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秀 《理论界》2006,(9):202-20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他的诗歌大多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或以普通农民的生活为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风情。新英格兰的乡村是他诗歌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正由于他的诗歌蕴含着质朴的新英格兰气息,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隐藏着来自<圣经>、柏拉图著作等多种传统的源头.诗人通过引用、戏拟、杂糅等手段,将诗人头脑中停留的感受、意象等与新英格兰的乡村景物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文本中的互文性关系表明,弗罗斯特的诗歌在"微言"中蕴藏"大义",由众人写成并向大众接近.  相似文献   

3.
牛建伟 《理论界》2005,(12):190-192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美国文坛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生活在传统诗歌与现代派诗歌的交替时期,被称作“交替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形式上属于传统一路,很多作品没有脱离20世纪以前诗歌的格律传统,但从诗歌的主题思想、创作题材和艺术手法上讲,弗罗斯特的诗歌已经具有较强的现代派特色。  相似文献   

4.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及其诗歌艺术广为学界所研究。国内虽有学者研究了弗罗斯特的诗歌思想、艺术,但无学者研究其诗歌思想的起源。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与弗罗斯特的思想及弗罗斯特的诗学思想,发现弗罗斯特及其诗歌思想与詹姆斯的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王晓俊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91-93,108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着比较复杂的世界观。他认为,世界是一个丑与美的复合体,人类是一个善与恶的组合体。这种悖论诗学在其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热爱自然,憎恨自然;(2)热爱生活,厌倦生活;(3)热爱人类,憎恶人类;(4)始于欢乐,终于忧伤。从新批评的视野出发,在精神分析与文化批评视阀下,解读弗罗斯特"乡村哲学家"的悖论诗学,有助于真正地感悟其诗歌中的智慧与真谛。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海德格尔基于现象学理论而提出的"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存在来"的观点深入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随缘》,希望通过诗歌文本的表象,从诗歌的文字的存在者背后逼问出许多存在来,以便真正读懂弗罗斯特诗歌所具有的深遂哲思,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乡村诗歌。他的诗歌所展现的美国乡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乡村是美好和谐的,另一方面乡村又是黑暗恐怖的。其中黑暗恐怖的乡村包含自然本身具有的奥秘和黑暗以及工业文明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W.S.默温被公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中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怪诞的意象、凌乱破碎的句法及篇章结构以及诗人独特的诗歌风格令不少读者望而却步.事实上,默温的诗歌风格并非从一开始便呈现后现代特点,他的诗歌在1952-1970年由前期向中期的过渡中,经历了一段由形式化、经典化走向自由化、开放式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洪琪 《理论界》2004,(4):164-166
"从混乱的现实中获得暂时解脱"是弗罗斯特诗歌的主题之一.而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就是探索人如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彻底的自由.本文从用庄子的观点"方物一符,死生同状","安时处顺,哀乐不入"和"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来看弗罗斯特诗歌的主题,探寻一条如何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束缚中获得解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T.S.艾略特早期的部分诗歌和散文及信件中都有反犹指涉.其反犹倾向表现为他一方面对犹太人控制社会经济命脉的憎恨和忧虑,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描绘为低劣龌龊的一族.究其根源,其反犹倾向即便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也是其成长于其中的美国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反犹文化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投射.  相似文献   

11.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诸多声誉与成就,很多人既感到迷惑又有争议。本文从其诗学观入手,分析了他与其前辈以及同时代诗人的渊源。他不追随任何诗歌潮流,但吸取各派精华,在各种对立的因素中保持平衡、中庸,形成了他独特的二元诗学观,成为美国诗坛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沃伦早期接受了T.S.艾略特和新批评派诗学观念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重视诗歌传统、客观性、形式主义的特征,他认为诗歌具有诊断现代痼疾的社会功能。由于受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诗歌创作潮流和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的影响,他后期诗歌观念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强调主观性,强调自我表现,认为诗歌具有对社会的治疗功能,诗歌观念发生转型后的沃伦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诗歌。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托马斯·霍布斯(Hobbe8 T.1588~1679),有史以来最富争议的政治哲人.对于他,人们议论纷纷、争论不断.施特劳斯认为霍布斯是自由主义者①.奥克肖特认为霍布斯政治哲学本身即是反专制主义的②,而麦克里兰则认为霍布斯政治哲学对专制合法性进行了论证③,更多的人则委婉地说霍布斯是自由主义的开创者或者奠基人④.  相似文献   

14.
<正> 义和团的基本性质问题,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答。从当时的张汝梅到近年的George Steiger或戴玄之,有一派的看法认为拳民代表了忠于朝廷的地方自卫力量,其中甚至有人认为拳民的仇外是奉有慈禧的密旨的;而从劳乃宣以来,另一派的看法又认为义和拳在组织上是从白莲教演变出来的,因为白莲教属于邪教,所以义和拳是反清的,后人更认为义和拳因此也是反封建的。这些对义和团基本性质的歧见所以会产生,部分原因是由于义和拳运动本身没有产生一个指挥全局的领袖,或留下明确的政治纲领,及其他  相似文献   

15.
"纯诗"究竟是什么?尽管不少人一再提及它,但时至今日,似乎尚未有人给它以明确的内涵界定.突出的意见有三种:公刘从诗与政治关系的视角出发,认为淡化政治,和政治保持距离,是一种纯诗.老木则声称:"我还不是一个纯诗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标准的形式主义者".纯诗似乎意味着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的诗歌.晓渡指出纯诗是一个诗歌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6.
姜镛讫是20世纪初期移民美国的朝鲜作家,其笔下作品包括《草屋顶》《从东方到西方》和《烈士》,他的作品皆以朝鲜半岛及朝鲜人的故事为背景,作品风格自成一派,是东西方文学交流的桥梁。姜镛讫也可以被称为早期移民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移民精神,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并使更多美国人了解了朝鲜。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宪法解释理论中的原旨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宪法解释的理论史,几乎就是原旨主义者和非原旨主义者的争论史。要想对美国宪法解释理论的概貌有所了解,不能不以原旨主义为基本的着眼点。本文将对原旨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基础、对原旨主义的批判以及原旨主义者的回应等进行介绍与评析,以廓清美国宪法解释理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183;弗罗斯特《修墙》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在诗歌创作中将新的文体特征与传统的格律相结合,并将深邃的思想与清新淳朴的风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语言具有口语性、地方性、象征意义多层性等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晚明思想史的主潮是经世致用,这在学术界已是不争的共识。然而,关于晚明经世思潮兴起的背景,学者们却有不同意见。归纳起来,大略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理学反动说。这一派的观点以梁启超为代表,强调晚明理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空疏、腐化是导致明末社会“天崩地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当时的学者相率“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二是社会经济变迁说。这一派的观点以候外庐为代表,强调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思想所造成的冲击。三是内在理路说,这一派的观点以余英时为代表,强调国义理派别之争要求“取证经书”,从而由“等德性”…  相似文献   

20.
T,S,艾略特早期的部分诗歌和散文及信件中都有反犹指涉。其反犹倾向表现为他一方面对犹太人控制社会经济命脉的憎恨和忧虑,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描绘为低劣龌龊的一族。究其根源,其反犹倾向即便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也是其成长于其中的美国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反犹文化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