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幕作为一种外来事物,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广为人知。笔者发现作为弹幕的载体,弹幕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别于一般性语言的特点,其中不乏一些语言不规范现象。因此,本文将围绕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研究弹幕语言的语言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连续几部电影开启弹幕专场,弹幕视频这一非主流的视频形式也开始进入到大众的视野.本文通过对弹幕视频的传播模式的总结,分析弹幕视频网站是ACG爱好者的小众乐园的原因,探讨弹幕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主流弹幕视频网站AcFun(A站)与Bilibili(B站)为例,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弹幕深度使用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认为弹幕视频提供了虚拟在场的互动平台,弹幕互动仪式是弹幕族情感的变压器,一开始分散的情感通过集中关注同一件事甚至弹幕本身,相互知晓关注的焦点,通过有节奏的连带过程,情感状态变得愈加强烈,当互动的检点逐渐变得一致,出现了集体连带过程中的高度关注或者其他的"集体兴奋"的形式,而互动仪式中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团结感。弹幕作为一种符号使短暂的情感转向长期的情感,归属感的产生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弹幕群体的归属感,二是体现在Bilibili和AcFun的运营机制的情感维护到行为维护的转换上,三是通过主动发送弹幕获得的更强烈的归属感,这些长期的结果成为"情感能量"(EE),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弹幕作为一种青年话语的符号,也是不能忽视的社会关系符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从传播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新型视频分享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弹幕网站。研究发现,弹幕网站通常通过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于使用其区别于其他视频网站的弹幕功能,在受众内形成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同时获得更多的观影乐趣以及增加用户粘性。  相似文献   

5.
汉语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以增进网络交流为目的的。通过对汉语网路语言的构造及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提示。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新媒体和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弹幕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渐渐深入到人们的互联网生活中。在当前的形势背景下,弹幕会与全新的融媒体环境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产生怎样新的应用与变化呢?本文将通过对新形势下融媒体环境的分析,探索并发现弹幕在其中产生的新应用,认识到弹幕文化在互联网文化中的新价值,探究弹幕是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弹幕文化,如何引导、监督和创新弹幕的应用方式。弹幕于2006年起源于国外网络文化,2008年通过“A站”  相似文献   

7.
王娟 《现代交际》2015,(4):48+4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属于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简洁方便,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生活。文章重点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相振威 《现代交际》2011,(11):53-53
计算机网络语言是受人关注的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本文通过考查计算机网络语言的含义,提出计算机网络语言是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从理论的角度、语言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论证。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它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但也对汉语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不仅违背现代汉语规范的现象在其中普遍存在,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此,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促使网络语言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因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因其简洁幽默,表达生动,一经诞生就被广大网民广泛传播。首先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和网络语言的含义,然后研究了网络语言最鲜明的几个特点:谐音词、缩略词、旧词新用,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举例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象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通过本民族的历史、语言、民俗等体现出来的。网络语言作为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形式彰显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广泛研究。本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视角,分别研究了俄语网络语言形式与汉语网络语言形式,并对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袁丽 《现代妇女》2013,(10):157-158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利用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式各样创意独特新颖的词汇层出不穷.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初探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以往广播电视对于人们有着普遍的影响,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其时空的自由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产生了相应的网络语言,并得到了网民的迅速传播,使其成为一种风尚和社会文化,在其强势影响下,网络语言逐渐被应用到广播电视语言当中,并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从提出了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旨在更加人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认知,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语言中网络语言的规划运用。  相似文献   

13.
高岩 《现代交际》2012,(3):57-60
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的出现也带来负面影响,它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有其不规范之处。本文从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探析,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兴文化现象不断崛起,视频弹幕的出现是新媒体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印证了网络世界集体狂欢行为以及注重互动的一种形式与可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的词汇特点及风格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网络语言也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特指网民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用语。它词汇形式新奇,表达意义新颖,并以简约、生动、犀利、随意的风格见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经无法离开网络。网络语言的传播也形成了具有时代背景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从语言生态的发展视角,发掘语言生态与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分析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现状。运用语言生态理论,从端正网民网络用语使用态度,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恢复语言系统生态平衡的几方面,以期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从而衍生出一种新型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在中国,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环境下的使用范围,英语在网络交流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英、汉网络语言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英语在网络环境下对汉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的使用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的语言现象,由于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简洁性、诙谐性等特点使得标新立异的青少年成为使用网络语言的大军,而他们恰逢处在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掌握他们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以引导其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就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路阳 《现代交际》2010,(11):74-74,73
интернет是20世纪对人关进步影响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它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使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根据语言和社会共变的原理,互联网在渗透俄罗斯人民生活各个角落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俄语的变化和发展。网络语言(интернет язык)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对俄罗斯网络语言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化,最大限度地避免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从而衍生出一种新型语言形式,那就是网络语言.在中国,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环境下的使用范围,英语在网络交流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英、汉网络语言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英语在网络环境下对汉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