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上月二十二日,在上海哲学学会和学术月刊编辑部所举行的座谈会上,由于胡曲园同志的启发,我曾提出几个有关“矛盾”的问题。后来继续听了其他同志的发言,尤其是听了彭康同志的总结发言,使我重新考虑我所提出的这些疑问。在最近几个星期内,我曾把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其它有关“矛盾”理论的文件再反复地阅读,我觉得还有继续讨论这些问题的必要。因此,我借着这一次机会又把这些问题提出。我在上次座谈会里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但对抗性矛盾是否都是敌我矛盾。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曾问,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这两个名词所表现的概念是不是同一概  相似文献   

2.
社科联工作     
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剪影2007年4月26日,自冶区社科联组织召开“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水刚先进事迹座谈会”。来自自治区社科界的专家学者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乃初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方永刚同志作为  相似文献   

3.
《新疆社科论坛》2007,(3):F0002-F0002
2007年4月26日,自治区社科联组织召开“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来自自治区社科界的专家学者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乃初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4.
我刊于四月上旬召开了“社会科学与改革”青年学术讨论会,现将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于后。  相似文献   

5.
去年九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和元史研究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元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应李修生教授之邀,我在会上有一简短发言,约略回顾了近百年来的元代文学研究,我说:到“五四”以后,元曲研究曾经成为一门“显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盛况,是有历史原因的。大家知...  相似文献   

6.
我发言的题目是“必须治理学术评价过度症”,这是我在比较充分地观察了现实、掌握了较多材料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后拟就的题目。目前情况下单提“改进”,恐怕不容易解决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治理”。整治的力度要像当年治理公路“三乱”(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一样,下大力气,花大功夫。  相似文献   

7.
建立经济学和哲学的亲密合作关系──在“经济哲学研讨会”上的发言陆剑杰在南京召开的“经济哲学研讨会”今天就要结束了。乘这个机会,我想就经济学哲学的合作和经济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发表如下的意见,以就教于在座各位学者,第一点:关于经济学暂学的联盟我在1992...  相似文献   

8.
2014年4月25日,由《名作欣赏》杂志社举办的林鹏先生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的读书会在位于山西太原西郊的“中华傅山园”举行。86岁的林先生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说:“我自认为是草根,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而非文学中人。”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今年第三期发表的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座谈会的发言摘要,有何正同志所提出的:“价值规律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根本不超生产调节者的作用”,“即使在资本主义下,社会生产的调节者也不是价值规律,而是剩余价值规律”。我认为这样的论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主席、各位同志:今天省社联和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座谈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上午,听了刘老和其它同志的发言,感到有收获,有体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我们在共产主义的旗帜指引下不断前进》。分三个问题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大”是“七大”以来的最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耀邦同志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大家都发愤学习,没有想到,第二年就赶上“反右”斗争。在一次讨论中,我发言认为胡风是文艺思想问题,不是反革命;加上在培养目标辩论中,我主张培养专家,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为此,我受到严厉的批判。只是因为班上已经揪出了三个“右派”分子,完成了指标,加上自己年龄小,我才逃过这一劫。但也因此陷入苦闷,并怀疑我对哲学——这一门倡导思考和辩论之学问——的选择是否错了。  相似文献   

12.
刘晓波同志以他“震惊四庭”的即兴发言,在文坛引起了一层冲击波,这自然是件好事。对新时期文学不抱乐观态度甚至有危机感这点,我与他是相同的;但是,新时期文学的危机是什么?我与他的看法又不同。  相似文献   

13.
甲:1987年6月在安庆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上,听到你关于“一分为三”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兴趣,但也有许多想不通的问题,因此,我想请教一番,你说行吗? 乙:完全可以,但不是请教,而是共同研究,也可以互相争论。甲:你是在什么时候提出“一分为三”的? 乙:确切些说,1982年3月正式形成“一分为三”观  相似文献   

14.
《论语·里仁》 :“子曰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方 ,郑玄注 :“犹常也。”皇侃据《礼记·曲礼》“为人子者 ,出必告 ,反必面 ,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 ,谓 :“是必有方也 ,若行游无常 ,则贻累父母之忧也。”朱熹解“方”为方向 ,谓 :“游必有方 ,如已告云之东 ,即不敢更适西 ,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 ,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我以为古注割裂了上下文义 ,就字论字 ,义有未当。“游必有方”承上句“父母在 ,不远游”而言 ,丝毫未见转折之意。“方”应解作《书·尧典》“方命圮族”之“方”。“方命” ,蔡沈注 :“逆命而不行也。”“…  相似文献   

15.
平心先生在本刊发表了“四論生产力性质”一文之后,引起上海学术界和各地读者的注意,要求对平心先生所提出的关于生产力性质問题的論点展开討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特于三月十七日、二十一日,举行了两次座谈会,由平心先生作了六个小时的发言。现将經过平心先生亲自修改整理的发言記录稿全文照登,供大家討論。会后,本刊又收到范定九、束世澂两先生的文章,亦一併在这里发表。上海社联将继續召开座談会对生产力问题展开討論。本刊亦将根据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鳴”方針,充分提供篇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参加討論。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我们这次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规划会议开了十天,今天就要结束了。领导小组的同志让我来讲讲话,我本来有点踌躇,讲什么呢?后来想了想,还是得讲,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志在大会上或小组会上都讲了话,有的不止发言一次。我作为一个会议的参加者,如果一言不发,人家要问“你是不是对会议消极呀?”所以,我很感谢领导小组给我最后发言的机会。许多同志讲参加这次会议是来学习的,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今天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向同志们汇报我学习的心得。既然是个人的学习心得,当然就不是大会的总结发言,也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意见。我想讲五个问题:第一,对这次会议的估价。第二,图书资料,情报和研究这三者  相似文献   

17.
谈“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九七七届的新生开始,山东大学中文系恢复了“现代汉语”课的系统讲授。我先后给七七和七八两届学生开这门课的语音和绪论、语音、文字部分,在教学中断断续续地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特别在去年十月参加复旦大学“现代汉语”教材修订座谈会时,许多老师的发言又使自己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学术史研究和学术史图书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定 《云梦学刊》2005,26(4):26-27
感谢《云梦学刊》编辑部邀请我参加这次“当代学术史”研讨会,使我有机会能听到许多著名学者的精彩发言。我是一个出版工作者,我从一个出版者的角度来看学术史研究,谈谈与学术史研究有关的学术著作的出版的问题。现在,各出版社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经济的压力。许多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口讷的人忌讳开会发言,说白了有藏拙的意思。我就是这样,口齿笨拙,特别害怕发言,尤其是害怕在研讨作品的会上发言。这种发言不单需要口才,更需要智慧: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多点,什么说少点;哪块深谈,哪块浅道,都有极强的分寸感,一旦把握不好就尴尬、就扫兴、就是得罪人的事。我既无口才,又乏智慧,所以就怕研讨作品。但是,关于《昨夜西风凋碧树》(见《长城》2000年第1期)我一直想说点什么,心里有这个愿望。一来《昨夜西风凋碧树》有话可说;二来,徐老头人好,放胆说去,甭担心得罪他。除去了“智慧”之忧,只…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6月6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学术研讨会”在蓉举行。成都地区的部分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现将部分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