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运用理想类型方法 ,试图提出并阐明一个观察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视角 :行政规则制定是一个通过特定法律程序而使不同类型知识得到恰当运用 ,为行政规则提供正当性和理性的过程。文章进而归纳出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两种范式 ,即大众参与模式与专家理性模式。文章认为 ,在价值选择领域 ,大众参与具有知识运用上的合理性 ;而在技术领域 ,过多的大众参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政规则正当性 ,但其耗费大量行政资源 ,无助于知识的合理运用。由于行政管制领域基本上是技术性事务 ,在一般情况下 ,专家理性模式应是优先适用的规则制定模式。当然 ,为了防止“专家专制”和偏离公共利益目标的计算 ,大众参与又是一个制约专家权力的机制。涉及中国当前行政规则制定过程 ,由于行政权力的组织和行使依然存在着高度集中化和非职业化的态势 ,本文倾向于首先从行政组织自身“制度 /结构”合理化以及行政专家职业伦理的培养入手 ,在规则制定过程中促进专家理性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大公众参与来增强规则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听证参加人作为听证主体之一,是举行一场成功有效的听证会的核心要素.因此,选择合适的听证参加人是行政听证制度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从行政参加人概念与法律地位入手.通过将行政听证分为不同类型来探讨行政听证参加人的选择方法,旨在为今后有关听证参加人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围绕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这一中心 ,运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有关原理 ,在阐述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理论根基的基础上 ,分别从丰富民主政治的内涵、推动现代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的发展、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以及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等方面 ,揭示了公民参与政府行政决策所隐含的功能与价值 ,并提出了要使上述功能得到发挥和价值得以实现 ,必须从制度层面、环境层面与思想观念层面 ,创设保障我国目前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理论在由政治-行政二分、事实-价值二分到决策-执行二分的演进过程中,社会参与也相应由政治决策向行政决策、行政执行等领域推进.公共决策中引入社会参与是以民主等政治价值为依归的,而新公共管理在政策执行中引入社会参与则是为了满足行政活动对效率的需求.这些需求与社会参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意味着社会参与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是我国环评中的首次公众参与,其参与的形式包括网上调查、现场调查、媒体宣传、公告、听证会、信息联系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在这次环评和行政决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出台使得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公众参与不断扩大,作用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是指政治主体对政治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治参与发生在什么领域?依据什么来规定政治参与的程度呢?体现政治伦理精神和生态伦理价值的政治参与应该发生在由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自在世界所构成的广袤领域中.而政治参与作为一种集体意志和行为的集合,其所及应该是所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事件或行为,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影响力即外部性来规定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自在世界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7.
赵琪琪 《理论界》2013,(7):176-178
政府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公民作为评估主体介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公民精神、塑造公民资格,构建现代科学民主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善治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杭州市"公民导向,注重绩效"综合考评模式为例分析,得出应从塑造引导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规范政务公开的有效运行,完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努力,进一步发挥公民参与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村民自治中是可行的;公民参与的实现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仅需要改进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和参与方式及领域,还应激发民众的参与意愿,提高其参与能力,并与政府管理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参与实践在基层得以真正实现并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元多极共治"的时代背景和"人本参与"理论模型,将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的维度划分为自主性、组织性、灵活性、持续性四个方面。根据四个属性的高低程度将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框架划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依托行政的"出场式"参与、依托企事业单位的"依附式"参与、依托市民社会组织的"合作式"参与、依靠志愿者自身的"自治式"参与四种类型,并对四种参与路径进行了多层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汉口保安公益会是近代汉口成立最早、最为规范的民间团体之一,在汉口城市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它以公共利益为诉求并兼顾私人需求的特点,严格自律,强化规章制度,增强会员联系,培育成员一体感,表彰成员功绩,树德立范,获得了市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领域。在参与过程中,市民的公共需求和特殊利益得到了实现,参与者的"搭便车"行为则通过团体内部的制度建构得到了监督,从而有效地搭建起了近代城市社会管理中市民参与的动力机制与团体内部的监督机制,为当今城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公民行政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公民行政参与问题,首先应了解公民行政参与理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进而需要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与公民行政参与的关系进行探讨。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对公民行政参与有其具体要求,而公民行政参与也对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十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民主从政治领域的选举、代议走向行政领域,行政立法、行政决策、具体行政行为等都打上民主参与的烙印;与此同时,强调双方协商沟通并达到社会共同治理的“善治”也渐渐有取代“管理”的趋势。这两个方面的社会进步,其实都集中到行政程序法治建设中。公众参与作为行政程序法的最重要一环,是行政领域的民主制度,是达成善治的途径。《湖南省行政程序条例》的出台,是责任型、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从理念迈向具体的重要一步。从地方扩展到全国,从行政民主跨进政治民主,也许是符合国情的理性、稳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华外国商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社会网络,它们参与了中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一些活动。它们的政治参与表现在: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监督政府、为中国利益游说母国政府、增大法院的压力,等等。在这些外国商会的政治参与中,展现出中国政府过程"压力政治国际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益而结成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主体特征是由制度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行为方式决定的,可以分为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公民参与,这些参与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公民参与既有影响政府的活动,也有为了直接维护参与者自身权益的活动,而有的政治性活动只是为了泄愤.根据公民参与所要实现的目的,公民参与的主体可以划分为"理想型公民参与主体"、"利益型公民参与主体"和"泄愤型公民参与主体".参与的形式有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参与.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并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的行政法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其间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成熟。为此,本文在探讨行政立法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的必要性,并针对在实践中影响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扩大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规制革新的浪潮中行政契约作为传统"命令与控制"手段的替代品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行政契约并不仅仅对规制机关与被规制企业产生影响,同时也对第三人也即公众及其环境权益产生影响,因此,行政契约中公众权利的保护乃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必须杜绝"密室契约"现象,在契约的缔结、履行、评估和司法执行中应当遵循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公民行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的重要尺度.为此,既需要通过法律为公民行使行政参与权提供制度保障,也需要通过行政参与机制的科学构建为公民搭建有效的参与平台.鉴于我国公民行政参与在立法上滞后、实施上虚置、保障上乏力等困境,应当从促进公民社会发育、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行政参与程序和保障机制入手,寻求公民行政参与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是行政决策程序的重要环节,是保障行政决策科学性、民主性的前提。目前,中央层面有关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缺失,更无具体的公众参与相关规则。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虽对公众参与进行了些许规定,但总体上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忽视日常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且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和雷同。各地出台的行政决策程序立法虽然也规定了公众参与机制,但存在公众行政决策启动权缺失、公众参与方式有限、听证制度回馈机制建立不足、决策后评估阶段公众参与规则匮乏等问题。为了推进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进程,我们应认真梳理总结地方公众参与立法中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目标理念,在于促进国家环境行政民主化,保障公民环境权,平衡公众环境利益诉求进而实现环境正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育环境领域的自主治理精神。以此为指导,通过全面创设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权利来源,健全公众环境立法参与、环境行政参与制度,创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环境刑事自诉制度,培育成熟的环保社会团体等途径,全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行政事务的日益复杂多样,行政机关的行政权迅速扩张,行政立法权应运而生。同时作为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参与制度一直颇受学术研究的关注,时至行政程序立法呼声一片之际,本文通过对利益集团参与行政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且通过其影响立法及政策制定的相关实例。阐述了其参与行政立法的主要弊端,旨在对利益集团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设计提供一种前提性或者基础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