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210份大学生问卷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了独生子女属性在不同分组和变量影响状态下对大学生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确更容易得到父母过度关心,但不如城乡和性别的影响明显;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期望学历相对偏高;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预期收入相对理性;独生子女属性对大学生的晚婚意愿影响不明显;独生子女并非更想要两个孩子;独生子女大学生对机构养老相对接受。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主流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对于他们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独生子女在高校中的比例已经超过非独生子女。文章基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系统梳理了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培育路径,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前置性工程,应该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为其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904个大学生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尽管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在许多指标上存在着相同之处,但由于其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关注度的不同,也造成了二者在性格、经济用度及行为选择上的众多不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大学阶段的差异性并未消失,家庭在其社会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解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粤东地区五所大学的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男女、本专科的差异上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则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高于乡,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结论:要注重对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人群的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淳松 《云梦学刊》2004,25(2):86-88
以1031名湖南某高校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实施测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身体)健康状况等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2)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 ,高校应从心理教育、群体示范、团体建设等方面入手 ,探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某高校的38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水平较好;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男性大学生在影响力、开放性、包容度和人际结交能力方面均稍好于女性,但在情绪控制、友谊表达、人际理解能力方面,则女性好于男性;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很多方面都优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人际结交能力、包容度方面,理工类学生要强于文科类学生;人际处理能力、人际理解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大学生心理疾病表现为五"感"交集,即独生子女的孤傲感、信息社会的虚幻感、心理失衡的浮躁感、学习就业的压力感和称兄道弟的侠义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多年实行应试教育的误区、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所致.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五把钥匙",全方位呵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格健全、德智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应付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我们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对太原市521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求助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躯体症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焦虑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自责和幻想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躯体症状、焦虑和抑郁三个维度及总分都具有最强的预测力。因此,应付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利娜 《阴山学刊》2010,23(2):125-127
对大学生诚信水平和诚信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诚信水平较好,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在学科、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月支出额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与其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和信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罗万勋 《天府新论》2003,(2):121-123
独生子女是我国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的人群 ,是当代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是了解掌握大学生心态的重点内容 ,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矛盾和问题则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郭志峰 《阴山学刊》2008,21(6):90-96
以《综合幸福感问卷》为工具研究大学生综合幸福感。发现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文理科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幸福感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城市学生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幸福感有显著差异;经济因素主要影响主观幸福感;运动能提高幸福感,但过量运动反而会导致幸福水平下降。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回归作用的依次是运动时间、是否贫困生、年级、生活支出、性别、是否学生干部.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回归作用的依次是是否学生干部、年级、运动时间和城乡来源。研究发现SWB与PWB都是幸福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99名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分析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表明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自我和谐有影响,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镇户口等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可提出大学生教育与培养的分类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宿州学院独生子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该群体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各有不一,总的来说意识都相对薄弱,想法和行动存在较大偏差;课余体育活动的参与时间、频度以及方式也存在差异。根据现阶段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找出了影响该群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高校应当从思想和行动等多方面给予该群体大学生特殊关怀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人际关系的有关理论,编制了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并运用这一问卷和自我描述问卷Ⅲ型对大学生进行了测查,试图从中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并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较好,从年级走向看,人际关系状况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下降.(2)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文理、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担任干部三个维度上未见差异.(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尊自我概念、外貌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和同性关系自我概念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新萍 《理论界》2013,(7):190-192
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为19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学习行为与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而且其表现具有群体性的特征,本研究利用行为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北京M学院大学生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及其学习行为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案例调查,分析群体对大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为高等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安全感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2)大学生安全感总分及人际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两因子都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3)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有较高的心理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和谐量表》(SCC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是比较和谐的,但自我和谐的水平有所下降。(2)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学生自己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有影响。但是,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生的来源则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和谐量表》(SCC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是比较和谐的,但自我和谐的水平有所下降.(2)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学生自己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有影响.但是,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生的来源则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已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至少有三个问题没引起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需要着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