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杰 《职业时空》2012,(2):63-64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高等教育理应再担起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文章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国外创新型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提升综合实力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则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以高校为出发点探讨人才引进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人才储备不够充分,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人才引进面临诸多巨大的考验。文章通过阐述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现状及问题,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提出"完善创新型人才薪酬体系""营造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推进学科平台、学术团队及创新人才个人的协同发展"等措施,旨在为如何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彦  付健 《职业》2013,(32):55-56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首家社区型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对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分析,在人才培养机制、师资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健 《职业》2013,(23):181-183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中如何选拔、培养和激励创新型人才,一直是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分析出发,阐述企业如何做好选拔、培养、激励创新型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5.
周成  陈冰 《城市》2021,(8):74-79
创新是社会科技发展的源泉,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竞争力和国家生产实力的重要资源.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主体—要素—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主体、要素及过程分析,搭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多主体协同推进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多主体合作机制,助力政府、用人单位与创新型人才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表明了社会对创新型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工科人才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出发,从现存的问题入手,简要分析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特别强调了搭建多个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范爱华 《职业》2011,(35):26-26
当前,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企业日益重视自主创新发展,社会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孙日升 《职业》2016,(24):29-30
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职业院校对于技能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为社会带来了创造力。但是职业院校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1,(33):18-18
日前,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培训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我国将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工作项目。  相似文献   

10.
李进绪 《职业》2008,(11):24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给逐步摆脱困境的技工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如何在技能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上与当前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接轨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许实霖 《职业》2013,(21):51-54
经济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部分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从生产线上被动操作者转变为主动创新者和综合技术的驾驭者,成为新一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本文针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建设问题,从其内涵特征、现实意义、模式建构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造岗位技能学习和职业能力研发链接的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往复学习、工学交替”的非连续学程,并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学燎  冀燕钊 《职业》2011,(27):80-80
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应是技工院校的首要任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多向思维。多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其最基本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要博而深。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低阶能力倾向严重,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本文从教师、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科学发展》2016,(4):91-98
“十三五”期间,浦东将把建设国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作为人才发展工作的突破口.在拥有诸多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下,浦东应实施更开放的人才制度来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人才跨境交流、科研人才双向流动等方面,如何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政策,这是浦东人才制度不断优化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赵慧玲 《职业时空》2009,5(8):77-77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培养各个行业的领军型人才是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力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关键。领军人才的成长离不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各行业培养领军人才,是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伟章 《职业》2012,(3):177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20,(3):7-8
11月,第14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对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予以表彰。2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5月,李克强总理对部署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8.
黄志伟  陈俊潮 《职业》2023,(12):16-19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助力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对发掘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及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红军  程志峰 《职业》2014,(2):70-70
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技能人才,才能使国家持续发展。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无疑担当着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就怎样促进技工学校的发展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职业》2023,(3):4-7
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立校之本,坚持学生技能培养、教师技能提升、重庆市城市管理行业人才培训为主的办学目标,近3年来,学校共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12 500余人次,为重庆市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输送了一大批基层一线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