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鄂西土家之乡,有一个四县交界的地方——恩施市红土乡石窑村高岭组,这里是土家族"女儿会"的发祥地之一。过去这里是有名的"光棍村",一个村  相似文献   

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大路坪村是一个"森林中的农庄",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远远望去一座座漂亮的民居和谐地点缀在山水间.这个只有400多人的小村庄,曾荣获多项殊荣,被湖北省委办公厅表彰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湖北省住建厅命名为"宜居村庄",被湖北省爱国卫生运动会表彰为"省级卫生村".  相似文献   

3.
大家庭文摘     
正新一轮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险滩""峻岭",靠什么"爬坡过坎",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自信。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还有一些省犹疑徘徊,有的观望了一年才跟上,有的观  相似文献   

4.
伍献清 《民族论坛》2012,(19):24-25
<正>团结村的事,如其村名。团结村是一个特殊的村落,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地灵乡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地湖乡交界处。"地灵"地湖",名称仅一字之差,且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把湘黔边界两个乡交织在一起,外人至今还很难区分彼此的"地盘"和"人脉"。地湖是地灵境内的一块"飞地",而团结村是地湖乡境内的一块"飞地"。团结村全村135户508人,其中有3个自然团寨(三管团、岩板头、甄家磨)与地湖乡永光村村民杂居在一起,两村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人们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林、耕地、溪河界线交错,形成了"房前屋后兄弟在两省,上屋下坎父子是两乡"的奇特景观,共同描绘着两地跨省民族团结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5.
李立 《民族论坛》2014,(4):54-58
"红色股份",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创建的一项新政。它将部分支农、扶贫资金、资产整合,注入村集体名下的公司,公司再将资金、资产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顾名思义,"红色"代表了这笔资金或是资产的性质,是国家资金,由村集体占股;而"股份"则意味着,它不同于一般下拨的项目资金,会按照股份制、公司化的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运行,将会产生收益和分红。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秦国文是这项新政的主要设计者。他寄望通过这项试验,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推进新时期扶贫攻坚;缓解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做大做强农村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集体组织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15日,北京即将迎来己亥年的第二场雪,就在这一天,记者见到了"网红""迷藏卓玛"。与她同行的还有丈夫杜沫奎和7个月大的儿子,他们受快手科技有限公司邀请,赴京参加公司"幸福乡村带头人"项目的最后一期培训。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经过这对年轻夫妇的用心经营,"迷藏卓玛"账号成为快手短视频平台当之无愧的"流量大V",粉丝人数超过193万,是平台重点维护的用户资源。此外,"迷藏卓玛"在火山、抖音及今日头条等其他网络短视频平台累计的粉丝量也达到110万人。  相似文献   

7.
纳木依语,又称"纳木义语",是藏族语系的一个分支.该语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木里县、西昌县、盐源县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等.本文通过对冕宁县纳木依语进行实地调研,列举了大量的纳木依语词汇,从而对其构词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纳木依语,又称"纳木义语",是藏族语系的一个分支。该语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木里县、西昌县、盐源县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等。本文通过对冕宁县纳木依语进行实地调研,列举了大量的纳木依语词汇,从而对其构词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多媒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的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功互动;设计教学专题,布置多媒体化的作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把握学生当前的"学情",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域社会的构成,宗族继嗣理论注重宗族裂变的作用,社会交换理论则强调"女性交换"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摩哈苴彝村口述史材料的分析,揭示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宗族裂变分支的散布与婚姻联盟的范围在地域上可以是吻合的,由此消除了继嗣理论与交换理论的对立;第二,在父系社会中,不仅存在着"男性的继嗣"与"女性的交换",而且也存在着"女性的继嗣"与"男性的交换",后者亦为地域社会构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从汉回村发来的关于党建工作的材料,"共同体"的字样前前后后出现了5次,让我忍不住好好查询了一下这个词语,其中有显示:"共同体"这个词传递的感觉总是很美妙的,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这个因汉回两族和谐共居而得名的村子,位于长沙市的东北边,是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撰写材料的同志却给我强调:"共同体"在我们这里是民族团结的代名词,共同体是围绕"团结"工作来推行实施的,汉回村  相似文献   

12.
柳梧村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梧乡的一个村,因拉萨火车站和柳梧新区的建设而出名。青藏铁路通车极大地加快了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2007年,笔者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地点就选择在柳梧村。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柳梧村的传统文化没有遭到破坏、削弱,更没有被"灭绝",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柳梧村的状况,是今天通铁路后西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19日,四川省启动了藏区牧民"帐篷新生活行动",年内将向全省藏区10万户牧民无偿提供新帐篷,并配给现代化生活设施,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一举措,是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启动的首个项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普通话水平培训内容的特点,设计开发了"普通话水平培训网络课程",利用FLASH动画、视频、音频将普通话水平培训内容中的测试流程、发音和发音动程等抽象的内容用动画、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形象的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民族学人类学界有这样一位耐人寻味的学者:身为汉藏民族团结的"结晶",取父姓,随母族;少年梦想新闻专业,却矢志于民族研究;为人豪放爽直,却心细如发、不苟一丝;性格刚正,却严于律己、从善如流;治学严谨,却从不失唐风宋韵;为人含蓄、低调,常怀素心,却行事大气而不拘小节。他就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袁晓文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血泪的童年     
我是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木坡乡人。我的家乡,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村前矗立着皑皑的雪山,村后布满了茫茫林海。在我们藏族人居住的那些石砌的村寨周围,清澈见底的小河,碧水粼粼,层层迭迭的青稞田一片接一片。夏天碧波翻滚,秋季  相似文献   

17.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双树坪村有个远古传说,这个传说是关于村里的两棵树,村名也因此而来. 说来也巧,这两棵抱团而生的参天古树每年都是"轮流生长",当其中一棵长得茂盛时,另外一棵就长得衰弱.老人们都说这两棵树可以预知不同方向的财运,枝叶茂盛的一方当年可以行大运.世世代代都这样认为,并有人举了好多例子来佐证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鄂西南绵延不绝的大山深处,一位英雄母亲坚持不懈35年,用母爱延续着一名退伍军人的生命,用泪水、用鲜血擦亮了军功章,一段拥军的佳话至今仍在大山传唱。她,就是罗长姐,曾先后被宜昌市授予"优秀母亲"、"道德模范",湖北省"双拥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个人",并成为2009年"感动宜昌"十大民选人物获得2010年"感动湖北"人物提名这位英雄母亲今年已经83岁高龄,家住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三组。罗长姐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祈才政,于1968年1  相似文献   

19.
毛兔 《民族论坛》2007,(1):28-29
从某种意义上说,流坑村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的概念.构成这个概念的所有关键词,比如:宗族、祠堂、老街、家谱、祭祀、古宅……在这个赣中南山区的古村落里依旧被详细而完整地诠释着.自从五代南唐年间始建以来,地理位置的偏僻让流坑村至今依然近乎完美地保留着纯正中国式农村的构成要件.当然,时间或多或少地会带来改变,但对于流坑村,这种时间的改变却似乎收效甚微,至少在建筑上,流坑村的时态显然与现在时相去甚远.这恰恰是值得庆幸的原因,千余年的历史传承没有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斩断,否则,我们见到的又将是一个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幕墙玻璃堆砌的现代化村镇.  相似文献   

20.
刘忠良  李仲先  周萍 《民族学刊》2016,7(2):59-65,116-118
迤计厂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平地(村)社区的一个自然村落.20世纪50年代至今60余年间,该村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探讨其变迁的动力原因,考察其变迁的特点,并对这一变迁进行反思,可以为现阶段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