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作家既运用语言来构思形象,又通过语言来完成他所构思的形象;同样,读者也是首先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码来接受文学的。无怪乎古今中外的作家在创作中无不为语言的运用呕心沥血。 概观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对于语言运用的刻意求新。在刚刚排除“左”的干扰之时,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强烈地冲击着长期积郁的新老作家们,他们的创作如井喷一发而不可收。歌哭嘻笑、呐喊啼泣,皆成文章;提问题,闯禁区,揭伤疤,一时蔚为大观。人们运用朴素的、带血的语言渲泄着各自的痛苦。痛定思痛,当控诉的高潮过后,人们开始反思,他们运用冷静的、哲理的语言来探究黑白颠倒的原因及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分析宗教题材在《大师和玛格丽特》、《断头台》中的运用为切入口 ,探讨两部作品在反映现实、表现主题方面的异同 ,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两位作家各具特征的宗教观。宗教题材的运用 ,为两位作家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3.
在《理想家庭》中,作家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印象主义、人物视角、人物异化等方法与技巧,表明美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在现代小说的实验改革中起到了某种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有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以出色的才华和创作实绩成为全国著名作家。从这些以代表作家的创作经历、创作体会、创作特点看,他们都具有积极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运用“内在体现”语言观的意识,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作家审美创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周为例,从左联作家的被生产模式这个角度来研究左联作家的成名背后各种机制的运作过程。作家的被生产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左联团体的需求及内在的势力的要求、现代媒体的运用及读的接受心理以及市场机制和时代环境各种因素的介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学著作尤其是小说中夹杂方言词语,是为了表现"自然流露"的活人,这是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的有意识行为。其实作家在有意识运用方言创作的时候,也在无意识地传达人物心理、地域文化、以及历史的元素。作为具有浓郁武汉风情的汉味小说,其一大特征便是运用武汉方言进行创作。在汉味小说中,作家运用方言的本意是活灵活现地摹人状物。但是,方言是有意识的能指,所指是其背后的无意识。方言词语在摹人状物之余,还传达了人物的心理无意识、地域文化无意识和历史文化无意识,是具有文化性质的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7.
两方面的因素促成元嘉作家骚体句式运用由《离骚》型向《九歌》型转移。首先,理性思维在作家思想中的上升推动文学观念的进步,他们要求文学精细深刻,富于规范美。其次,作家在士族文化影响下,主体心态日趋倾向纤柔。这两点导致元嘉作家偏爱形式对称稳定、描写细致、表情深婉的《九歌》型句式,促进骚体句式的艺术表现整体上发生转移。此外,元嘉作家有意识提高骚体句式地位,并用它改造某些文体,使之获得更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作家言语风格独特性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精神个体性”的体现 ,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移易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 ,直接来自于呈现在具体文本中的作家独特的言语风格。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作家言语风格的独特性 ,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言语方式 ,即其在进行文学话语活动时对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式句法以及修辞手段的独特选择和习惯性运用。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在18、19世纪后的文学作品中民俗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民俗的运用方法各不相同;而在对民俗的继承与创新中,作家的个体差异即天赋与禀性的异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文本中对于女人有不同的诠释.女性是被男性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所造就出来的.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多是在男权话语遮蔽下的空洞、无意识地附属品,而女性作家逐渐尝试着推翻父权制的压迫,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和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于女性的不同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来寻求女性的自主地位,最终消解男女霸权的中心意识,使文学表现更为丰富和谐.  相似文献   

11.
《小王子》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王子》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作家运用二项对立模式,诠释爱与责任对人生的意义,彰显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示了作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家摘下成人看待世界的附色眼镜,以儿童最原始、最纯真的视觉看世界,借童话的形式,对现代文明中的荒诞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正> 小说真实观,是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处理、把握艺术与现实关系时的有意甚至有时无意中所运用、遵循的美学原则.横向看,它是作家整个美学思想的一部分.直接表现与反映着作家对真善美的认识.纵向看,它是理解作家情感、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研究沈从文的小说真实观,希望对其美学思想有所窥见,对其作品有较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作家的言语风格,是作家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语言运用纯熟的标志。我国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徐迟,在40余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言语风格,值得人们认真地进行研究,这无论是从文艺学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研究,我国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古代的言语风格论,重在言语风格的归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就提出了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  相似文献   

14.
阅读李准的作品,总会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河南味,李准味。确切地说,应是李准化了的河南味。这就是作家鲜明突出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风格。李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吸收、运用和创造。他那浑朴灵秀的语言格致既是作家艺术殿堂的重要支柱,又是作家艺术风格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词汇、句法、语音三个层面分析了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的语言风格。浩如繁星的“大词”、书卷语,不厌其烦的长句、复合句,丰富多彩的语音变化,对作家这些手法运用的剖析,剥开小说晦涩烦琐的表象,揭示出小说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基督教的道德、伦理基础理论阐述19世纪欧洲人道主义作家,如雨果、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等的创作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空间形式,是通过作家对叙事技巧的运用产生的,而这种叙事技巧就是运用"并置"的手法,瞬时并现、永恒时间、情节并置、情节重复是"并置"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菲尔丁和马克·吐温的反讽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语讽刺是欧美许多文学大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中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这两位作家创作历程的考察与审视,首先以不同的实例说明他们都曾自觉、普遍而成功地运用过反讽手法,继而具体细致地剖析了他们集反讽艺术之大成的代表作品,最后论述了他们的反讽艺术的总体特征,指出了他们运用反讽手法的显同与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寓言与寓言式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寓意的作品即为寓言,一些作家如但丁、斯宾塞、卡夫卡被视为“寓言型作家”等提法是否妥当?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首先明确判断寓言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只有那些短小轻快幽默、运用劝喻或讽刺、可以“合理地破译”的作品才可称之为寓言。而有寓意的作品虽具有寓意丰厚、并运用比喻、象征、投射等手法,创作由小见大、由具象到抽象的艺术“模型”等寓言化特征,只能说明其作品有寓言化倾向,可称为寓言式作品。这些创作寓言式作品的作家,因未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寓言,并不能称为寓言型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