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榕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
通过对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情及人物的分析,以宗教冲突为切入点,描述了中世纪西欧的宗教观,研究了剧中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抗,从而深刻揭示出中世纪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对立冲突,并探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反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2.
谢建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1-13
莎士比亚的剧作长于写人,常有翻空出奇之效。《威尼斯商人》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都写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展现出鲜明的个性,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典型。《威尼斯商人》在人物塑造上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秀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59-61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矛盾是当时方兴的资本主义和莎士比亚式人道主义的矛盾 ,其由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对立统一转化而来。文艺鉴赏应将人物生活的社会特征和整个历史进程、把作者的主观愿望和作品的客观意义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房洁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2-116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殖民元素和旅行叙事使该小说成为后殖民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研究的两个热点层面。结合后殖民和生态批评理论,透过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破解文本中的种族语码和西方霸权话语,揭示其中蕴含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双层统治逻辑。白人殖民者在发展的伪装下,通过暴力统治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了部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把原住民和动物视为他者而无情地进行了杀戮,给非洲的种族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黑暗的心》中殖民话语的矛盾性,从而揭示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在小说中揭露了欧洲殖民者的虚伪、残忍和贪婪,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支撑殖民侵略的西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徐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53-57
从海洋文学的角度考察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在整个英国海洋文学体系中,《黑暗的心》是众多文本的集大成者。凭借其对欧洲入侵者在非洲殖民活动细致而耐人寻味的刻画,《黑暗的心》凸显了海洋在殖民活动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马洛的听众“我们”在泰晤士河口所发的思古之幽情很显然勾连起了海洋在英国对外扩张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也为下文马洛对非洲之行的叙述作了主题预设;同样作为陆上的主要交通动脉和母亲河,泰晤士河和刚果河在历史命运中的遭遇发人深思。海洋和大河在《黑暗的心》中明暗对照,前后呼应,共同推动了小说主题的呈现。这一主题关乎海洋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何天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莎剧《威尼斯商人》是利用两个民间故事的情节演绎而成的一本喜剧。除了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还揭示当时社会的种族歧视和被压迫者对压迫欺凌的反抗,并通过戏文展示出一个商业社会的全景 相似文献
8.
程东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56-58
巴蜀商业及商人的生活在唐代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文章主要涉及巴蜀商业和商人的生活两个方面问题,通过运用“以诗证史”、“史地结合”以及现代心理史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来论证这一地区的商业发展和商人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9.
李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1):113-117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吸引着众多读者.作品真实再现了中世纪西欧犹太人的悲惨境遇,深刻揭示了基督徒与犹太人关系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犹太民族既怀有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又无法彻底摆脱中世纪西欧反犹排犹情结影响的双重心态. 相似文献
10.
李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9-20
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他是一名犹太高利贷者,贪得无厌、自私、吝啬,以追求金钱作为唯一的生活目标,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作为生活在基督教统治下的犹太人,他处处遭人歧视和唾骂,最终失去了全部财产,唯一的女儿也离他而去,他被迫改信基督教。这个人物的悲剧有着时代以及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曾立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115
文章运用政治学中的权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威尼斯商人》的权力主体和客体、权力资源以及在主客体双方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一定的权力格局,揭示出剧中围绕着金钱和爱情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斗争背后,双方所代表的社会团体之间的政治权力斗争才是矛盾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文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关联。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下,对国内关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认为以文化文本为视角对该剧进行研究虽然可以较为全面地解析文本,但也存在着阐释者自身的文化蕴涵介入文本的解析过程,进而形成某种程度的视角偏差。所以对《威尼斯商人》的研究要具有较高的历史理性及宏观大视野。 相似文献
13.
孟志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18,191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一部以非洲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马洛在非洲旅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库尔兹的深入了解,马洛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 相似文献
14.
张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81-8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是他们人文关怀的最伟大、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唐朝中后期,随着商人经济势力的膨胀以及商贾向政治势力的渗透,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与商业有关的事件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受到正面宣传。唐诗作为当时重要的一种文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现存唐诗中不少篇章反映了商贾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了解唐朝中后期的商业与商人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丽娟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4,(3)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反映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他们各自代表一种文化和宗教。在这部喜剧中,宗教冲突异常明显。夏洛克代表的是犹太教,安东尼奥所代表的是基督教,取得胜利的当然是主流文化所代表的宗教,即基督教。 相似文献
17.
朱洪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58-62
国内外诸多评论家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进行了解读,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种声音似乎都在《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得以回应,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极佳注脚,并引发了一次次争论,因此,对国内研究《黑暗的心》的成果进行述评是必要的。对中国学者而言,众多的研究视角中,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现代主义这一视角。 相似文献
18.
《黑暗的心》的象征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婕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42-45
《黑暗的心》以一次沿刚果河而上的航行向读者展示了殖民地非洲的腹地的图景 ,同时也深刻地表现出在失去社会规范的约束后人性中本我的膨胀与放纵及欧洲文明的道德危机。约瑟夫·康拉德在这部篇幅短小的作品中 ,以其对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在国内已有的对该作品的分析批评中 ,大多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分析上 ,鲜有对其象征手法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 ,探讨作者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及其表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64-165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所作的戏剧作品,它通常以歌颂善良,友谊和爱情而闻名,被定义为一部喜剧。其人物形象鲜明,饱含着时代的特征,确实是一部非凡之作。可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即使莎士比亚是一名伟大的作家,可是他却也不能做到不带任何偏见。而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如何认识剧中的人物,应该有着更加客观的思路,毕竟16世纪的欧洲,以及之前和之后的许多个世纪中,像夏洛克这样的犹太人的确是遭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本文将从与以往不同的视角,重新对剧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1):85-88
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由情节和人物对白构成。戏剧中的人物对白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而且能体现人物行为动机,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用语用学中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来剖析威廉·莎士比亚喜剧巨作《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对白,分析夏洛克是怎样违反合作原则的,而会话含义又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为读者理解夏洛克这一极具争议性人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证明语用学应用于戏剧欣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