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汉语构词法研究历来为学界所重,造词法研究相对薄弱。汉语造词法是个层级系统,主要有原生造词法和再生造词法两个大类,其中原生造词法含任意法和摹声法两类,再生造词法含语音再生法、语义再生法、语法再生法、缩略再生法和综合再生法五类。造词法重视语词生成的理据学角度,构词法重视语词生成的语法学因素。  相似文献   

2.
反讽的语用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注重其理解或生成.本文对反讽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综述,认为反讽的宏观语用功能可以用面子论来概括,即对说话人自身和听话人面子的照顾.同时,本文还将从说话人和听话人视角探讨其微观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研究是将不同文化具象放置在广阔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的一种研究模式。张隆溪先生选择当代阐释学作为其跨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在对当代阐释学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其"文化具象—研究方法生成—文化具象体系生成"的研究套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汉隐喻共性与个性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导致了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着差异.在此,将对英汉隐喻生成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产生共性及个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某些意义丰富的电视广告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多重意义的传达,其文本隐含着与梦过程相类似的艺术结构,其传播特点使意义的生成与阐释具有线性流动、累加的特点,采用通常的符号学等方法对这类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不完全适合.如果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运用艺术思维逻辑的规律解析文本中的凝缩、移置等手法,就能分析出文本蕴涵的深层意义并同时揭示出受众理解文本过程的具体逻辑线索.本文以肯德基飞燕虾广告"钓鱼篇"为例,说明了运用艺术思维逻辑分析该类电视广告作品文本,是一种有效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常德米粉”为例考察地域菜名的生成,制约其生成的因素可分为两类:语言外和语言内因素。语言外因素包括人类认知的百科知识结构和语言生成者的主观注意,语言内因素包括语言经济性原则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生成的基本机制为转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元素组合侧显、以定中结构匹配侧显组合、语义生成与扩容。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来看,类似“常德米粉”这类产地+受事侧显是地域菜名生成最典型的方式,因此这类侧显具有普遍意义,间接反映出人类思维、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确存共性。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风险是对企业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构成致命性威胁的特殊性风险因素。战略性风险在企业组织不同层级有不同类型的体现。此外,在这一特殊风险因素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内外的主客观因素对风险的状态和程度都有着重要影响。认识和理解战略性风险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是有效防控这类风险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语篇体裁分析研究已成为语篇分析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基于Labov叙事分析模式对藏族民间故事进行了宏观语步分析,研究发现,藏族民间故事共有6个语步,其中"回应"语步为可选语步,其余5个语步为常规语步。分析了藏族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以期更好地使读者理解藏族民间故事,更好地了解藏文化,更加规范地生成这类语篇。  相似文献   

10.
理解作为哲学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人理解其对象,对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理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教育作为人类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解释,把人类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的现实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生成意义。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理解所生成的意义,意义彰显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