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延威  闫红敏 《现代妇女》2014,(12):370-37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将武术文化与体育休闲娱乐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休闲生活的一种主选择。武术既有体育属性的运动项目,又蕴含着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武术文化的健康观、道德观以及鲜明的娱乐性是与体育休闲娱乐的价值选择相符的;同时,武术休闲娱乐化也是它今后发展的一个主领域。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将传统武术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推动武术锻炼及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高校体育或武术教育中,引入传统武术教学内容,来促进体育健身及武术文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大智 《职业》2014,(36):174-174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健身的技能、知识和方法,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培养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加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目标要求,应让学生自己学会自我锻炼的技能,掌握体育与健身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健身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武术的价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武术由军队、民间逐渐走进了体育和教育的领域,武术的社会形态也由此发生了改变。"体育的武术""教育的武术""文化的武术"成为当今武术社会价值的主体。在武术的多元价值中,文化价值应成为首要价值。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进行探讨,有利于武术更好地在国际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根基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育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产生的,在整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体育始终在竞技、娱乐、健身、休闲等价值取向中得到普及。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根基是城市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深入人心,体育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考虑与城市主题的契合,要注意构建体育文化和产业体系,要注意结合城市体育传统和经济实力来引进和推广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武术教育问题上,常常将西方体育的教育模式机械式的套用到中国武术教育上。在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西方体育教育模式的制约,使中华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中国武术教育原有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人们对原有武术教育体系进行重构,以新视角、新方法解读中国武术,本文从学科意识、文化意识、国家意识、国学意识四方面阐述了中国武术教育新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是实现终生体育的有力保障,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高校开展三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拓展高校三走活动的体育文化价值很有必要,对于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孙成岩 《现代交际》2011,(6):123-124
当前,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武术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深邃的武术文化发生了重大迷失。本文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历史走向等几个层面予以剖析,旨在探讨当代武术文化的发展应重新定位,理性审视,增强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刘红 《职业》2007,(26)
近年来,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武术项目受到越来越多同学们的喜爱和追捧,电影、电视等媒体不断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名扬四海,这对中华武术的普及、发展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了不文明、不和谐等诸多问题。这让教育者们不得不反思:怎样使武术教学沿着健康方向发展,从教学模式和管理上进行改革,使其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应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素质教育,文武结合,文以载道,武以健身,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文武双全的合格人才"。教师在进行武术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场舞风靡中国,但同时广场舞扰民现象的频繁发生也被新闻所报道,由此引发关于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缺乏的思考。研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的增加,人们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显得越发不足,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存在着严重缺失。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土地显得寸土寸金,开发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人们的根本活动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中应多关注本方面的内容,加大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建设、管理、投入及立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人和场所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职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以及现状的阐述,提出四条中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旨在为贯彻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科 《现代交际》2015,(1):235+234
休闲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广泛地影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休闲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解读休闲体育,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现象,拓展我们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一、前置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贯穿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它主张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贯穿于人生全过程,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地、积极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运动锻炼和体育健身,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育和健康长寿。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将起着基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冰 《现代交际》2013,(12):120-121
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不亚于孔孟的儒家文化,道家以其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理论与实战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1世纪的今天,人们仍试图利用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今天的现代武术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体育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和基础。体育旅游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孕育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育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旅游健身活动之中,提高生活质量、寻求健康生活和娱乐休闲的方式,趋向健身、健美、追求刺激和享受的高层次发展。体育旅游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产业开发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其互动影响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门延华 《现代妇女》2014,(12):I0004-I0004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对足球运动在休闲体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足球运动可以增进健康;足球运动可以作为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足球运动中的人文精神;以及足球运动的发展前景进行论述。说明了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休闲体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季平 《现代交际》2013,(12):238-239
武术是中国,乃至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代表,重新认识和品读中国优秀、珍贵的传统体育遗产和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将其作为有别于西式体育形式和文化的一种东方形式和内容,提高武术教学的层次,将武术在当代体育教育中重新定位,发挥其身体综合锻炼、技能性、心理品格历练的功能,提升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的水准,培养对武术的体育审美和欣赏素养,结合武术人文教育功能扩展,从而扩展和提升体育教育中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黄淮学院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认知、态度和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大学生健身路径和器械使用的效果以及健身需求等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和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本选题将从理论上论证大学生体育健身方式调查与研究的价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健身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自主体育锻炼形式下能合理的控制运动负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运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的作用和体验运动中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健身的运动习惯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武勇 《职业时空》2009,5(10):133-134
“抱拳礼”作为中华武术的常规礼节,深受习武人的喜爱,但对其所体现的深刻文化内涵,却少有人知。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抱拳礼”丰富的文化内涵做了深入剖析,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属于中华武术范畴的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一支奇葩。它舒缓柔和,以柔克刚,融静心修身、祛病益寿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健身养生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