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校大学生创业虽然有高校支持,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已创立的在校大学生校园实体公司,针对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2.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纪朋,是全国最大校园服务平台“58校园网”——徐州元芳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网站建设、企业发展策划,以及B/S结构网络软件开发等服务。在纪朋心中,母校的创业教育是他创业成功的基石,并让他成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成功的标杆。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且短时间内无法从课程建设等教学领域加以解决。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是否创业、能否成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立足于本校从事校园百草根创业教育工作实际,论述了高校创业教育环境所起作用,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主要解决办法与建设措施,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09,(10):26-26
林立洵的“杂草丛生”、赵书丹的“源能量”、邓树涛、刘勇文的“左岸右转”、陈雄的“校园宝大学生生活平台”、郭松娜的“动漫村落”……这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团式发展和市场生存,已经成为深圳一种独特的创业现象。但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市场,每一所大学校园都是组成这个大市场的小市场,而每一所大学市场也都充满巨大的潜力,几乎每一个致力于大学市场的商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本文即是基于这一点,指导学生进行校园经营性创业,且成功实现,并将创业启示进行总结,供大学生参考,寄希望对大学生创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自兴起至今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网络经营、购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日渐普及,高校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经营活动,成为大学生网商,并逐渐形成高校校园的一个特殊创业群体。本次调研针对大学生网商相对活跃的浙江省高校开展,通过对大学生网商认知及行为的调查,分析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经商的利弊得失.探讨规范大学生网络经商行为的途径,提出通过网络经商有效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鲁伟  刘承赫 《职业时空》2016,(4):102-105
高职院校自从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以来,各级校园行政部门以行政手段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举动屡见不鲜,各个高校内所谓的"孵化器"、"文创园"拔地而起。但创业教育的现状如何?是一阵风,还是深入人心,是盆景,还是森林。高职院校落实国家有关创业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谢菁莲 《现代交际》2014,(7):222-222
针对大学生创业难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组建创业团队和书写创业计划书,逐步把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应用到大学生创业中,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恐惧心理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缺乏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客观评估、缺少有效的创业支持系统和缺失宽松的创业环境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恐惧心理的产生。高校要以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为理念,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积累实战经验。社会要以政府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建立进取包容的创业文化,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群体是最富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激励机制角度出发,阐述了激励机制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构建了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经费支持、监管惩罚政策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11.
"双创"时代来临,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股热潮,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大学生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始自己的创业实践。但在创业方向不明确、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条件有限、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对此,高校应在差异化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创业教育,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创业指导三方面作出调整,助力双创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2.
job 《职业》2008,(16):36-37
近日,前程无忧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同时将大学生的想法与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两相比较,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概括了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心理的因素中独立学院自身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因素,分别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态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自我能力评价以及现实社会给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困扰三方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具备相应自主创业能力等有关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措施,最后做出了相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的新思路,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减轻了社会负担。但是,大学生在创业上的成就不是偶然形成的,与高校校方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分不开。首先,高校校方应该鼓励大学生的创业。这样就需要,高校校方做出努力,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帮助,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到创业的行列中。高校校方也应该为他们提供资金、创业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更关键的是高校教师不断给他们灌输创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郭凤丽 《现代妇女》2014,(6):176-176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其中既包括大学生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也包括学校有关教育的缺失。因此,为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就要从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法律素质入手,从增强校园法律文化入手,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社会必然性;从当前创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概括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容;结合社会、学校和大学生的发展实际,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外因素,有助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为考察创业环境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采用问卷法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环境通过创业效能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γ=0.26,P<0.05);创业环境通过创业激情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γ=0.62,P<0.05);认知灵活性调节了创业环境与创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创业环境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γ=0.027,P<0.05)。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引导与鼓励,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成为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809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调查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对创业信息、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有不同需求。应通过建立合理的创业服务体系,有效刺激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使大学生创业意愿整体增强,并重点激励高活跃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大力鼓励"双创"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需要资金支撑,大学生创业融资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各方面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志锋 《职业》2012,(22):134-136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就业难"问题的愈加严峻,各高校纷纷创办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政策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动局面。为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