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原理和方法.根据有限元理论计算和施工过程中对主梁线形和内力的监测,为曲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施工和合理成桥状态提供技术依据。同时给其它大跨度悬臂浇筑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卫运河桥主跨斜拉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桁架度,是我国铁路桥梁首次采用的新结构。对桁架结构及预应力体系,桁架梁杆预制,拼装,合龙段施工等关键技术作了介绍,并对同类型桥梁设计及施工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过程中,因诸多因素导致施工时实际工况与设计不符引起误差。施工中如何从各种受误差影响而失真的参数中找出相对真实之值,对施工状态进行实时识别、调整、预测对设计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篮悬臂浇筑时梁体的线形监控及应力监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全桥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介绍了施工监控的具体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体有限单元法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普通箍筋约束预制拼装桥墩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反应,得到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为了提高预制拼装桥墩的滞回性能,改进模型,使用贯穿节段接触面的普通纵向钢筋作为能量耗散装置增强耗能能力。改进后的模型残余变形小,滞回性能高。  相似文献   

5.
挂篮是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连续梁桥悬灌施工的主要施工设备.以黄龙村大桥为例,介绍了菱形挂篮构造及其作业机理,通过预压试验研究菱形挂篮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以及挂篮变形对悬臂施工桥梁线形控制的影响,这对施工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悬灌连续梁采用三角形挂篮施工,三角形挂篮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稳定性好、自重轻、变形小、行走和装拆安全方便等特点,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连续箱梁施工实例,介绍了挂篮的具体设计与安装技术及预压和施工工艺,并指出了施工中需注意的要点和线形控制中需注意的问题,该桥建成后,连续梁安全,质量可靠,线形与设计线吻合良好,这些可为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武广高铁广州南站站房桥工程实例,介绍V构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的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预应力施工、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V构连续梁的结构变形、标高、应力控制达到设计要求,成桥线形与设计吻合,满足设计和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黑沟特大桥是二连-河口国道主干线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丰镇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桥建立仿真分析模型,模拟桥梁的施工状态,研究悬臂施工各工况,分析其结构变形及内力、应力,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跨陇海铁路郑州-西安段黄龙村大跨连续梁桥以及跨京珠高速公路武汉-广州段三王石大跨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思路、方法和执行过程,通过分析影响监控结果的影响因素,制定了合理的施工监控方案.并通过对这两座相同桥梁的监控实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应力控制理论,即"界限控制法"和"增量控制法".详细介绍了监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监测常用设备,这为以后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采用标准化的预制装配施工已成为一种趋势。而预制装配桥墩以其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劳动力要求低等优点在各类桥梁建造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预制拼装桥墩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构造措施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导致施工效率降低、质量不易保证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后浇UHPC的预制拼装墩柱的简易连接方式,并设置3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墩柱,对其开展了拟静力试验,描述、对比分析了3种墩柱的破坏现象、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UHPC连接墩柱比其他2种连接方式墩柱损伤程度低,峰值承载力比承插式连接墩柱高11%,比波纹管连接墩柱高27%,极限位移和累计耗能约为其他2个墩柱的1.5倍。  相似文献   

11.
连续刚构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需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及结构体系的转换,为保证成桥线形和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线形和内力进行有效监测与控制。以西郊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建立了全桥的数值分析模型,并构建了桥梁线形和应力监控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锚下张拉控制应力、温度场变化、混凝土容重及收缩徐变为主要状态因素,施工中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采用的监控手段确保了合龙口相对高差、桥梁轴线横向偏差、主梁变形及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拱桥吊杆索力测试的精度,对振动频率法进行优化。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附加质量后吊杆的振动微分方程,并利用振型分析法求解。通过引入简支梁的振型函数,求得吊杆的有效索长。在两端铰支边界条件下,导出使用前两阶频率且无抗弯刚度项的索力计算式,将有效索长代入得到吊杆索力值。运用数值模拟验证,并与规范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本文公式考虑了边界条件和刚度参数对索力测试值的影响,可用于不同的索长、索力、边界及不同截面时的索力测试,且误差在3%以内,对于实际边界下的短吊杆索力测试误差小于2%,具有较高精度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宜昌长江铁路大桥为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法进行施工。本文以该桥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将参数识别法应用到施工控制中,采用专用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其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各施工阶段的应力和挠度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完善的施工监测体系,对其应力控制进行成功的运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在结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及线形进行控制,对施工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识别,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结构的后续阶段进行正确预测,最终目标使成桥状态达到设计要求。以松花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详细的论述了本桥的线形控制理论及方法。利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预抛高值。针对松花江大桥现场施工监控的结果,详细比较了梁体阶段挠度、累计挠度、各阶段测点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关系;最终监控结果表明,本桥达到了线形平顺、受力合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恩施段渔泉溪大桥的施工控制为背景,通过对大桥进行施工仿真分析,模拟其施工过程,运用Kalman滤波法误差理论对大桥的施工进行误差分析调整,通过现场的标高测量和控制断面应力数据,进行桥梁结构线形和受力状态分析,并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6.
石太客运专线孤山大桥为两座单线桥,采用主跨9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由于桥位岸陡谷深,考虑施工辅助工程措施的可靠性,设计、施工大胆采用无支架施工新工艺,斜腿先进行竖向施工,而后转体,通过背索平衡采用悬臂法浇注梁体,目前此种施工方法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斜腿转体过程中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转体过程中斜腿及各转体设备的受力状态及转体到位后的斜腿线形控制,介绍了孤山大桥斜腿转体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并在大桥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开创了斜腿刚构桥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为同类型大跨斜腿刚构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地铁矿山法施工地段需要穿越大范围中粗砂和粉细砂等无水砂性地层,这类地层的土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限制隧道变形及地表沉降,需进行超前注浆加固。以石家庄地区中粗砂地层为研究对象,考虑浆液粘度时变性,配置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液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其粘度,得到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液粘度的时间变化函数,并将粘度时变函数引入到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研究不同注浆压力、浆液粘度、介质孔隙率等参数对注浆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注浆设计参数,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RBF神经网络算法用于控制时难以求解网络隐含层参数中心向量c和标准化常数b的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参数优化的RBF神经网络(PSO-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建立旅客列车自动上水装置双关节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将粒子群算法与RBF神经网络控制机械臂动力学特性结合,在连续空间快速搜索网络隐含层参数最优解,得到PSO-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建立针对双关节机械臂的PSO-RBF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与基于遗传算法调节隐含层参数的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PSO-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机械臂控制失效,能够使肩关节和肘关节响应时间缩短52%和47%,最大稳态误差减小49%和58%,平均稳态误差减小54%和55%。  相似文献   

19.
LD改线公路隧道出口段,属于涉铁1 km范围内,对隧道施工有严格要求,且天窗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该施工段不宜采用爆破施工,现场采用徐工XTR6/280悬臂掘进机进行隧道开挖。调研国内外铣挖施工研究成果,并依托LD隧道铣挖法施工现场测试试验,得到适合LD隧道铣挖法施工的地质条件,并通过松动圈试验、初支结构受力试验以及数值分析对比相同地质下悬臂掘进机施工与爆破法施工对围岩扰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LD隧道的地质条件为岩石抗压强度小于40 MPa、岩体完整系数小于0.2、岩石质量指标RQD小于20%、岩体体积节理数大于30条/m3、地下水不(弱)发育时,悬臂掘进机掘进速率高于爆破法施工,且悬臂掘进机施工对围岩的扰动远小于爆破法施工。引水隧道与LD改线公路隧道地质情况相似,可为引水隧洞涉铁部分及相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主动控制原理,综合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分阶段施工时的施工过程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结构分析,施工试验及施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分阶段施工时的受力特点及工程控制进行了研究,从而可以达到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主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