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其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管理宏观经济是日本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宏观经济,就是要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本文仅就日本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文 《学术交流》2005,(7):114-117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其传导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因素、传导机制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而日本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因此,在两种不同的体制下,国家管理(干预)国民经济的范围、程度和手段等均有明显的差别。就宏观经济管理而言,日本政府的所谓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总需求的管理上。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搞活了城乡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没有及时的很好发挥国家计划、监督及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减弱了宏观经济的控制,使微观经济的积极性没有完全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理论界正在进一步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从理论上来讲,应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生产过程和  相似文献   

5.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五个模块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进一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现状以及对物质帮扶、精神帮扶的看法、态度等,为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来自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外部因素很多。非常复杂.特别是与这些影响经济增长过程的内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时,经济增长流程的调节和控制就更加困难,实现均衡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 一、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1958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共经历了5次大的经济波动和5次大的经济调整.其主要特征是:投资重点集中在重工业,资源配置的短期超常规倾斜,超出了经济增长的本身所允许的承受能力;以高投资带动高增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政府的经济职能冀纯堂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是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研究和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极为必要,其中研究和借鉴日本的经验更为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与我国同...  相似文献   

8.
陈秀源 《探求》2003,(6):33-3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新一轮改革的推进方向应该是,深化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营造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各级政府职能;健全收入再分配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轮子”陈效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思想,经济界学者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重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都着眼于经济体制包括宏观经济体制和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本文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亚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仅不排除政府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控作用,而且应加强这一作用。那么,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界限、范围怎样划定才不会限制市场的积极作用?政府实现调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市场经济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赵谦 《学术交流》2005,(12):119-123
我国自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急剧扩张。在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债风险也日益突出。从常规指标分析,我国国债的依存度、负担率都已经很高,存在着一定的使用风险、结构风险和隐性风险。应采取控制发行规模,优化国债结构,加强国债管理,加快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偿债基金,减少隐性债务等策略,防范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旧体制并存、交替、市场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集团的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其中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管理方式与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是制约和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因素之一,其根本对策只能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者提出了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与企业集团发展相关的基本思路,并归纳出了近期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剑玲  李海峰 《探求》2011,(4):49-55
广州市荔湾区于2009年开始街道管理和服务体制新探索,在街道组建“一队伍三中心”,并以此“四大机构”为载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大综治大执法格局、网络化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了街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荔湾模式”。本文在分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荔湾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探索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夫键在于分析和研究诱发通货膨胀的诸经济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这里所涉及的传导机制,系指渐次推动通货膨胀的各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过程;一般来讲,经济体制背景及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同,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亦不尽相同。为了不使分析程序过于复杂化,我们不得不撇开一些次要的或无关宏旨的经济因素和过程,而着眼于直接引致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过程。一、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造成投资扩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以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村改革起步的,继之而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以企求在短期内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其具体行为方式表现为重新安排农轻重的投资比例。1979—1984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分别为245.84亿元、252.5亿元和1380.44亿元,投资方向仍显示出向重工业倾斜,但较之1979年以前的年份,我国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报告在调查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动力不足,体制上存在职能分离和职能到位的困难,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收益与财政关系尚未理顺,企业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资产流动不规范和范围的局限性以及行业阻隔等是改革深化的难题,作者提出了克服以上困难的新思路和新建议,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具有可行性和风险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务的活动目前已经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交通运输、科技,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节经济起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既保障了宏观经济的平衡,又促进了微观经济的稳定。在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进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这就是,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另方面,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能及时用经济补偿办法来弥补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正是这两方面的组织者。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为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商品经济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保险也应努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与改革配套。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因为有“大锅饭”可吃,许多企业似乎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摆脱一大二公体制的羁绊、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超常规增长和趋于新的徘徊的历程。认真总结十年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深化对农业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从宏观经济的战略,高度考察农业经济面临新的徘徊的原因,探索摆脱徘徊局面的途径,对于掌握指导农业的主动权,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应机制沙虎居沙虎居,男.1958年生.现为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实质上就是各类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企业利润的形成,国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对经济过程的调控方式,要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间接控制为主。党的十五大又规定,宏观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20.
所有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起来1.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互有联系的三项内容:宏观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即从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一切经济活动,过渡到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职能的转换;所有制改革。在这三项改革中,第一项进展明显,表现为指令性计划已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