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通过近代两次教育改革走上世界强国的发展道路.其成就世人瞩目.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就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开展终身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国立大学法人化等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认为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嘉纳治五郎作为日本投身于中国留日学生教育的先驱者,在清末中日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嘉纳治五郎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动机是希望中国强盛起来保卫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研究嘉纳治五郎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动机、活动、思想有利于揭示近代日本介入中国教育改革的真正意图,也有利于分析清末中日教育交流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强国的战略方针 ,它在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之后 ,紧接着又提出了开展新的教育改革的战略。从重点剖析这次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来看 ,它有不少新的特点 ,并预示着日本 2 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直隶师范、军事等学堂的分析透视,揭示了日本教育对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认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受日本影响很深;日本教习及留日毕业生对帮助中国建立新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学生参加PISA的十余年间,PISA在日本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推 动了日本教育政策的调整,而且也影响了日本的义务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不过,日本政府在解读和利用PISA 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日本政府过于注重成绩排名,忽略学力分化和校际差距。这些都体现 出日本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19世纪 70年代日本明治政府在“破除旧来之陋习 ,求知识于世界”的口号下 ,实施了近代教育改革 ,把教育改革与培养近代化的各类人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育改革使日本在短短 4 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国际间经济、科技、教育的竞争激化,特别是由于日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日本政府为了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在进行行政改革、财政改革的同时,正在酝酿进行全面的根本性教育改革.于是,日本政府于1984年8月在总理府内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以审议和制订教育改革方案.同时,日本的政界、财界、教育界,也设立了有关机构,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建设、方案.从这些建议与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观在转变,由于篇幅所限,只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日本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以适应其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需要。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包括:在目标上适应时代要求确立教师教育目标;在管理制度上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弹性教师资格更新制度;在课程设置上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培训机构上以大学为依托开展教师教育。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在于:确立教师教育目标应体现时代特点;教师资格管理应由终身制向更新制转变;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以此为契机,日本开始全面效仿西方,从教育、军事、政治、法律、医学到思想意识形态,无一不渗透着西洋的因素,日本的这次全面彻底的改革也反映了日本社会深层次的、对中西文化的吸收和包容.从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入手,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其改革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促进日本迅速吸收西方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迎接严峻挑战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 ;二战后 ,日本新的教育制度对于日本的复兴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面对知识经济的勃兴 ,日本的教育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 ,日本推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 :以尊重个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力、表现力 ,适应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 ,并提出创造“终身学习化社会”的目标。这些改革措施 ,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