析了北方地区的甘肃省兰州方言,南方江西省宜春方言以及广东省粤语。在汉语方言时态方面,主要调查了河北省唐山方言。调查研究主要是制作文本,配合语音录音。反复收听录音文本,分析不同方言表达复数概念的标记,来总结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刘亚男 《现代交际》2013,(10):49-50
近年来,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现象成为了语言学家及社会学家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其发展变异的内在规律,为前人研究提供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周向茹 《现代妇女》2014,(3):126-126
本文针对于母语是韩语,目的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在学习语音时所遇到的问题。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韩语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韩语语音中对某些语音的缺失也造成了学习汉语的难点。本文就语音学习为例,分析以母语为韩语,目的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母语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林 《现代交际》2011,(6):42-42
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评价,而英语语音总会受到方言习惯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贵州方言与英语语音的特点,探讨贵州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粉琴  李晓梅 《现代交际》2014,(12):249-249
迁移理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有效的解释了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之路,对英语语音教学进行有效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选取四个汉语官话方言点,通过语音实验和音系分析,探究汉语官话方言母语对学习者英语单元音共振峰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同在汉语官话方言区内,英语单元音共振峰也会因学习者所处官话区的不同而产生地区差异,学习目标语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元音对呈现地区差异,且南北官话方言区之间的发音差异大于北方官话内部差异。实验证明,在初级阶段,学习者相似音素的发音情况要好于陌生音素。  相似文献   

9.
拥有十多亿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汉民族,在地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吴、湘、闽、粤、赣和客家七大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权威化、标准化和合法化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源于近代汉语,在13世纪尤其是宋元以后,汉语的流变呈现出两大趋势:在书面语方面是白话文学的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零基础的菲律宾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问题,探究了偏误出现的原因,并尝试就如何纠正相关偏误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有效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必备工具。而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依据Odlin的语言迁移理论,分析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发音不准的原因,从而提高受内蒙古西部方言影响严重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目前,我国大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广设孔子学院,使得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十分有必要。在我们国家,方言在汉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方言是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存在影响?本文将从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教学中的影响,对民族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方言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14.
湘南勉语存在不少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分别借自不同时期和不同方言。论文讨论了借词的判定依据,借词的构成、构词法和读音。  相似文献   

15.
赵祖磊 《职业时空》2013,(5):115-118
以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出发,以与汉语语音发音相近的蒙语语音为参照,进行汉蒙两种语言的语音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两种语言中由于发音相近而产生的汉语发音的偏误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杨芬 《现代交际》2014,(10):65-66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本文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了解释,然后分别针对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现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规律,增进双方语音系统的研究,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对比分析、调查取样等研究方法,运用二语习得理论,重点观察了汉语初级班和中级班共65名韩国留学生,总结出汉韩语音的差异,以及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问题,同时归纳分析了偏误的类型,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作出贡献,由此可以更细致地指导学生对于汉语语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是一门语言技能课,对于学习者来说,会说汉语、能进行汉语交际就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汉语的语音教学包含的内容丰富,不只是《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韵母、声调和隔音符号的学习,还有儿化、轻重音和语调。在教学中,要针对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特点,在原始的教学法上推陈出新,综合运用多种语音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对日语语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方言更是影响了日语发音。笔者对湖北某高校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日语假名发音做了调查,概括总结了现代汉语方言对日语假名发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20.
姜云蕾 《现代妇女》2013,(10):151-152
本文分析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点并剖析其原因.由于文化本身的传承性,无论古今,汉语中都有把爱情比作“丝”、“缘”、“永恒”、“成双成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如“爱情是旅程”、“爱情是战争与对决”、“爱情是火”、“爱情是毒”的新颖表达.古汉语中的隐喻表达比较含蓄委婉而现代表达较自由、开放,情感表达更为强烈、真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