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商业伦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正确及时的思想引导 ,某些人的思想意识出现偏颇 ,认为“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 (利润 )最大化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无可厚非的。它是经济主体最关心也最重要的行为目的。”文章针对这一观点 ,分别从经济、社会和企业管理的角度 ,阐述商业伦理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作为经济个体 ,只有高度重视并加强伦理观念 ,才能在当今社会有其发展的空间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商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德温·爱泼斯坦是美国著名商业伦理学家、加州伯克利圣玛丽行政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系作者为本刊撰写的专稿。  相似文献   

3.
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合到商业伦理教学中,应该成为“商业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目前高校在开设《商业伦理学》时对于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汕头大学商学院从扎根本土出发,结合本土优秀的潮商文化,将潮商伦理融合到《商业伦理学》教学中,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对商业伦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为课程建设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商业伦理建设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商业伦理是在道德意义上指导企业经营者进行适当决策和行为的原则,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和行为不仅要符合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且也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建立规范的商业伦理,进行符合伦理要求的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诺斯托罗莫》历来被评论家认为是康拉德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寄寓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康拉德的道德观入手,回到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结合小说的叙事艺术,挖掘小说主人公诺斯特罗莫和高尔德在物质利益的引诱下不断堕落的伦理学意义,揭示人类道德堕落的严重后果,表现出康拉德深切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的伦理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伦理学角度观照《金锁记》可以看出,七巧的悲剧实际是在婚姻、金钱、情欲的三重枷锁下人性的毁灭和扭曲。通过对人物的毁灭的伦理分析,实现对封建伦理道德尤其是封建贵族文化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7.
《中庸》表面上拒斥极端,主张适度,实则不然。它遵循差异优先于平等的原则,固守"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之藩篱,忽视人的平等与联系,推崇人的差异与对立,乃至陷入相互伤害之困境。有鉴于此,新中庸之道秉持平等优先于差异的原则,尊重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人性差异,主张"勿伤害"的底线伦理。在新中庸之道这里,"勿伤害"既是个人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社会制度的基本正义诉求。  相似文献   

8.
《伦理的思考》是许启贤副教授近年来关于伦理学和道德问题的文集。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从哲学伦理学角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论证。全书共四十九篇论文,分为九组,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伦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中国伦理思想发展,我国伦理学发展趋势,道德和文艺,道德和经济改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伦理建设是商业行业合理有序发展和壮大的保障和基础.加强商业伦理的探讨与建设,将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商业伦理的建设中,确立合理的伦理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是其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建构了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秩序与法律秩序 ,是日本迈向现代化制度的起点 ,而德川时代的商业伦理思想则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精神起点 ,它在意识形态的深处革新了日本人的商业、职业价值观 ,打造出日本人的商业伦理道德和敬业精神 ,为日本资本主义自由、迅速地发展 ,提供了社会伦理秩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明清山西榆次车辋常家,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始终秉持社会大义,恪守商业操守,形成了以儒家义利观为价值观基础,以传统诚信观为核心理念的商业伦理体系。常家商业伦理具有崇尚儒学、儒意通商,尚义求利、取予有道,以诚为本、杖信如石,崇商敬业、勤于商事,自强不息、顺势求变的基本特征,与同时期其他商族既有共性又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商业伦理的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商业伦理的构成是在继承传统商业伦理的基础上,又在“敬业自重”、“义利互动”以及商人素质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儒家经济伦理对商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是明清时期商人阶层角色心理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晋商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群体,纵横商界五百年,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他们在经商时所秉持的商业伦理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古典经济学创作与研究热潮中,英国作家们纷纷以在作品中运用经济因素引领经典文学创作时尚.奥斯丁在其最后一部作品《桑迪顿》中,以最具现代意识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问题,并进行一系列新颖的经济叙事.奥斯丁在进行问题意识创作和叩问现代性精髓的同时,在大环境和小体验的碰撞中,展示出其超越婚姻生活等现实观照的商业伦理思想和真切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5.
目前MBA研究生商业伦理教育现状并不尽人意,为提高MBA研究生的商业伦理教育,本文从商业伦理教育的本身的内涵出发,在商业伦理教育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上搭建商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17.
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中表现出了深刻的伦理情怀,他试图建构华裔美国社会的伦理秩序,从而为美国社会中的华裔美国人争取应有的公民权。在作者看来华裔美国男性是建构华裔美国社会伦理秩序的主体。此外,要建构华美社会的伦理秩序,还必须要有敢于拒绝同化的独立精神和勇于抵制主流社会歧视的英雄气质。  相似文献   

18.
《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看起来,儒家伦理的主导特性与德性伦理学很接近,但深入研究表明,两者也有一些差异。德行即道德的行为,德性则是道德的品质。所谓德性伦理学,就是以品质为关注核心的伦理学,但古代中国文化中,德字的使用,德目的列表,常常兼德行与德性而言。这是我们引入德性伦理学方法时要注意的。孔子伦理学的体系虽然包含了部分德性的讨论,但却是以"德行"为主导框架的,始终不脱离"行为"来展开的。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即"心行合一"的立场,在德目的讨论中,不离开行而去谈心,不离开行为去谈德性,不离开行为谈做人,总是倾向于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而且,孔子虽然也非常关注德目的讨论,但在具体德目的讨论之外,更关注整体人格的目标,故孔子的伦理学不只是一套德目的体系,而是以"君子"作为理想人格、美善行为的整体体现,从而超越了单纯的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20.
科幻影片《阿凡达》构造了一个由终极智慧(爱娃)维持和掌控的和谐发展的潘多拉星,地球人为了解决自身的能源危机,来到潘多拉企图掠夺那里的特殊矿石,从而对那里居住的纳美人展开了侵略战争。影片以科幻的形式给我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启示我们对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同时也告诫我们,仅仅诉诸于道德层面的伦理思考其作用仍然是有限的。也许,人类要摆脱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困境,有必要在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与管理体制、伦理与道德观念、法律与法规约束、生活与交往方式等诸多层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