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万星 《兰州学刊》2001,(4):79-79
一、因特网的问世及其迅速崛起使得新闻实践面临着一种咄咄逼人 ,并且经久不息的挑战。这种展现了人类全新的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方式 ,将在传播信息的互动、时空、内容、形式等方面给传统报业带来挑战。因特网互动性传播对传统报业单向挑战。受众阅读因特网的内容时 ,不仅可以得到“点菜式”的新闻服务 ,还可以自由浏览一切相关的节点。一方面 ,网上阅读者可以开辟或延伸网上的新闻线索 ,与更多的包括新闻提供者在内的人进行交流 ,并能绕过新闻媒介去阅读、观看和收听更多的第一手材料 ,要求更具深度和立体化的新闻。部分新闻用户还将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传播渠道、受众接收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络、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给传统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传统报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报纸行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数字报纸技术是传统报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大创新,它改变了沿袭一千多年的利用纸张存储出版信息的模式,在信息存储、传播、利用等方面摆脱了纸介质的束缚,形成了多媒体数字报纸与纸质报纸并行出版的局面.数字报纸的名词和概念已被业内广为接受,发展异常迅猛.只有准确地把握数字报纸的历史定位,才能有效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最终实现报业乃至传媒业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和传统报纸在时效性、直观性、现场感染力等方面的劣势,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步伐。传统报纸寻求新的生存之道必须扬长避短,通过报道内容的深度化、报道内容的聚合化、版面艺术的魅力化,将自己的优势放大,深挖自己的独特卖点。同时,要积极利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长处,积极向网络平台进军,通过报纸的仿真版、电子版不断更新来弥补其时效性的劣势。积极抓住“新兴媒体的应用和普及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一宝贵时机,另辟蹊径,谋求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培养报纸核心竞争力入手,提出了以壮大报纸实力为目标的经营策略,强调目标营销、新闻活动等在报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报业竞争实质上是报纸质量的竞争,报纸质量乃是报业经营的基础,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报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由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报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由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使言论成为争夺的一个焦点,报纸言论数量的激增导致质量下滑,出现了言论快餐化、平庸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作为报纸核心产品之一的言论,其质量优劣与报纸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讲求独特性和独创性的独家言论,具有视角新颖、思想深刻、风格独特等特点,它能够卓有成效地反映和引导舆论,为报纸赢得社会声誉,使其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随之增强,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能为报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王艳 《中州学刊》2006,(6):257-258
2003年以来,我国形成40个有一定规模的报业集团,但目前已有的报业集团,均属一元化报业集团,而且规模较小,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的国际竞争。同时,我国报业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制约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报业改革缺乏明确的总体目标,虽然形成了某些单项改革政策,但对一些重大的根本性问题如何定位还没有明确;报业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不规范,组织机构不科学,多数传煤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子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各报业集团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市场增长极限的门槛;新媒体挑战传统报纸,青年读者群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当前,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报业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发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发行模式的不断变化,往往能引起报业经营的变革。剖析我国报纸发行当前七种模式的优劣成败,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住我国报业经营今后改革的向度。本文认为,我国报业经营改革的全面实现,有赖于对发行模式的创新。而以创新发行模式为切入点,则势必会波及报业经营乃至报业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谢舜 《河北学刊》2005,25(2):113-117
城市化包含了城市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建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 的城市问题,不能通过反城市化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应当依靠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来加以克服。通过合理的城 市规划,可以使城市化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2.
论精神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是一种结构形态的存在 ,其各结构维度如理智、情感、意志等 ,都能得到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其秘密在于 :劳动可以对欲望满足实行延迟 ,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导致了空间上的开拓。它在心灵中“空出”了一个场域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知、情、意互渗来对自己的精神空间进行开拓、涵厚和化通。其中理性精神是精神空间的一种决定性的支撑力量。在任何情况下 ,道德教化的任务 ,就是让人们维持精神空间于不坠  相似文献   

13.
王荣栓 《东岳论丛》2001,22(5):58-63
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对这个范畴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是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原理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在我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由于把空间范畴仅仅理解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理解为物体自身的长、宽、高,造成了空间范畴的一个根本缺陷,引起了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明显冲突.实际上,空间是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活着,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人的生存既是人们最基础的客观事实,也是人们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诉求.人的生存境遇总是在时代的生存背景、生存底板中露出端倪,彰显特点.当代中国,人们的生存境况总体上是较为进步、理想而可以让人接受的,但同时也产生了严峻的不容回避的生存问题、生存危机.人的生存是生存哲学立论的依据,生存哲学也给人更好地生存提供指导.从生存哲学视域,思考当代中国人们的生存背景、生存境况,揭示生存问题及隐藏其后的根源,提出可供人们选择的优化的生存方案和实现路径,是生存哲学的重要目的和使命,也是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models the distribution of older women across household types, taking account of variation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kin, as well as other explanatory variables such as income and race. Household types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in the household of siblings, parents, children, or others, including unrelated individuals. A modified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kin availability and other variables on the probability of living in each household typ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income is related to the propensity to live alone, the relationship appears to operate solely through the effect of income upon the propensity to share a household with close relatives. Older black women are shown to be more likely to live in extended-family households, holding constant both incom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kin.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清晰了解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障碍有哪些,方能对症下药。本文从资本的角度出发,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定义、现状给予介绍,并重点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以SCP分析模型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竞争性不强、绩效不高,进而提出了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提出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舒茨是受其影响较大的一位社会学家.他基于批判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思想,试图借用生活世界概念来解决韦伯思想中的一些困惑,从而重建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建构其现象学社会学.据此着重探讨舒茨在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基础上提出的生活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活劳动商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民 《文史哲》2001,49(3):90-99
马克思关于活劳动不是商品的论证有误。主要问题是忽视了他发现的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 ,把应作为具体劳动理解的劳动无意中理解为抽象劳动。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载体没有进行彻底的抽象 ,把使用价值理解为物的使用价值 ,这一不足造成了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规律不能在其经济学体系中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20.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已造成了现代人迷茫与困顿的环境价值观。为此,作为公众与环境关系纽带的公共空间艺术显得尤其重要起来,同时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空间的改观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