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程国强 《管理世界》2004,(11):85-96
中国农产品出口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本文系统评估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分布、出口企业以及出口目的地市场结构特征与变化。本文进一步利用投入—产出(I—O)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呈下降趋势,但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不仅有着巨大的外汇贡献,而且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升级,尤其是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的进口商大多削减了采购,导致我国家电出口遭遇"严冬"。鉴于国际市场疲软,国家和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我国有8.7亿农民、2亿多户,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推算,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世贸组织建立以后,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减少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及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有意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造成的障碍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社会     
中国全力打造农村市场根据不久前公布的一个试点项目,在中国3个主要农业省份——东部的山东、中部的河南及西南的四川,农民购买家电可获得13%的政府补贴。此举目的有三:维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为处境不佳的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以及削减中国的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从商用车的定义及分类出发,从中国国内商用车生产基地分布、车型结构以及市场发展特征为基础,并从中国商用车出口的目标市场发展特征、目标市场的近况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中国商用车出口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前景展望。肯定了中国商用车出口良好的势头和广阔的前景,从而感召有志之士投身到中国商用车的出口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6.
自入世以来,中国是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中国企业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和出口企业相对低效的法律抗辩造成的。出口企业应当认清国内外形势,以平常心态积极应对,在补充短板、苦练内功的同时,与其他企业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相似文献   

7.
<正>摩托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中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06年我国摩托车年产量逼近2000万辆,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摩托车已成为我国全球化特征最明显的出口机电产品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摩托车企业占据了东南亚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摩托车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影响了日本企业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巨大利益,日本摩托车企业纷纷举起知识产权保护利剑,对中国摩托车企业进行全面封杀。  相似文献   

8.
拓展拉丁美洲市场,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下面就拓展拉丁美洲市场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一、拓展拉美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多年来,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市场的港、澳、美国、日本、加拿大、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额的近70%。但对拉丁美洲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大洋洲市场重视不够,对拉美的出口仅占我出口贸易额的1.3%。而目前的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使得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受到限制;而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经济贸易  相似文献   

9.
张美娟 《经营管理者》2013,(20):223-223
自2009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中国成为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大国。但在同时,三头(原材料、技术、市场)在外的产业格局,使得我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自2011年起,欧盟、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光伏电池进行双反调查,并征收最高达249.96%的反倾销税,对我国光伏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通过与国外光伏产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梳理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出口贸易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出口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集约边际的贡献占有绝对优势,扩展边际虽然不占优势,却因为市场扩展引致其边际贡献稳步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显著促进了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并通过设立境外人民币结算行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而且其对于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市场扩展边际来实现的。与此同时,跨境收付净额主要影响出口集约边际,而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主要影响出口的扩展边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事业的发展,机电产品出口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市场更加宽广,而由于我国机电产品价格较低,所以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占据我国总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机电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导致我国机电产品科技含量降低,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所以,从根本来说,若想有效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事业,就必须促进机电产品自主品牌的研发,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小龙 《经营管理者》2009,(14):252-252
本文通过2009年初中国和印度就玩具产品的贸易摩擦事件,在总结中国近年来解决的贸易摩擦的实践和中国诸多学者的看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在开辟市场过程中贸易摩擦的规避问题,希望中国能积极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使中国的出口能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下,获得一丝机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确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将分散的农户经济看作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则把农民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国几千年农业传统文化造成了我国农业中间组织供给不足,农户市场地位弱小,大多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势单力薄,他们没有力量同外部巨大的市场实现有效地对接。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能将广阔的农村市场与外部市场,乃至与世界市场进行有效地衔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对美纺织品出口迎来了一个保护贸易政策的高峰,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亦是纷纷效仿,使得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一度陷入了一个充满敌意的贸易环境中.而要想扭转纺织品出口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以往以量取胜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价值,改革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营销体系,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出口增长在过去20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出口经常性的大幅波动将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保持出口中速增长的稳定机制,这一稳定机制既应包括短期的政策性刺激手段,更应侧重于长期的结构性调整,特别的应着力于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应成为建立出口增长稳定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之下,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等对中国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寒意袭来,业界惊呼:是否中国经济的冬天来临了?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对化肥企业的冲击尤其突出,化肥市场的危机渐起:全球化肥需求低迷,氮肥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当前化肥市场已经出现了企业开工不足、农民有效需求不足、经销商储备意愿不强、出口受阻等问题,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影响农民用肥积极性,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尽快走出困境,本文对肥企应对经济危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艾敏 《经营管理者》2009,(24):211-211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由于中国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金融危机会透过降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问题。政府就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限制产能,并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前几年中国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由此,出口不振将增加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目前美国消费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尤其是与建筑有关的相关产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相关产品进出口企业对美出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直接造成了中小外贸公司出口的障碍,甚至会使中小外贸公司的一些产品退出国际市场。本文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中小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出口需求拉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数量大量减少,出现了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因此,如何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成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所以农民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长期以来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能否改善我国出口结构这一问题,根据1991-2007年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与FDI的统计数据,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与FD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得出外国直接投资能够促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我国出口"转方式"的概念,探讨了出口战略选择和未来发展问题,提出在"转方式"背景下我国出口市场应进行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以适应内外经济形势进而取得进一步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