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小议统计加估计饶平县糖烟酒公司钟素彰长期以来,“统计加估计”这一提法在统计工作中被看作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与统计“真实、准确”的原则格格不人,历来被人们所否定。本人则认为,对“统计加估计”的调查方法必须作科学分析,把它与弄虚作假等同看待是偏面的,完全...  相似文献   

2.
近日,吕梁地区在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1998)7号〕文件“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高潮,力争做到严打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严肃统计执法、树立统计法成。首先,吕梁地委秘书处、吕梁行政公署办公室以吕秘发[199幻11号下发“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腐败行为”。通知要求:①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和国…  相似文献   

3.
弄虚作假统计数字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在数字上弄虚作假 谈到在数字上弄虚作假,人们自 然就想到统计部门。因为,统计数字是统计部门的“产品”。笔者通过调查访问,感到统计部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坏,统计部门不直接承受物质利益和政治荣誉的得失,因而,以实事求是为首要职业道德的统计部门调查各地各行业的各种统计数字,向上汇总报告,都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没有部门偏见,主观上不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那么,到底谁在数字上弄虚作假呢?从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来看,主要是一些地方、部门的行政领导,一些企业的法人代表和个别群…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确实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官出假数,假数出官”,这些近年来广为流传的“民谚”,是老百姓对某些统计违法行为的形象概括,反映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在一些地方和部l’1确实客观存在。总体上来看,一些重要的统计指标还是基本可信的,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势没有错。但在少数地方和单位,个别指标数据确实存在失实的现象,一些乡镇和企业工业产值虚报率之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订计划、办事情时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盲目追求…  相似文献   

5.
统计数据的准确无误面临着新的考验。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之风滋长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腐败行为”。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因此,统计资料的准确、真实、及时,已成为当前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直是困扰统计工作的难题、“顽疾”,社会上也有不少质疑和责难。统计系统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数据质量检查、评估制度,做了不少工作,下了很大力气,但由于措施不硬,缺乏刚性,外部社会环境没有大的改善,收效甚微。正当虚报瞒报、弄虚作假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滋生蔓延,统计工作的生命——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统计部门步履艰难的危难之际,党中央、国务院明察秋毫,洞察实情,发出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即我们盼望已久的中办发(19…  相似文献   

7.
黄强  何Jun 《浙江统计》1997,(7):14-16
一、引言统计的生命力在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保障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今后我国统计改革的一条主线。现实中的市场化经济改革为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拓延空间,但随之出现的经济主体多元化、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加剧也对现行统计的组织体系、调查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束缚,我国统计改革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均衡性”,这种与整体经济改革的不合拍所产生的负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突出表象就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恶化和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行为的盛行。问题的日趋严重已引起了广大统…  相似文献   

8.
统计数据中弄虚作假现象在有的地方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甚至有人疾呼“浮夸风又回头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和重视统计工作,三令五申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统计执法大检查,我们面临许多难点或问题:1.一部分统计数据“制假者”并...  相似文献   

9.
1998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一再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1999年11月仍回晋城市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的精神,提出了坚决同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现象作斗争的工作意见。统计数据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是党和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晴雨表”。由于各种利益驱使,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之风,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滋长蔓延,甚至形成了“官升数据,数据升官”、“吹而优则公”的恶性循环,这种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以下简称“两办通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办通知”精神,提高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1.
浅论“统计加科学估计”□文/¥¥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张云我国长期以来,”统计加估计”被看作是统计界的弄虚作假行为,与统计“真实、准确”的原则格格不入,历来被人们所否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科学估计是一种间接的统计方法,是一种由专家进行的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12.
数字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衡量统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以数谋私”、“以数谋权”,严重影响了统计数字质量,同时也给各级党政决策贻害无穷。彻底消除统计数字上的腐败现象,坚决维护统计数字的纯洁性,是各级领导特别是我们统计工作者责无旁待的神圣职责。从最近几次的统计法规检查情况看,整治统计数字质量,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切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一、统计数字弄由作假的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无中生有”。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人有…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数据中弄虚作假现象在有的地方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甚至有人疾呼“浮夸风又回头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和重视统计工作:1998年2月以中央两办[1998]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以国统电传[1998]2号通知转发了来馆基总理等领导同志关于切忌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指示精神;1997年和1998年还由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大、纪委(监察)、法制、组织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统计执法大检直,严肃查处了一批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案件,查办了一批统计数据制假者。…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就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过去的二十年,党和政府为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采取很多措施,做出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这个“毒瘤”还没有彻底根除,“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问题是: 一、《统计法》尚不健全。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其社会背景,随着时代的发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统计职业造德的核心内容。准确的统计信息是各级领导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灵魂,不允许弄虚作假。但是一段时间以来,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区和一些部门中滋长起来,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与该地区该部门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1994年,国家统计局与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联合进杆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共查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两万余起。从对几个主要统计指标的检查结果看,问题主要是:工业产征特别是乡镇工业产值,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6月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全国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电视电话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两办”《通知》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坚决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把它作为端正党风政风、反对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温家宝说,今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这是党中央、同务院为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强党风…  相似文献   

17.
《山西统计》1998,(9):24-26
吕梁地区统计系统,紧紧围绕贯彻中办发(1998)7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以提高统计数字质量为中心,以严格执行《统计法》为突破口”的工作指导思想,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依法行政,搞好服务,全区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以后,地区统计局党组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入讨论,揭摆了近年来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浮夸假报的各种表现,一致认识到,统计数据上的弄虚作假、浮夸假报,根子在个别…  相似文献   

18.
赞“统计”     
十个数字通又灵,风风雨雨八方行。“三个代表”常牢记,“十六大”精神是主义。清官衙门不图利,勤勤恳恳钻统计。专业素质广应用,科学依据常提供。统计部门最辛苦,党政领导好耳目。宏观调控有决策,各行各业要监测。统计执法最严格,弄虚作假行不通。违法违纪查到底,准确及时搞统计。赞“统计”@李振海$洪洞县统计局!山西洪洞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党和政府为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这个“顽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作为“主管”的统计部门,在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问题上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广东省委八届八次会议及省委、省政府“两办通知”精神,把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眼睛要向内看,多从自身的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统计观念、调查方法、基础工作、法制建设等多个方面查找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要做到下铁心,治顽症,保准确,求实效。  相似文献   

20.
统计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中,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数据对正确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统计上弄虚作假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表现及其原因、危害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一、当前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主要表现 我国统计工作在国家统计局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关怀下,保障了重要宏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各级领导实行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