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主流商业电影叙事中,女性自动的伟大和深度的谦卑非常普遍.从对主流影像的梳理不难看出,影像叙事在历史的嬗变中,不变的是女性身份和女性命运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供奉与佐证.以主流商业电影的大作《唐山大地震》为例,影片中一个高度自觉的女性形象和其命运在软化意识形态内核、实现历史、灾难的当代重述上相当有效,这种自觉是对传统历史叙事中以女性命运被动承载家国命运的一种突破,是历史叙事对消费语境的有效适应.在这种历史叙事中,女性意识自觉退避,故而它也意味着女性性别身份走向更深度的谦卑.所以说,在当下主流电影中,真正坚固的主流价值观远未形成,传统意识形态仍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中.意识形态问题一直占有重要位置.马尔库什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将其分为"暴露的"意识形态批判和"解放的"意识形态批判,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批判,修正了其非历史的美学化倾向和人类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易乐 《探求》2005,(1):71-74
广告用最生动、最鲜明的符号话码诠释了后现代"形象"文化的特征.首先通过对广告形象的初窥,我们观望到了它漂浮的形象空间;其次,经过深层离析,我们发现了在这个空间背后掩藏着的是广告形而上的欲望言说;再次,我们通过它的欲望诱发机制洞察到了广告形象的社会话语控制权力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这正是潜藏在广告背后真正值得反思与警醒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借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修正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其阐释重心从想象界发展到象征界,从代理身份发展到意识形态问题,从而见证了马克思主义拉康的存在和发展,制造出一个由意识形态与"父亲的法则"共同构成的"双重镜像"结构,即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双重想象界.  相似文献   

5.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等社会思潮.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通过广泛传播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产生了消极影响.其影响人们对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有人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形态;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论";致使人们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削弱了人们的民族价值观,追求"普世价值"等.为此,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有效对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辩证否定社会思潮,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5):22-25
全面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规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基本准则——"六条政治标准"等等。但是,1957年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失误,阶级斗争日益扩大,为"文化大革命"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7.
丁三青  王希鹏 《社科纵横》2008,23(3):134-136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既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社会心理是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契合源,因此.把握两者的共同点,实现意识形态的"外适应、内和谐",促进大众文化的"外引导、内兼容",并最终实现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和谐互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10):48-51
马克思恩格斯从"虚假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层面对意识形态作了基本界定。无论是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还是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都根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性是意识形态最基本的属性。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不仅体现为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更体现为作用于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内在诉求,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最终表现为诉诸实践的效力。从实践性上把握意识形态的两重内涵,可以看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和遮蔽,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物质生产实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社会丰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命题,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转型时期,西方的自由、平等、竞争等价值观念纷纷传入国内,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但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随之渗入国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冲击,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功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同社会结构的其他构成因素一起发生了深刻转型,主要表现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追求目标、实践功能和整合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转变,在一系列重大价值信念上也作出了明确调整;以此为前提,民间社会意识形态呈现了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的新状态;影视媒体、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影像化或感性化,极大地拓宽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深度与辐射广度,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进入了空前活跃、繁荣和健康发展的时期.对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作出不安全判断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认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转型,阶级斗争观念仍然影响人们对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应当破除社会意识形态的陈旧观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转型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意识形态作为理论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形式,构成意识形态的三大要素--理论学说、价值理想和政策主张,意识形态的三个层面--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民间)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的传媒化和文化化两大趋势,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展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总体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8,(7):12-16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兴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上阐释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新的内涵,在实践中提出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一个核心、三个基础、六个阵地"的新思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但必须被超越的他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意识形态的解析与超越贯穿着阿尔都塞思想发展的始终,他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处在一种思想张力之中:一方面,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始终致力于探寻超越或摒弃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在其早期阶段,阿尔都塞认为,"行动的天主教徒"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自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他又认为马克思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但他实际上是把马克思当作圣人来看待的,他在60年代对马克思哲学的经典阐述正是建立在此种思维层面上的.这一解读思路中的内在缺陷直接导致了他晚年的思想困惑.  相似文献   

14.
马庆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关键论断,即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却放弃了这一论断。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是从根本上放弃了"虚假"与"真实"的划分,从而他们的意识形态批判就丧失了批判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沦为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否定了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而得出中性意识形态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放弃了意识形态批判。因为它暗示所有的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6):14-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基本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从学理根基上对意识形态斗争进行解剖;要优化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与策略;要充分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形成社会成员价值共识的基础.承担着对现实社会秩序合法性进行维护和解释,使民众对现存社会产生认同的重要使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为了摆脱意识形态体系缺失导致的失序,俄罗斯政府和知识精英正在不断积极探索和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空间.从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到近期意识形态领域热议的"主权民主",及学者、宗教界人士对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积极参与,适应转型后的社会现实的新的意识形态正在不断生成,虽然各面意见的分歧还需要整合,但是日益明晰的进路必将使不断崛起的大国从中获取更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李群山 《创新》2010,4(3):25-29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意识形态观。这种新意识形态观深刻地揭示了利益与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消亡、本质以及功能的内在联系。从利益视角来审视和考察意识形态对于认清意识形态"终结论"、"普世论"、"多元指导论"的实质以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科学性,驳斥虚假性责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反对脱离生动的实践活动的教条主义,不断把握和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在维持国家稳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中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解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及功能限度、意识形态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等.此外,学者们还对诸如意识形态起源、意识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意识形态成本等问题做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诠释.总体而言,我们对于该理论引介和阐释较多而应用较少,其实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重政治与社会功能而轻经济与管理功能的不足,可以用其来分析中国很多的现实问题,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的观念批判理论中,存在着两条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一条是意识形态批判线索,另一条是日常意识批判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创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此时,这一理论既没有科学分析意识形态与日常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没有科学解决无产阶级与意识形态、日常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是在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完成的.在后期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分别在意识形态、日常意识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无产阶级与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3):27-30
《共产党宣言》集科学性和革命性于一身,做到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当前,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该文重在深入挖掘《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以"五个坚持"概括出其现实启示,以期为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