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早,要赶往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坐公交车却遇到一批外出晨练的老人,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让晨练的老人优先挤上车?遇到突然倒下的老人,你伸出援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人或老人的家人会不会讹你?类似这些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2.
小组成立背景 5·12地震给灾区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强,追求独立而又不得不依赖于父母,自尊心强但又不够成熟,感情丰富却又非常情绪化,其困难与需求也具有特殊性。为了给青少年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符合青少年群体需求的服务,我们在“儿童友好家园”实习期间,针对灾区青少年开展了“阳光下的我们”青少年成长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3.
退休以后,一度在外边上班,少不了天天乘公交车。公交车的拥挤,考验着都市的人情冷暖。比如你上得车来,看你一把年纪,或者你有诸多不便,也是有人主动给你让座儿的。不过,有的人却误把别人的主动与热情,当作人家马上要下车的被动行为,心安理得。我也不止一次遇到,一上车,就有年轻的男孩儿或女孩儿热情主动地给我座位,刚开始我也以为人家马上就要下车了。可我很快发现,这是我的一种偏见,这就使我有点于心不安了,我急忙喊人家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座位上,可人家说什么也不肯再回来,我只好补上“谢谢”之类的话。但实际情况是“,误解”一旦出现,不…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各项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我们党之所以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到空前重视的高度,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原因之一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时期。首先,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是人群。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有机体。自然属性是其基础,社会属性是其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自从人脱离了动物界之后,人的自然属性包含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在人类社会中找不出一种不受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的人的自然属性。研究中小学德育,必须研究青少年时期的特点。生理学、心理学、教  相似文献   

5.
日本新感觉派是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尽管日本新感觉派缺乏自身独立的文学理论体系,但其作品却带有明显的自身创作特色。文中拟从表现对象、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对日本新感觉派作品所呈现的思想艺术特征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6.
在为罹患乳癌的50多岁的雪姨(化名)服务的过程中,我与雪姨夫妇有近5个月的深入接触。我始终尽心尽力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链接资源,没想到却由此引发了一些误会和尴尬。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在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伴随着可喜的硕果,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等元素的垃圾作品,正在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里有章节道: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国人最大的尴尬事之一,就是诺贝尔奖。每年开奖时节,国人照例要激动半天。有华人获奖时激动,哪怕这个华人连中国话都不会讲,我们都激动。如果这个华人在被记者问及中国的时候,能为中国说上几句好话,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注人到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内核,让他们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评价能力,更主要的是要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每个学科都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个性对他的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性失误的各种表现与他们的个性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只要能较好地揭示出性失误青少年的个性与其性失误的动机、行为间的关系,我们就能较好地认识青少年的性失误,从而做好预防青少年性失误以及矫治青少年性罪错的工作。一、性失误青少年的个性类型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却并没有脱离农民的身份;他们生活在城市却享受不到正常的劳动权益保障;他们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得到城市人应有的尊重;他们自身在城市更是没有归属感,高楼大厦是他们一砖一瓦堆上去的,最终却只能栖身于角落,与尘埃为伍。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仍然有这样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明星也是榜样的一个缩影,追星、偶像崇拜、榜样崇拜其实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每个年代都有明星,他们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是一种榜样效应的诠释。当前,追星的粉丝年龄趋于年轻化,追星的青少年比例呈上升趋势。我们不能否定青少年追星的正面影响,但是如何引导青少年正面、理智地追星来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更是当前迫切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如何建立合理的榜样教育措施干预和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就成了有价值的探究话题。  相似文献   

13.
从不良行为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大多数走上犯罪的青少年都曾有过种种不良行为。要预防青少年犯罪,首先不容忽视的是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一、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人都有一种向往和能动地适应群体生活的“相群性”。人都希望得到社会和群体的承认、保护、尊重、友谊、力量等的心理欲望。这种心理欲望的满足,可以给人一种欢乐和愉快的感觉,也会形成一个人的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和友谊感。相反,一个人如果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感到孤独、自卑等,就会形成不良心理和行为,就会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危害。青少年时期,虽然自身的独立意识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他们…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既受道德的规范制约,又深刻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特别是对正处于道德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需要的满足是其道德人格生长的重要基础,需要受挫则会阻碍其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需要心理的状态调节着人的道德行为,非理性的需要心理则是青少年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道德需要驱动着青少年对道德的主动践行,道德需要不足则会阻碍其道德实践。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德行,一定要注意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并关怀青少年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需要、努力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5.
白淑贤 《当代老年》2006,(11):31-31
人的一生,难免有摔跤的时候,名人也难免。然而,他们即使在摔跤的时候,也有不同凡响的表现,这就是名人和普通人的不一般之处。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事业是我们孩提时的梦想,幸福的生活系着我们毕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的目标.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多少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有的几乎一辈子都在庸庸碌碌地过,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不是他们没有梦想;不是他们未曾努力过;更不能说他们无能!其实,世界上所有正常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结果却有着天地之差?关键在于之前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成功从选择开始,它不在于你曾获得什么;或者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克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7.
西欧之旅     
李建良 《职业时空》2005,(13):30-30
成功的事业是我们孩提时的梦想,幸福的生活系着我们毕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的目标。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多少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有的几乎一辈子都在庸庸碌碌地过,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不是他们没有梦想:不是他们未曾努力过:更不能说他们无能!其实,世界上所有正常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结果却有着天地之差?关键在于之前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成功从选择开始,它不在于你曾获得什么;或者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克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在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时发现,有些青少年由于其剩余精力没有得到有益的开发和利用,而都消耗在无益的闲荡之中,进而促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国外有些犯罪学家甚至把青少年违法的犯罪称之为“剩余精力游戏”。这种提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缺乏具体分析,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青少年存在剩余精力问题,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而且“剩余精力”的发展又具有两极性,它既可能对社会产生一种破坏力量,也可能促  相似文献   

19.
面子的尴尬     
或许从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年代,有了羞耻与荣耀的区分之后,面子的概念便如影随形地成了人性中的一部分。俗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好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耻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需求。一个人格健康而完整的人,讲面子、爱面予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时至今日,面子已阴错阳差,人也分化为两个极端:不要面子和死要面子。不要面予,丢开了面予,种种寡廉鲜耻之事便挡也挡不住。一些人捞钱不要灵魂,捞官不要人格,捞名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面子能值几个钱?为什么现在色情服务屡禁不止,除了复杂的社…  相似文献   

20.
金凌芳 《职业》2011,(27):75-76
档案袋(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来源于艺术家的作品档案袋(artists portfolio)。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有意识地保存下来,供自己反思或供他人评价分析。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教育评价中,指专门收集和记录学生的作品和参与活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