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名落孙山. 贾岛落第留下传世《下第》诗 但凡考试,就会有“金榜题名”,也会有“名落孙山”.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曾有不少“落第者”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因而成就了一世英名. 唐代诗人贾岛,早年出家为僧.据说在洛阳时,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作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相似文献   

2.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一品》(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写到绰号为“石板师爷”的石太生时,有这样一句话:“三次乡试,本是得会元的文章,却被考官弃如敝屣.”此处的“会元”应是“解元”之误. 根据清代的科举制度,士子从童生到进士,需要经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分别取得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功名.童生试合格者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而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相似文献   

3.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才情过人,名满天下。鼎盛之时,诸如楼宇竣工、旧物翻新一类的事情,很多人争相邀请其撰文以记之,譬如名满千古的《岳阳楼记》。但很少有人知道,范仲淹还有一“喜好”,多处留下墨宝,为死去之人作墓志铭。  相似文献   

4.
贪官真傻     
每当谈及落马的贪官,我常说:“这些家伙真傻。”也许有人抬扛:你说如今贪官,哪个不是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哪个不是知书晓理,能言善辩?人际间游刃有余,官场上呼风唤雨,与傻笨之徒不可同日而语,与愚钝之辈不可相提并论,何“傻”之有?此言看似有理,然贪官实属傻子之列。 贪官之傻,傻就傻在明知不必为而为之。你看落马的贪官,哪个不是位尊权重?哪个不是丰衣足食?此等人物,一无忍饥受冻之虞,二无缺医少药之优,三无老无所养之虑。贪污受贿,本不必为而为之。俗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而足;广厦千间,寝则七尺之需。老百姓说…  相似文献   

5.
韩愈《师说》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点作品,韩愈以“教师”为中心,阐述师生关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思,在《师说》课文的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了学习观和师生观等道德观。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韩愈《师说》中所灌输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难以判断是好是坏。对于辨识人才之难,古人多有论述。其中,元代人胡祗论述较为全面。他说:“辨识人才最为困难,因为有些事情往往似是而非。有人刚直、开朗,看上去像是说话刻薄不留情面;有人柔和、懦弱,看上去像是忠厚老实;有人廉洁守法、坚持原则,看上去像是保守固执;有人头脑清楚而拙于言辞,看上去像是无能;有人并无真才实学而能言善辩,看上去像是很有才能;有人头脑迟钝、不学无术,看上去像是城府很深;有人总爱攻击、诽谤别人,看上去像是端方正直;有人对人比较厚道、隐恶扬善,看上去像是讨好拉拢别人。一一考究起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人才的优劣真伪,往往混淆不清,难以辨识。”辨识人才不容易,那么古人是如何辨识人才的呢?  相似文献   

7.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8.
淡化“官念”杂说晓乙近年来;人们一方面对某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有人戏谑再不怎么怎么“让你当官去”津津乐道,另一方面,不少老朋友见面还是关切地询问“浸到哪一品了?”求官、谋升迁的意识似乎并未淡化。许多地方部门不断增加,机构不断添设,官位愈来愈多,与改革之...  相似文献   

9.
康震 《人才瞭望》2015,(5):67-68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文章独步天下,而且还具有杰出的管理才能。作为领导,他慧眼识才,深谙育才之术;作为下属,他拥有卓越的向上管理智慧;面对自我,他也能锐意进取,并坦然面对名利得失。身为管理者,若一味谦柔,则不能服众,唯有刚柔并济,才能带领下属更好地前进。刚柔并济的“内训师”北宋人才济济,善于识才的欧阳修扮演着朝廷“内训师”的角色。他不拘一格,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人才,也善于通过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0.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介于科研部门和创业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个技术供给与商业需求的中间地带,有人称之为“达尔文之海”,各种企业在其中挣扎、竞争,只有具备创造力的、敏捷的和坚韧的企业才得以生存下来。根据一般的估计: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各种技术创新方案中,10个里大约只有1个能成功。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死之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官瘾     
近来最开心的一件事,是终于有人辞官了。事情发生在深圳:到去年.已有80多人辞去公职,情况一年甚于一年。要说转变观念,最该转变的就是“官本位”观念。什么都转变了,只有它岿然不动。当观念呈压境之势时.再老实憨厚的人,都盼着提拔呢!没有劲旅,焉能撼动?这一次...  相似文献   

13.
徐培均 《人才开发》2006,(12):7-7,15
一小时候在私塾读桐城派大家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有唐代古文大家韩愈的一篇《杂说》,至今还记得有这样几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一个关于人才问题的经典名言。林云铭解释道:“此以千里马喻贤士,伯乐喻贤相也。有贤相,方得贤士,故贤相之难得,甚于贤士。若无贤相,虽有贤士,或弃之而不用;或用之以薄禄,不  相似文献   

14.
可能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原 因,笔者总是企盼人人都能成才, 也往往为某些无故浪费生命的人感到 惋惜。而如今,正逢迎接21世纪知识经 济时代到来的挑战之机,却有人对下岗 分流和退休制度的实施产生了错觉,到 了40多岁就预感“年岁大了,没有什么 前途了”、“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尤其是 将要退休或已届退休年龄的人,更感到 “这一辈子就这么的了”,甚至某些退休 的科教人员也既不读书又不看报。这与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需要 很不合拍。 ——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思想上的 “早衰”现象。 如何防止这一思想上的“早衰…  相似文献   

15.
干部的“绰号”是茶余饭后的“闲话”,似乎与干部考察毫不相干,其实不然。时下官员绰号贬之居多,如:曾任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安徽省副省长的王怀忠,在任大肆索贿、滥用职权、弄虚作假、道德败坏。据说共有10多个绰号,而被叫得最多的是“王坏种”。原山西省绛县法院姚晓红,从一个司机,靠巴结爬到副院长位子,不仅生活腐化堕落,而且残害群众,人们赏给他两个绰号——“三盲院长”、“活阎王”。因此我们建议:考察干部也要查“绰号”。  相似文献   

16.
张阳光 《人才开发》2001,(12):40-42
这是一支由万余名年轻“老外”组成的求学大军,他们来自100多个不同国家,遍布北京1O多所著名院校。课余,金发碧眼的留学生们有人骑着自行车横穿京城,辛苦扮演“洋打工仔”角色;有人却办公司,住公寓,既是学生又当老总,月收入数万美元;更有携妻带子来京者,因一家3口均在中国做学生,堪称“留洋之家”……笔者借旅游之机,在首都多所名校对他们进行采访后,顿感眼界大开! 堂堂硕士留学生,竟在每天课余踩着自行车,满京城跑着充当“洋打工妹”角色。漂亮的卡洛丝说:这叫“取经”、“淘金”两不误! 今年27岁的卡洛丝有着一副纤细的身材,加上满头金色秀发,和那随着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长睫毛,使她浑身上下充盈着一股靓丽“洋妞”特有的灵气。  相似文献   

17.
有个皇帝梦见有人拔掉了他所有的牙齿,梦醒之后,便叫身边的丞相为他解梦,这丞相据相关解梦之书如实告之:“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闻言,皇帝大怒,下令将丞相处死。听说阿凡提智慧超群,皇帝便差人去请阿凡提。听说丞相被杀之事后,阿凡提自不能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8.
舒炜 《人才瞭望》2016,(3):72-73
干部“能上能下”在古代是一种常态,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名臣能吏都有因各种原因被降职的记载,也有谪、逐、贬、罢、黜多种说法,但最具文化内涵的,还算是“左迁”。如大家熟知的白居易左迁九江司马时所作的《琵琶行》,李白则在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时,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韩愈更是在“左迁”潮州的路上直抒胸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道出了自己的满腹委屈、愤慨和悲伤。  相似文献   

19.
秦九凤 《人才瞭望》2012,(12):93-94
据史料记载,1973年初,毛泽东决定重新起用“文革”中已被打倒的邓小平之后,曾随手写下了“三多一少”这四个字,并向身边工作人员解释:周恩来应多休息,邓小平应多工作,王洪文应多学习,江青应少说话。可以说,这“三多一少”也是当年毛泽东为稳定中国政局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20.
对一些胆大妄为的人有人就说,“你吃了豹子胆了”。对他,黄洁夫教授,这位上任才一年的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校长来说,用剑胆琴心就要雅致得多。剑有英武之气,而琴则有文秀之气。送给黄校长这个横幅的是书法家启功,黄校长恭恭敬敬把它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中山医大的门楼上,有一百三十年历史的塔尖终于修复如初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也由此开始中山医大的大门楼两边有两个塔尖,“文革”中作为封资修尾巴被削平了,风蚀雨侵多年,人们似乎淡忘,可黄洁夫没忘。上任后,他说,照原样把它修起来,这是我们学校一百三十年的辉煌历史。橱窗里贴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