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最终目标紧密相关的中介指标的调节与控制来实现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是为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采取更直接、更具体、并有数量界限的调控指标,它是终极政策目标的过渡性或传导性指标。中介指标是货币作用过程中~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的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如何选择一个适应我国情况的有效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体系是制订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挑战,本文拟就这一…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为实现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实行总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西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分析两组西方国家利率、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变动,发现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降低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短期波动。同时,泰勒规则值分析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使中央银行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反应发生了改变。实证结果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过渡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到1998年,中央银行连续六次下调银行利率,并采取了一系列其他相应货币政策,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全面启动经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本文试就货币政策绩效问题作些探讨。一、我国货币政策绩效中央银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在实际运行中,总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一国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 ,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有了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 ,中央银行就要千方百计地维持这个目标 ,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中国近年来控制货币供给越来越困难 ,从短期同业利率到市场利率的生成机制还不成熟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需要一个可直接操作的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问目标。为了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稳定,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另外,中央银行还需要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如存款准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阮铮  孙淳 《理论界》2000,(5):30-31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但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并不能任意控制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效应 ,是政策制定者 (中央银行 )与政策调节对象 (公众 )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 ,这种理性决策是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一种博弈行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尽管是由央行作出的 ,但却不是由央行单方面主观作出的 ,它是在央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政策调节对象可能作出的反应及其对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国家央行均以稳定本国币值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次贷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为应对继续发生的金融危机均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如何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是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货币政策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现状以及货币政策的选择取向等问题作如下探讨。一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的主旨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调节投资和消费,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现代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货币经济或信用经济。货币信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梁山 《南方论刊》2006,(4):8-11
中央银行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通过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但是要使这种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CentralBankIndependence,CBI必不可少。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简称)对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大影响,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或者币值不稳定的国家,或者事实上不能坚持以稳定币值为中心目标的国家,大多是由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所致。本文阐述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由及衡量标准,介绍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指明了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中央银行对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 双重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而中央银行的地位又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框架中,中介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按照选择的中介目标,各国的货币政策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汇率目标型、货币总量目标型、利率目标型、通胀目标型和隐含中介目标型五种基本类型。决定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仍将是一国的经济金融现实。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一个次优选择。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法并不意味着对货币供应量法的全盘肯定,当前应当加强对货币供应量法的完善工作,加强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面对1998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决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基本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的预计目标。1998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表现出间接调控力度加大、利率杠杆利用频繁、及时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方向、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等特点,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系列的观测指标,综合这些指标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要比建立在一个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断下降的中介目标基础上的判断更为准确可靠.多指标决策、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制度保障的信誉度更好地实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功效,这是一个成功货币政策框架所必不可少的,也是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理论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在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选取,然而由于我国利率管制所引致的金融指标体系的扭曲,使得利率在中介目标上的作用难以评价。在目前我国特殊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下,以利率为中介目标是不可取的,而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又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我国存着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差、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不理想、公共市场操作等手段难以奏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胀定标的兴起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我国尚未具备实施通胀定标的条件。鉴于我国目前的现实并结合发达国家施行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前只能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前提下的渐进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伴同着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也愈益突出。因此,作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能承担起这一重任是一关键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往往依赖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从制订最终目标到其实现的中间变量。 正如西方央行理论所阐释的那样,多年来各国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必须考虑到三个因素: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可测性要求这一变量必须能为相关部门用数字衡量并能迅速得到变化了的数字。可控性要求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按政策意图得到控制。相关性则要求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或是相关于经济增长,或是相关于物价稳定,抑或两者兼而有之。纵观西方中央银行历史,不难看出,其中间目标选择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对该变量可测性、可控性的扰动或是央行最终目标的变化所引发的相关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论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水平的一般关系后,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产出的相关性比较强,但跟物价的相关性比较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正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再贷款是我国中央银行实施信贷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目前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最主要、最有效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自1985年开始,再贷款逐步实行分层次管理。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的路子无疑是走对了,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管好用活中央银行再贷款,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应以便于操作,利于中央银行分层次调控和微观搞活为目标,具体改革构想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在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从而影响到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以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因素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美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