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围绕着"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而展开。《围城》的创作是从男人的视角看待婚姻和社会,以男性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审视的。本论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从性别视域针对《围城》展开研究,以女性视域和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为切入点,探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精神世界及生活状态,重审《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围城》作为钱钟书老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其成就与书中情节、语言特色、人物关系和深刻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联系。《围城》书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是浑厚的,对人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借用钱钟书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围城中的人想要逃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内涵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围城》写于上世纪40年代。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深受读者喜爱。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因此被许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本文主要论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艺术特色,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全文中最大的亮点,即讽刺性的幽默覆盖全文;二,文中包含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形象;三,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用典。  相似文献   

4.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近现代史上最出色的一部小说.它精彩的语言令人难忘.其中钱钟书式比喻、嬉笑怒骂的讽刺和幽默是其语言的主要特点.小说深邃的内涵也在文字的行云流水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红学家、20世纪著名学者吴组缃,一生著作等身,在古典文学特别是在明清小说的研究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研究学术痴迷执着,大凡能在研究领域取得成就的大师,大多会有自己的秉性,大师吴组缃也不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他可称得上是"死脑筋"。先拿钱钟书来说他。吴组缃和钱钟书是最好的同学之一,同时都是在清华园的教授。在钱钟书及《围城》最走红的时候,按道理,吴组缃应该帮钱  相似文献   

6.
车耳 《中外书摘》2009,(5):95-95
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之际,海内外多有读人文科目的学子以评论某部图书为毕业论文而登科入第的,有如此时陡然走红的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管锥篇》等。用好书选为论文命题,躬逢其盛,亦不失是一着好棋。文为时而作。  相似文献   

7.
正不仅爱读书,杨绛至今还笔耕不辍。在把钱钟书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写了散文集《我们仨》,记录和回忆与钱钟书及女儿钱瑗一起生活时的情形,展现了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境遇。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已经103岁了。现如今人们提起杨绛,总要提起她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8.
董淑新  张瑾 《现代交际》2012,(10):51-52
有"学者小说"之称的《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引起了很多国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运用了大量的幽默语言,让读者在为幽默捧腹大笑的同时,能够深刻领会到作者的用意。但是,这些幽默语言的运用却为《围城》这部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同时保留原文中幽默的效果并且传达出作者的深意是译者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围城》及其英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观,在跨语言、跨文化和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活动中,再现各种幽默线索,以保证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方式将交际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使译文具有同原文一样的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9.
珊丹 《老年世界》2013,(4):42-42
创作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在创作舞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新作,如:《鄂尔多斯舞》《哈库麦》《喜悦》等;还有一些是编导者根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生活动作的提炼与加工后创作出来的现代的民族舞蹈。这些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动作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10.
凡夫唐 《老年世界》2006,(21):16-17
20世纪90年代初,编剧孙雄飞找到黄蜀芹,说想把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围城》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希望黄蜀芹执导。一则,《围城》是部名著,请黄蜀芹这样认真负责又有才华的导演执导才放心。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说作者钱钟书先生是个大师级的人物,恐怕改编权难谈。在此之前,就有编剧尝试过想改编,最终就是因为改编权谈不下来而不得不放弃。钱钟书、杨绛夫妇三四十年代闯上海滩的时候,就与黄佐临结下了深厚友谊。杨绛的戏剧作品,几乎都是由黄佐临执导搬上舞台的。有了这层关系,钱老可能会不看僧面看佛面,开开绿灯吧。黄蜀芹当时没有表态,因为《围城》解禁不久,她还没有读过小说。先向孙雄飞要了一本小说,反复读了两遍,就被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和钱老营造的文化氛围彻底征服了,当即决定导这个戏。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对语言的创新使用,可以说,生活无处不修辞。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交际中,通过修辞的突破常规,可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修辞的创新使用是对语言常规结构的突破,也就是修辞的解构性。本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的语言为例,分析其中体现的修辞的解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给人生打比喻文/先走“天下有两种人。”我国当代学人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围城》里写道:“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曾说: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她)去旅行.的确,人在旅途,欣赏风光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暴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价值观、金钱观不一样等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1.他望向别的女人? 这是许多旅途中的情侣会产生口角的原因之一,因为身处小岛或海滩,总是有那么多身着比基尼、性感魅惑的女人,令他不由自主地望过去.不过女人们也别太吃醋,毕竟男人天生喜欢赏心悦目的东西.如果你还是感觉心里不舒服,不妨想想,出来度假,男人最大的任务其实是花时间来陪你,外加血拼时负责付款和拎包.或者,你也可以这样对他说:“要我穿给你看我新买的比基尼吗?”这样,他的目光就会迅速回到你身上.  相似文献   

14.
黄家双 《当代老年》2010,(12):16-16
2010年12月19日是钱钟书先生辞世十二周年忌日。笔者的忘年之交,湖北三峡大学退休教师李友益先生拿出专门为钱钟书先生辞世十周年祭《高山仰止》一文,向笔者深情地讲述了他与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的一段书信来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围城》里,博学、睿智的钱钟书先生以酣畅淋漓、、透纸背、庄谐并出的手法,艺术却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面和中上层知识分子的人生世相与心态,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方鸿渐是由未来岳丈资助留学的“博士”回国途中经不住风流女人鲍小姐的引诱被拖下水;同班同学苏文纨痴心爱着他,但他却对苏的表妹唐晓芳一往情深;受聘三闾大学与孙柔嘉相爱最后又遭离异对于方的为人,我们大可嗤之匕鼻,一笑置之,但是玩味玩味他的谈话技巧,对于指导青年男女在交往中如何运用自己的口才达到成功的目的还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毕飞宇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手法是不断进步和成熟的,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他逐渐拓展着他的艺术视界,完善着他的文学意识,形成他艺术生命一次又一次的高峰,最近出版的《新活力作家文丛》之一《好的故事》集中体现了毕飞宇的这种自我超越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毕飞宇又是一个文体意识和艺术感悟力很强的作家,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的描写和思考,都体现了他思想的敏锐深刻,见解的独到和犀利,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抽象和追问中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的高度。《好的故事》中的中短篇小说也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反思中审视社会和人生,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寓意和哲理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进行执著而深刻的思索和叙述,并在个人化的传达中蕴涵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二是对日常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 描摹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城市对人的压抑和"异化";三是透视现代人的深层的社会心理,对社会丑陋和人性的弱点做了透彻而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旅行见人心     
钱钟书借《围城》里的赵辛楣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旅行虽不是检验伴侣的唯一标准.但的确是深入了解对方的契机.旅途中的选择、困境、矛盾都检验着两个人是否匹配.伴侣关系能不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钱钟书是王水照的导师。当时,王水照正在研究宋代散文。一天,他将刚刚撰写的论文《宋代散文的风格》交钱钟书审阅。过了几天,钱钟书送来审读意见。时值上班时间,来来往往办事的人很多,钱钟书邀请王水照晚上详谈。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对作家王蒙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60年前,他第一次拿起笔创作,就一气儿写下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开启了60年风风雨雨的文学生涯。一个甲子后的这一年,《王蒙八十自述》出版,他在书中写道:“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的未来。”也是在这一年,他再度步人婚姻殿堂,勇敢地享受着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20.
饮食看男女     
Yoyoo 《女性大世界》2005,(9):i0022-i0023
食、色、性也。饮食和男女这两大最永恒的主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纠缠到一起不可分开,如果你看过钱钟书老先生的代表作《围城》,一定记得里边关于吃葡萄的典故,一盘葡萄上来,你会选择先吃好葡萄,还是先吃坏葡萄?如果把葡萄换成爱情,这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对于异性态度的最常见的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