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魏全凤 《现代妇女》2010,(8):99-102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指20世纪60-7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拉丽莎·赖和何舜廉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她们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以及知识积淀,对华裔身份认同进行着独特的思考:刘绮芬的自我书写,刘恺悌的意识流幻想,张岚的追寻原乡,伍美琴的协商对话,邱静瑜的边缘宽容,黄锦莲的文化沟通,拉丽莎·赖的神话重写,何舜廉的童话重写,体现出身在边缘的华裔不断超越、升华的身份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处女作,讲述了四位华裔母亲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华裔后代"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常常使已经是美国公民的女儿们在生活中陷入一种伦理身份选择的困境,认可母亲们的教育方式意味着选择其中国人身份,而渴望融入美国社会的女儿们更加青睐美国人身份,让她们在问题面前通常与母亲的意见背道而驰,双方由此引发了各种矛盾。随着故事的推进,女儿们愈发感觉西式文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从而重新作出伦理选择,认可母亲的华裔身份并与母亲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技术发展早期建构的文化形态虽不足以动摇主导文化的中心,但却催生了青年亚文化表征及其亚文化实践。以网络视频直播中的泛娱乐直播为对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探索青年女性亚文化中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成果迥异,作为互联网新的媒介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并未帮助女性建构新自我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而是在资本和市场引导下,通过维持媒介刻板形象满足男性凝视,以达到获取金钱和作为草根明星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发展,对华裔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不断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众多杰出的华裔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前瞻华裔女性文学在未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当代影响较大的四部少女题材电影——《十三岁的少女》、《成人仪式》、《成长教育》、《裂缝》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建构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作为由童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特殊阶段,少女身心的急剧变化,使她们的自我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并通过对身体的展示及面具的伪装来模仿和凸显女性气质,试图操演和建构女性自我的性别身份,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困惑和自我觉悟,冲击着成长这个永恒的话题。性别冲突是人类的基本冲突之一,女性要为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作抗争。对于初涉人世的少女来说,以主动的姿态确认自我,接纳自我是走上社会舞台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弟兄们》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过渡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个互称"兄弟"的女性自我解放的故事。作家借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女性精神同盟,以探讨女性之间的纯粹精神能否在社会坚守的问题。通过梳理小说中的女性精神同盟从建构到崩溃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作品深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析女性精神同盟能否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女性自我解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无声告白》是当代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华裔詹姆斯与白人姑娘玛丽琳成立的跨种族家庭中三代人的故事,家庭成员的族裔身份、性别身份出现了认同危机,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从族裔理论、人格角色分析的视角剖析身份认同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以及该影响所造成的后果,从而得出结论:华裔家庭生活在文化夹缝中,无法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9.
罗昱  陈伟 《炎黄世界》2009,(1):48-48
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调动了所有资源为自己造势。其中,就有一个特别的人物,正是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奥巴马在华裔族群中争取到不少选票。此人就是奥巴马的华裔妹夫——吴家儒。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的网络社会既给青年人寻找自我、建构身份搭建了广阔的新舞台,也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空间自由、文化自主的新天地——青年文化的"自我空间"。在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和遵循"快乐至上"原则的空间里,青年人主动将自我符号化,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自主权,通过创建微电影、微小说等微美学文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网络社会并最大限度地释放与表现、宣泄与满足。他们在"自我空间"里呈现自我、形塑自我的同时,也进行着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为参照,试图分析华裔女性作家的独特写作策略从而是如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又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分别从女性叙述视角、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时间的混杂性、魔化了的中国故事四方面探讨华裔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相似文献   

12.
<正>送给女儿的初潮礼物,远不止一个月事记录本那么简单。其中有女儿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有对未来的准备,还有母亲对女儿、对自己女性身份的热爱。妈妈你怎么那么"脏"女儿七八岁时,婆婆来住过一阵子。  相似文献   

13.
贾小晨  于永坤 《现代交际》2014,(11):238-238
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心理及恋爱观备受社会的关注。本文着眼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女大学生的身份视角为出发点,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4.
从2011年起,江苏省试行高校注册入学制度。但从目前的反响看,这一举措并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而通过注册入学的大学生又是如何看待"注册入学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是否从内心认同、接受这一角色身份?研究就此进行操作化尝试,考察注册入学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人们对女性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由于当前从身份角度探讨学术话语的研究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以性别与语言以及社会语言学杂志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在语用身份理论分析框架下探索女性怎样在学术期刊中进行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并且根据对身份建构相关的话语实践类型对女性的身份建构进行分类。从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发现女性身份可以通过具体的话语流露,显现和建构,以此作为交际策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郭亚东,2016)。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兴趣组织化而形成的网络趣缘群体内部具有层级分化和权力运作的科层制特征。从线上虚拟叙事交流到线下拟亲属化的关系建构,显形管理到隐形管理的管理策略操控,协会形象建构到再构的文化空间拓展,这一系列的微观实践赋予趣缘群体自我培力的可能性,帮助"荣迷"个体重塑身份、形塑认同、壮大力量及制造意义,使他们得以实现身份、权力的转换,地位的上升,从而改变他们对日常生活的阐释与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常不能理解美国人"奇怪"的审美观念,中国人觉得长相丑陋的女性,如华裔电影明星刘燕玲和白灵,居然会在大西洋彼岸红得发紫。为何美国人偏爱中国"丑女"呢?根据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美女  相似文献   

18.
“青年文化”具有“亚文化”属性,不仅仅指“青春叛逆”这一特质,在新媒体时代更涉及到“网络媒介”对“青年文化”的形塑。通过当代大学生阅读调查、网络使用习惯调查以及实际社交状况的深描,探讨青年群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不同的身份表达,可以发现当下“赛博空间”中的青年自我表征与现实身份认同的关系具有“自反性”,一方面“次元壁”的区隔显示出青年身份认同的焦虑,另一方面从“网络—现实”空间的二元对立中又生产出身份认同的路径,即通过“自我对抗”最终生产出青年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同性恋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受到众多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同性恋者网络社区进行问卷收集,考察同性恋者的自尊感,身份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数据分析得出三个结论:身份认同处于不同阶段的同性恋者的自尊感差异呈边缘显著;身份认同处于不同阶段的同性恋者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尊感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面子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华裔面子心理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美国华裔导演Alice Wu浪漫轻喜剧《Saving Face》中华裔一家三代人的面子话语进行认知心理分析,试图了解"面子"背后隐藏的华裔美国社会文化的实质以及传统与后现代理念的冲撞,以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多元社会文化视域下华裔心理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