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及成就。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科尔沁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整理和收集科尔沁文化数据资源,展示科尔沁文化研究成果,加强了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的建设,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民歌,而其中科尔沁民歌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使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魅力增添了又一份光彩。本文通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传承人何巴特尔老人的访问交谈,梳理了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主流和代表。社会的变革促使它演变与发展,并给后人留下了传奇和永恒。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其蒙古族民歌历史背景和色彩区划分及重要价值,是了解科尔沁文化乃至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婚俗是科尔沁蒙古族人生活礼仪中最活跃、最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涵盖了科尔沁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居住、歌舞、祭祀、宗教、礼仪及民族价值观等。经过适当的开发可转化为颇具吸引力且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科尔沁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助于这项古老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特色馆藏建设与文献资源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资源共享已成为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色馆藏建设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特色馆藏 ,是指一馆在文献资源方面不同于它馆的独特收藏。各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上 ,注重形成本馆的文献资源特色 ,并逐步建立起适合计算机网络需要的特色文献数据库 ,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蒙古族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着13世纪至今的悠久历史及文化,其艺术更是当今学者颇为关注的历史遗产。其中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作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所反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民族的历史文化、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杰出的英雄人物、重大的社会事件,甚至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礼仪等等在叙事民歌中都有鲜明生动地体现。特别是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化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来试图研究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文学,从其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作家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历程,都汲取了草原文化丰富的养分。科尔沁文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丰富的草原文化造就了科尔沁文学,而科尔沁文学则拓展了草原文化。在丰富的草原非物质文化滋养下,科尔沁作家文学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格的蒙古族文学流派,成为蒙古族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年节习俗是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浓缩体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人的过年,在时间、形式及文化内涵都发生了变化.科尔沁蒙古族由于它的历史和地城原因,与汉民族习俗相互濡染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年节文化.本文通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宝龙山镇年节习俗的实地调查,考察了当地过年习俗及相关活动,进而探讨科尔沁蒙古族年俗在当代的变迁形式、过年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献资源记载着丰富的科尔沁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通过阐述科尔沁草原的辉煌历史、介绍科尔沁文献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来分析科尔沁文献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专业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业院校图书馆要重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并要明确其宗旨、主要内容与建设范围。文章针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读者和图书馆两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内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又从校图书馆在校内文献信息网络中的作用、文献入藏原则、对本校出版物等的收集、网络的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与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以及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信息社会化的急剧变革时期,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当今高校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采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模式描述方法对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进行总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机构,新时期的图书馆还扮演了社会信息化基地的重要任务,我市亟需建设市级图书馆。根据我市市情:我市古籍亟待数字化抢救;大量地方文献需要数字化开发利用;国内外许多重要的与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需要我市尽快建设数字图书馆开展服务。在市政财力有限、市级传统图书馆尚未实质建设的情况下,根据传统文献资源需要在多年累积建设之后才容易发挥较大作用的客观事实,可以优先建设市级数字图书馆,特别是以宁德师专图书馆为依托优先建设我市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的影响,提出了调整采集目标、优化馆藏结构、联合采集、突出特色等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文献资源采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评价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和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特点的基础上 ,就如何处理“拥有”现实馆藏和“存取”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本科院校的水平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文章在分析了高校本科评估对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探讨评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献的“吐故”与“纳新”共同承担着建设、组织、发展馆藏文献体系,调整、控制、改革、完善馆藏文献结构,使之更趋于合理的任务.它们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两大基本活动。只有既重视“纳新”,也重视“吐故”,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强化文献的“吐故”剔除工作,应注意三点;其一,建立专门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从组织和人力上确保剔除工作正常进行;其二,制定计划、原则、范围和标准,避免剔除工作容易产生的临时性、突击性和随意性;其三,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的剔除处理方法,保证剔除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迅速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读者对文献信息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党校图书馆必须拓宽服务渠道,激活馆藏文献,开拓适合的文献资料服务方式,其中建立网上专题资料服务模式,是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论述构建网上专题服务模式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特色专题数据库和编选专题资料挂在网上交流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