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羌族民间刺绣技艺在民族地区学校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艺术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同时,调查也表明部分民族地区学校已开设的羌族民间刺绣艺术教育课程面临重重阻力。应高度重视羌族民间刺绣融入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机制和专家指导机制、加强校校合作、构建羌族民间刺绣艺术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树立开放性课程观念、开发羌族民间刺绣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等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2.
羌族服饰在羌族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宝,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创造才能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丹巴县太平桥乡三叉沟的实地调研中发现,羌族服饰在现代出现了异化现象,作为民族记忆和历史重要见证的传统民族服饰及工艺,亟待抢救发掘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藏羌民族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内涵深沉的文化,他们的民族绘画如藏族唐卡、羌族建筑、绘画等作品都是艺术精品,给我们的特色教育提供了原始素材.如何把民族绘画中的精华提取出来为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所用,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藏羌民族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内涵深沉的文化,他们的民族绘画如藏族唐卡、羌族建筑、绘画等作品都是艺术精品,给我们的特色教育提供了原始素材。如何把民族绘画中的精华提取出来为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所用,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5·12"地震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以羌族文化灾后修复重建过程及实地的调查为基础,运用SWOT分析法对羌族文化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羌族文化的后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事回顾     
<正>温家宝总理重返北川县城考察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重返四川重灾区北川考察。温家宝来到北川县城外的一块高地上,察看这座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城镇。他对当地干部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温家宝指出,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即使县城迁建到新的地址,也要做好这种保护工作。温家宝还对当地干部说,经历这场灾难,我们都经受了一次锻炼,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更懂得如何为人民工作。(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绵阳市北川县羌族聚居地遭受到沉重打击。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居民正常生活,发展北川经济,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北川县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开发羌文化列为重点,把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民居酒店和乡村旅游做一简要阐述,同时分析了把羌族民居这一羌族文化重要载体开发成民居酒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不断实施,加快了少数民族散居化进程,这对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遵照江泽民同志"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教导,民族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由于城市民族工作具有"窗口"、"辐射"、"桥梁"、"联谊"、"示范"等作用,因此,城市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城市民族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因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民族融合"遭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笔者认为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体系是达到"民族融合"的必要条件。所以本文尝试使用使用国关领域中的体系层次研究方法构建民族体系文化理论,讨论从各民族单位私有观念(私有文化)过渡到民族体系层次的共有观念(共同文化)的推动力,即文化力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考虑,所需要构建的一些理论。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26):62-67
"多难兴邦",多难为什么兴邦?换言之,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如何才能兴邦?因为灾难有可能会使梦中人惊醒;因为灾难有可能使人冷静的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我们为什么如此多难?思考我们不仅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多难的发生和解决多难。面对大地震,我们需要激情,更需要冷静的思考。我们不需要煽情,如果有太多的煽情,我们这个民族也就太浮躁了。  相似文献   

11.
菖蒲花开     
菖蒲花开,天空蓝透天空深处的英雄已身首异处只有一匹梦幻之马啃吃着云朵沙漠尽头的那座废墟而今是风的流亡地,蜥蜴的帝国磷火与磷火互相照亮寻找着自己的骨骼黑衣蝙蝠不必蒙面如果它们泄露了一个民族失踪的秘密那是在炫耀黑暗、铁,和一座雪峰的坍塌觅旧的人想和一册霉迹斑斑的  相似文献   

12.
灾后重建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事,必须纳入地区"十二五"甚至"十三五"规划灾后重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场实践检验,是对中国公民社会的一个鉴定。  相似文献   

13.
正每当我们搦管提笔,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从事文稿写作时,思维的天空总是"彩云密布"、思绪纷飞,倏忽间"掠"过一个个"挥之难去"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领导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将采取哪些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打算?等等。而随着我们"运思"之风的吹拂,这些"任性游走"的"思绪云朵",便渐渐幻化成一条明澈的溪流,引领着我们的写作活动"穿文  相似文献   

14.
"酱缸文化"是民族文化经过长期沉淀,其中一些无用的、有害的东西逐渐淤积下来形成的文化中的糟粕部分。"酱缸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社会概念,文化是社会的根,文化造就了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概括地称为"酱缸文化"。"酱缸文化"  相似文献   

15.
梁长海 《经营管理者》2013,(26):298-298
本文结合西藏实际,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丰富内涵"、"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对在民族地区如何坚持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人事制度是国家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关系民族平等能否实现、民族经济能否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制度.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之际,深入研究"干部民族化"问题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政党、民族、国家三个层面入手,依托三个行政案例,分析"干部民族化"这一政策在实践运作中的"张力",以期为"干部民族化"的有效运作提供更好的路径选择. 一、政党、民族、国家——"干部民族化"的三维价值定位 (一)政党:党管干部原则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羌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羌文化的载体——羌族村寨社区,如何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继续发挥保护原生态羌文化的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灾后重建通过多方论证,旅游先行的政府举措,不得不让我们遇到另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羌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笔者做出了分析与问题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最接近大白话的比喻是:闲置资源就像空中飘浮的云朵,将它们进行整合,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存储,随时应用,随时延伸.依次类推,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云",只不过有人及时发现了,有人一直视而不见,有人压根就不相信而已. "云"正在改变中国企业传统的权力分配:从管理者权力转向员工权力,从企业权力转向客户权力,从绩效权力转向行为权力,从经验权力转向创新权力.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它既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变迁模式,我们不可能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永远"冻结""凝固",也不应该使"主体"固守其"原汁原味"的传荣文化,永远过着传统生活,将其排斥在现代化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20.
一、发掘数学中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因此,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珲数学,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