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通过分析视觉传达中平面设计原本的定义,重新梳理了平面设计的定义和设计现今发展的状况,着重论述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的思路的转变,同时通过分析著名设计师们的创作思维,为在新媒体技术下重新审视学习平面设计的方法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我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我国新闻传播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满足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就要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使新闻的传播效率及质量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在新媒体时代下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全新模式及方式,以此创新新闻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手机、电脑为主的新媒体快速崛起,并对传统商业推广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颠覆。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商业营销,成为企业营销者和管理者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话题。本文从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出发,对如何利用新媒体扩大商业影响作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21世纪被誉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为社会各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应用新媒体,努力发挥新媒体优势,确保新媒体成为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驱动力是"当务之急",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本文从新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概念、新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影响、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新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等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为相关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平面设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平面设计中,手绘是其表现的基础,是设计师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已成为当代设计行业发展的重点.手绘艺术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平面设计的壮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本文对平面设计手绘艺术复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也毫不例外的被新媒体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形势,我们要按照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目前,设计可谓是遍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不仅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感,也能够充当一个艺术文化的载体。平 面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平面设计中也有融入了许多元素,经典美术便是被应用于平面设计中 的一种元素,如在过去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绘画,均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艺术文化,通过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经典美 术元素,可以为平面设计增添内涵、品味。本文中,便重点针对经典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优势,对新闻传播模式作出有效的创新,才能适应大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其主要是将民本思想作为根基,从百姓视角出发,通过平民化的方式对百姓生存发展问题进行关注,秉承三贴近的原则,来关注和报道百姓所需要了解的新闻。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传统的晚报民生新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晚报民生新闻栏目存在娱乐化、同质化以及琐碎化的状况,使得民生新闻报道显得过于肤浅,很难对观众带来真正长久的吸引力。基于此,晚报民生新闻栏目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探求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本文从报纸民生新闻的定义与内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发展现状,继而分析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新媒体时代报纸民生新闻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我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与自身的优势,对晚报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基于此,应当对新媒体时代的优势进行分析,继而就晚报在这样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晚报发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衍生出各种新媒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广告制作模式,使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丰富画面内容是提高广告质量的关键,动画广告是一种嫁接艺术,将动画和广告结合起来,提高了广告的创新表现力。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动画广告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的日常工作、生活娱乐都发生不可忽视的改变。同时我国教育事业深受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新媒体视角出发,对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面临的问题、重要性和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媒体在21世纪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同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随着新媒体传播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的同时,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受众的选择权和选择范围逐渐扩大,社会网络也在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内容和方向上,讨论新媒体的发展给电视新闻所造成的影响,并针对现状对电视新闻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对色彩的服务、设计精神和商品色彩的独特性、色彩的时代、文化性及心理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对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很好的应用色彩进行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媒体迅速成长。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我们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宣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新媒体环境下,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新媒体的负面信息报道,找出合理的对策,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越性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负面信息报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传播途径,第三部分提出了促使新媒体使负面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新媒体技术渗透在教育中,使教育发展理念逐渐革新,推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出设计灵感,开阔视野。从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和一些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在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将对高校大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影响,大数据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正在逐步走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但是大数据的展开需要学生具备理性化决策、科学化评价、个性化服务的工作理念。本文主要针对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倩 《职业》2015,(21)
平面设计艺术是在历史、社会的背景下,根据时代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意识传达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在现代多元化的生活中,平面设计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对平面设计的研究多停留在设计风格、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方面,较少对平面设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在新时期,平面设计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就如何展现平面艺术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间美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艺术的积淀。近年来,中外艺术交流愈加频繁,国外的平面设计形式和理念不断向我国渗透,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大量的外国艺术形式,这虽然有效推动了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然而也使得我国的平面设计表现出了趋同性问题、艺术设计缺乏中国特色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更不利于中国平面设计走出国门。因此,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科学将之合理应用于现代中国平面设计过程,提高中国平面设计的民族特色是平面设计的"当务之急",相关人员需对之加以重视。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平面设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独特、新颖、从无到有是平面设计的不懈追求,本土文化以及设计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产业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审美和工作。本文从本土化相关概念展开,对本土化元素进行分析,探索本土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促进我国平面设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