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7岁的周玉阳原在深圳做房产经纪,是一群纯真的孩子吸引他走进大山.扎根贵州支教。在他的感召下,妻子来了,儿子也被接来了。然而,两年后,他教的孩子们就要小学毕业了,等待他们的却是“毕业即失学”,男孩子从此要出去打工。女孩子嫁人、生孩子。望着这些神情尚稚嫩的孩子,周玉阳心疼啊!他和麦子毅然决定.带着他们回江西老家读初中。15位家长和他们签订了托管协议:自愿将孩子交给周玉阳、刘晚凤夫妇代为照顾,所有支出由周玉阳夫妇承担,为期六年。就这样,他们带着15个孩子回到了江西九江市江州镇。  相似文献   

2.
记:一个假想,给你一天的时间,可以做另外一个人,你最想体验谁的生活?章:贝克汉姆,哪个女人不爱他?记:那为什么不做维多利亚?章:对啊?怎么没想到呢?但我还是宁愿做贝克汉姆的儿子,他会一辈子宠他。  相似文献   

3.
朋友是做证券生意的,整天飞来飞去满世界地跑,忙的要命,难得见他一面。我们通常的联络方式是打电话。 有一天晚上,他打电话来,我们东南西北地聊。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如果让你花一元钱,可以买到你哪一天会死的信息,你买不买?” 我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买。”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自己哪天死。所以最好的死亡方式是:让死亡突然间来临,来不及思考,生命突然终止。” 沉默了一会儿,电话那端,他轻声说:“可是,我买。” “为什么?” 我怕死亡突然来临时,我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没有做,把它们带进坟墓去。不过,我也不…  相似文献   

4.
画鸟的猎人     
艾青 《金色年华》2007,(4):48-48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  相似文献   

5.
李蓉蓉 《中外书摘》2008,(11):71-73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一位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到祠堂求签。他在应天府读了五六年书,成绩优异,信心满怀,想咨询能否当宰相。第一次的签词表明,他不能当宰相。他又求了一签,暗中祈祷:“不能当宰相,当个良医也可以。”结果签词还是不行。于是,他恼火了,掷签于地,慨然长叹:“男子汉大丈夫,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还有什么活头!”  相似文献   

6.
凤凰 《老年世界》2006,(18):26-26
爷爷喜欢吃红烧肉。而且特别喜欢吃奶奶做的红烧肉。可是前不久,奶奶去世了。那天,只有我和爷爷在家。我想爷爷好久没有吃红烧肉了,于是就特地为他做了一盆红烧肉。端上桌.爷爷就笑开了:“啊,又吃红烧肉了!”爷爷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突然,他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见了,就知道爷爷吃红烧肉又想起奶奶了。果然,爷爷就说:“你奶奶要是在就好了……”我说:“爷爷,奶奶做的好吃,还是我做的好吃?”爷爷说:“你做的好吃!”我说:“好吃,那你就多吃点!”说着,我给爷爷递过去一张纸巾。  相似文献   

7.
关邑 《老年世界》2007,(16):37-37
曾经看一则报导: 一位法国老人退休之后,身体尚健,感到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于是,经人介绍,他来到一个图书馆当了多年门卫。他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看到那些莘莘学子,进进出出,心里感到充实和满足,但久而久之,他又感到不平静。他想:自己一辈子没有上过大学,而今身在图书馆门口,实际上却呆在知识殿堂的门外,  相似文献   

8.
超级懒惰     
《金色年华》2007,(11):62-62
有一个人活着的时候特别懒惰,死后,他的亡魂去阎王那儿报到。阎王问:“你来生想变成什么?”这个懒人答道:“您千万别让我再做人了,人要劳动,我怕累。”  相似文献   

9.
等一等     
有一个人回忆,他父亲在过世前,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足24小时才能行动。”  相似文献   

10.
画中领悟     
有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会喜欢的画。不久,他完成了画作,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家特意在画作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均可直接在画上做记号。  相似文献   

11.
春景 《当代老年》2009,(5):37-37
有个很有钱的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读书,忽然看见一个人从窗外走过。他一下子被那人的面相吸引住,追出去,却已不见了。从此,他一心想见那人,走遍天下去寻,却总也找不到。一次在梦中,菩萨问他,你积德很多,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他只想见那人一面,菩萨说,你若真想见那人,一定要舍弃这一世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树,500年后,也许有机会能再见那人一面。于是,他决定做一棵树。  相似文献   

12.
李力华 《现代交际》2004,(10):40-41
不做书呆子,求学路上想发财1999年,周巍毕业于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他想在音乐方面继续求学,于是,踏上了开往省城长沙的列车。很快,周巍应聘到长沙市艺校,成为一名音乐老师。然而,这个工作根本无法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并且微薄的工资,也没法满足他向名家求教的需要。周  相似文献   

13.
画外人生     
从前,有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作完后,他将其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直接在画上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大教授语言学。一天,有个叫陶汉清的学生来办公室找他,想借一本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季羡林看到陶汉清恳切的目光,犹豫了一下说:“这本书我在看,下周借给你行吗?”陶汉清高兴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15.
情爱绿荫     
艾眉 《女性天地》2010,(3):48-49
为他做了三次人流,也不确定将来我们会不会结婚,我该怎么办?问:我和男友同居两年,先后两次为他做人流。这回,再次意外怀孕,在诊断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几乎要疯了。身心受伤都是我男友造成的,我对他怨恨之极。因为每次我提醒他做安全措施,他都不当回事。我担心以后很难再怀孕或者习惯性流产。他对此也很自责,但这种自责在我眼里非常苍白虚假。我想我之所以恨他,是因为我不太爱他。我接受他只是觉得他对我比较好。我也不确定将来我们会不会结婚,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陈亦权 《职业》2016,(19):74-74
1981年,20出头的张风军退伍回到河北老家。当时正值年底,老家村民们都忙着做竹灯笼,这是老家的习俗。张风军当兵时也见过一些世面,他就想,“能不能把这些灯笼推向外边的市场呢?”不料他把这个想法跟父亲一商量,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斥责:“谁都会做灯笼,你卖给谁?”  相似文献   

17.
张峰 《老年人》2010,(1):38-38
旧时一个人开了一家布店,一连数年,他都用一个短了尺寸的木尺来卖布。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想把尺换掉,做个诚实的商人。但他转念一想,对门的布店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如先去看看他的木尺再作打算。  相似文献   

18.
老人的秘密     
古保祥 《老年世界》2014,(11):25-25
我是一家保健中心的资深按摩师。一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应聘按摩师,我问他:“您有几年经验?”他摇摇头说:“从零开始。”我又问:“您要求薪水多少?”他说不要薪水,就是想来学习,我想了想没答应。3天后,大堂经理带着老人找到我:“大爷交给你了,认真点教。”我只好点点头。  相似文献   

19.
25年后,已经退休的法庭工作人员本杰明找到多年前他的美丽上司,他一直爱着的艾琳,对她说出下面一番话:“我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我问了自己25年……我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度过空虚的一生呢?”  相似文献   

20.
爱了才能做     
沈燕南2008年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想同别的女人做一次爱。过生日时,面对韩小北给他买的十四寸的大蛋糕,他许下的愿望,就是想实现它。一次就够。他把这愿望,写在电脑里.小心翼翼地给文件夹加了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