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歌唱是一门通过声音表达感情,抒发情怀的艺术。歌唱离不开意志、思维、气质、心理、情感等众多因素。情感是歌曲的灵魂,歌唱者通过歌曲将感情抒发出来,听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本文以歌唱的情感控制为研究重点,提出几点进行歌唱情感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歌唱艺术离不开情感表达,不同的歌曲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演唱不能仅停留在声音的外在质量上,要充分注重情感的表达。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并作为表演线索贯穿作品始终,才能真正表现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歌唱的过程中,声乐情感的正确表达十分重要.在很久以前法国的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就曾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然而在歌唱艺术展现的过程中,歌曲表达得完美与否其实还有另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可能是被学习者常常所忽略的,那就是歌唱者的歌唱表情.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一种通过美好声音传递情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支柱,是歌唱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演唱时只有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准确的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声乐演唱来体现,歌唱着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当你拿到一首歌曲时,如何着手把谱面上的东西唱活呢?我认为,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和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讲述什么是歌唱的情感和如何做好歌唱情感两个方面,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歌唱情感表达与歌曲本身、词曲作者、演唱技巧等各方面与歌曲相关要素的关系,让歌曲情感的表达较为生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字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须通过发声练习的途径,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使歌声美妙动人。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教学中声音的训练可分为发声训练、练声曲、歌曲演唱三个部分。其中,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通过正确的发生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学生形成正确并适合自己的演出方法,增强呼吸的控制能力,将歌唱技术成为歌唱的表现手段,从而使演唱美妙动人。  相似文献   

9.
在声乐学习中,内心听觉的感受具有重要意义,歌唱者除了具备醇熟的演唱技能技巧和丰富的舞台实践之外,更要做到用"心"去歌唱,用"心"歌唱就是要注重内心听觉感受的培养。歌唱艺术中的内心听觉是获得科学发声方法和歌唱体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歌唱技巧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气息、发声、共鸣、语言"这八个字的协调统一。为了实现歌唱这一门艺术的发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形成、发展和掌握歌唱的能力。文章通过对声乐技巧训练方法的阐述,明确学习声乐艺术的注意事项,更好地把握声乐训练的每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选词考究,词曲平横。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杂,伴奏占和歌曲同样重要的地位,它是作为音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仅仅为了歌唱而存在,大多伴奏不仅渲染了音乐的气氛而且突出了音乐的故事性。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在德国艺术歌曲被称为里德,代表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在法国艺术歌曲,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各国艺术歌曲名称和风格不同,但在艺术形式上都属于艺术歌曲范畴。这种不同于民歌和歌剧但又能表达意境的歌曲类型流传到中国被称为艺术歌曲。它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歌曲多声部歌唱的实质内涵入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多声部歌唱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通过本文所探析的实践经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工作教学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声乐也称艺术歌唱,它能够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真情实感的演唱营造出一种欢快、悲伤亦或者抑郁的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声乐的种类有很多,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声乐教学,就是教师们通过授课的方式,教学生们有关于声乐的知识,训练他们歌唱能力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声音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来淋漓尽致的演唱歌曲是教学的目的。其中培养情感与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们培养自己情绪与情感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歌唱艺术表现中如何做到用情感歌唱,文中提出了五种基本训练方法,以期歌唱艺术表演以情传声,具有艺术感染力,达成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歌唱艺术中,"开口"是成功的第一步。对于歌唱者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找好开口腔,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与发音技巧。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和分析了在歌唱时如何找开口腔的问题,以期能对歌唱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以歌声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音是传情的手段,抒发情感才是歌唱的目的。要想真正唱好一部作品时,应先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一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将他们的情感融入在歌词与旋律中,演唱者应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加上熟练的演唱技巧来完成对作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甚至比语言还要早.最初的歌唱是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怀,然后逐渐加上语言,伴随着民族历史、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审美意识的发展,形成了歌唱艺术."呼吸是歌唱的生命,也是歌唱的基础.人都会呼吸,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日常的呼吸是根据情感的变化而运用的,由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决定.  相似文献   

18.
张兴星 《老年人》2013,(3):28-30
李光羲,中央歌剧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演唱的《北京颂歌》、《延安颂》、《祝酒歌》等歌曲家喻户晓,经久不衰。李光羲身上有着良好的音乐潜质,凭着对音乐的热爱走上歌唱之路。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有过大起大落,有过"失声",也有过人生的灿烂辉煌。然而,在他走过的人生之路上,总有他的妻子王紫薇陪伴在身边,为他拂去旅途的风尘,相濡以沫到老。一李光羲于1929年出生在  相似文献   

19.
歌曲演唱即歌曲声乐表演是声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表演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身体和使用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把谱面上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具有可听可视的音乐艺术形象,并实现其艺术功能.在一个完整的歌曲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运用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的处理、歌曲的表演力及舞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技巧,来力求完美展现歌曲的内在艺术魅力和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表演能力.其中,表演者在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和技巧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有助于使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歌曲的艺术内涵、舞台设置的艺术内涵及观赏者的艺术需求,提升歌曲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江赟  徐美玲 《职业时空》2008,4(8):63-63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歌唱艺术中的高层次表现,也是演唱者艺术处理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运用自如的演唱技巧,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声情意境的高度统一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