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商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谘然,它在英法等国的初期兴起中发挥了不可置疑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它受到了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经济学界对重商主义的争论并没有完结,今天国际贸易舞台上再次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外贸的重商主义论调,曾经盛行一时的重商主义是否依旧具有现实的意义并再次被世人所接受甚至于奉行?本文通过回溯重商主义的产生及特点,探讨当代对重商主义的不同看法,来论述其当代价值,指导我们正确运用这一思想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商主义从提出至今,有过很多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古典重商主义到新的重商主义,其形式变化多样。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一些逻辑推理以及横纵对比,联系,揭示新重商主义其产生的一些原因,并根据当前形式做出新重商主义未来发展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适应了资本生产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国家和早期工商业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西欧诸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掠夺,进而开始资本原始积累。从重商主义的形成、经济思想、以殖民掠夺为载体进行海外推行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重商主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重商主义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重商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关于国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学说,也是国家与市场经济关系互动的一种实践.重商主义包括重商主义思想和重商主义政策两个层面.无论是重商主义思想还是重商主义政策,都有两个面相,一个是国家干预,一个是自由贸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重商主义作为英国社会传型期的主要理论形式,其发展特点直接影响英国的社会发展。本文认为,在奉行重商主义国家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和海外殖民帝国,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而其成功的秘密在于重商主义从早期向晚期的演变发展与 社会的变革及国家的政策走向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适应了资本生产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国家和早期工商业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西欧诸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掠夺,进而开始资本原始积累.从重商主义的形成、经济思想、以殖民掠夺为载体进行海外推行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重商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恪守“重农抑商”的准则。早期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王韬在1862年之前也持此观点。但由于他的旅英、旅日的特殊经历,促使他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他的重商思想是对英国重商主义的继承,王韬还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重商”的对策。他的重商思想对近代中国人传统商业观念的改变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国重商主义思想的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学术界一般都把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随着对18世纪上半期重商主义作品研究的深入,这种笼统的分期已经不利于深化重商主义的研究。根据英国重商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演变轨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相似文献   

9.
重商主义始于15世纪末的西欧,并在实践中被不断补充完善,用于指导解决各国在经济起步阶段的发展问题。重商主义在经济发展初期、中期阶段有积极影响,到了后期则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国当前在有些方面就陷入了新重商主义模式下的负面效应中。  相似文献   

10.
重商主义时期,西欧国家征战频繁。政府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是赚取足够的金钱来支撑军队,从而保障国家权力,加大领土扩张,反过来再扩展经济贸易,最终取得更多收入。这就要求国家在宏观上把富国战略与强国战略统一起来。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战略要求下,一些西欧国家采取了经济与军事的一体性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考虑了军事方面的需要,达到经济发展和军事壮大两方面的目标。英国、法国等成功重商主义国家最初都灵活的运用此类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后来才走上了富强之路。通过研究重商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寻找隐含在其中的军事目的,从而阐述和论证经济政策和军事政策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11.
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学说,直至今天还影响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重商主义发展观自身具有"八轻八重"的特点,在我国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贫困化增长"趋势加重、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八个弊端。这八个弊端,可采取树立"出口代价论"和"外汇代价论"、确立真正的财富观、明确经济发展最终目标等五项措施来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2.
重商主义和天津商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在晚清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表现为尊商意识的确立、清政府工商政策的变化以及商人地位的显著提高等。天津商人的构成决定天津商人合群意识弱、市民意识浓、近代意识不足等特点的形成。针对这些,天津商会的重商实践集中在联络商情、剔除内弊、开启商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重商主义的兴起为近代欧洲崛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阿拉伯帝国曾具有某些发展重商主义的主、客观条件,但其疆域的拓展带来的物质上的优越性磨灭了大征服时代后阿拉伯人的进取心,继而先后沦为其它东方民族及后起的西方世界的猎物。社会结构的剧变导致经济模式的改变和重农主义的崛起。政治上的松散集权既不能有效动员体制内的力量进行国际竞争,又无法与体制外的力量建立联盟——像西欧一样发展产业城市、市民阶层。反对重利的伊斯兰经济伦理与由利己主义衍生出的重商主义格格不入。所有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动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阿拉伯帝国不能发展出西方意义上的重商主义。  相似文献   

14.
借用西方经济思想考察明清时期的经贸增长不失为一种研究视角。在这方面。托马斯·孟的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觉得:明清帝国在客观上不自觉地成为了“贸易差额论”特殊的实践者,其“生产人口与技艺对于财富增加与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理论,在明清江南地区亦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内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储量和产能有限,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因此,中国不得不依赖海外油气资源来填补供需缺口。为了确保海外油气供应安全,中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这就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争议。西方的学界围绕中国能源外交的性质展开争论,形成了中国能源外交重商主义论、自由主义论及中间论三派。虽然这三大派别对中国能源外交的目标及其对西方国家和资源国家的影响等方面的观点不同,但是,三派学者们给西方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一致的,即,在能源问题上与中国合作而不是遏制中国。  相似文献   

16.
重商主义代表了封建社会内部逐渐成长起来的商人阶级的观点.在西方,重商主义产生于14、15世纪,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反映.中国首倡重商理论的是桑弘羊.从经济思想的角度考察,桑弘羊的重商理论和西方重商主义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二者的异同,不仅展示了不同民族所面临的相同或相近的经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重商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回族先民自唐代进入中国以来,便面临着如何与儒家文化相互调适的问题。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回族毅然选择了经商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在历史变迁中,商业活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并发展成为回族社会的传统和优势,从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和原因来看,"重商"促进了回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