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内现有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进而对在长株潭城市群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资源开发策略:借助媒体优势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体育旅游产品新形象;培养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员,完善培训标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体育旅游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2.
浅析河南寻根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SWOT对河南寻根旅游的综合分析表明,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且具区位优势,只要加大投入、深挖文化内涵、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就能成为中部乃至全国的寻根旅游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3.
河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把省内处于离散和相对独立状态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重点要整合主题和产品线路,开发措施主要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培育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旅游龙头企业、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旅游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格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河南旅游产品形象不鲜明,知名度不高。为了加强河南旅游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实现"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河南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提出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北碚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开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北碚旅游业也存在许多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开发过程中必须走规范化与产业化发展之路:一是实现北碚旅游规范化发展;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三条热线、做强五大板块;三是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四是明确主题,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力拓展数量质量结合型和质量型旅游客源市场;五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协作;六是加大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七是积极招商引资,打造旅游精品和极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商文化是中国商业文化的源头,商人故里、商业建筑、特色商品、老字号、经营法则等,不仅对当前商人群体具有一定影响力,是新豫商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对普通民众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河南省围绕豫商文化资源大力进行旅游景区和主题园区的建设,举办了大型节会,开发了特色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豫商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豫商文化资源整合和旅游开发,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和发扬中原商业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而政府的重视,豫商文化资源的古老而丰富多样,其他商帮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为豫商文化资源整合和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与条件。传承创新背景下进行豫商文化资源整合和旅游开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挖掘内涵,提炼形象;选择项目,塑造精品;打破区域,省际联动;完善链条,注重效益。  相似文献   

7.
同云南省其他旅游区相比,普洱市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但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其旅游业加快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包括普洱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培育,旅游主题形象的形成,以茶为对象的旅游消费群体的扩大和以茶为对象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托茶产业发展打造普洱旅游核心产品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旅游产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河南旅游产业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业时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中部旅游精品、开展特色旅游、创建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产业化的组织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甚高,极具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旅游观念滞后、资源开发粗放及设施配套不够是制约娄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确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构建湘中旅游文化板块、加大旅游设施投入力度以及以服务提高旅游美誉度是娄底旅游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中提出的新的产业政策.但是,由于我国旅游立法的严重滞后性,使西部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加快旅游立法对于建立与发展西部旅游产业,规范与培育西部旅游市场,开发与保护西部旅游资源,保护游客权益及建立与完善我国旅游法律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大旅游立法的力度,加快旅游立法的进程是克服我国旅游立法滞后性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旅"的法制前提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