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旅游业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后,旅游经济开始进入区域竞争时代,三边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从区域角度,综合区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长株潭"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合作机遇以及三市在资源、产业、营销、区位、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极化、多层次、圈层式"和"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等可供"长株潭"地区进行旅游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安庆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发展潜力,面对目前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提高安庆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安庆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安庆区域旅游合作和竞争模式,以及协调机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为适应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旅游业的地域竞争在经历了过去20多年来的景点竞争、城市竞争、线路竞争后,逐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级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纷纷摒弃传统观念,主动协商。积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形成热潮。目前,全国各地的旅游合作开始进入了区域协同与区域竞争的新时代,有些地方的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做法与经验,但各种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总体上还有很多不平衡的地方。贵港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城市之间旅游企业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介产品工作。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具有地缘优势、旅游资源互补、合作基础较好等优势,但也具有景区点自身建设不足、旅游产品系列少、旅行社积极性不高、各城市相互作用强度较低等劣势;既面临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交通条件不断完善、“新皖北”旅游板块提出等机遇,也面临行政体制束缚、旅游竞争激烈等挑战。为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皖北旅游区应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联手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开拓市场,联合宣传促销;整体设计形象,打造知名品牌;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加强联系和合作;建设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条件。三地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并开展联合促销,构建领袖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共同打造湖南省红色旅游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桂林市北部三县区域旅游合作是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桂林市北部三县构建旅游北部金三角的构想、必要性及基础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桂林旅游北部金三角"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桂林旅游实现新突破提供区域旅游合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今日南国》2009,(7):7-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仍在加深,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发挥效应还需要一个过程。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在“保、扩、调”中发挥重要作用。粤桂山水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似,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交通方便快捷,加强旅游业之间的合作,设立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优势互补,对增强合作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推进旅游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升温。“两广十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旅游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旅游人才的竞争,目前,旅游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适应湖南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提出湖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开发与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而且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各类旅游人才,进行“软件”建设,发展旅游教育。如果说,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三大支柱的话,那么,旅游教育则是这三大支柱的柱基石,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根基。一、培养人才是旅游业竞争机制的需要旅游业是一项为国际和国内旅游者提供综合服务的经济事业。这一行业竞争性极强,如服务质量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价格高低的竞争,客源市场的竞争,饭店酒店设施和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渠道。通过分析当前广西旅游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广西旅游教育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旅游教育观念、优化旅游教育层次结构、加强旅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弱势旅游地是在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受到强势旅游地影响的旅游效用较低的旅游地。通过比较分析,盐城旅游业在空间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如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旅游资源开发度较低,开发投入不足、资源并存组合欠佳等。因此要促进盐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如错位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品牌战略及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等。这样才可以逐步改善盐城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使盐城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可信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不是旅游产品,而是旅游产品背后的旅游人才,旅游人才提升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趋明显。随着南宁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应该在高等院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教学实践方面采取积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措施应对挑战,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和操作型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业仍是一个以低价竞争为主的低级旅游服务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对旅游市场低价竞争的内涵及表象、低价竞争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以及如何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形成多赢格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有利于改变我国旅游市场现状,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对旅游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起着无所不及的影响。现代旅游企业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 ,我国的旅游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 ,赢得竞争优势 ,必须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施绿色管理 ,实行人本管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农家乐)建设方兴未艾。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对新的市场需求,通过政府引导,规范管理,积极开拓旅游市场的神经末梢——农村旅游市场,形成风格独特的国际化乡村游模式,无疑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旅游景点文化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旅游业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提升旅游价值的重要元素。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内容、内涵入手,对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意义和效应进行阐述,探讨打造旅游旅游景点文化品牌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整合可约束恶性竞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形象逐渐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条件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途径和对策,即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跨省区优势互补、互动;优化旅游线路,合理组织旅游网络;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携手开拓客源市场;加强区域联合,打造中部无障碍旅游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竞争态势正在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转变,对旅游目的地实施营销已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简要综述目前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的理论机理,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湖南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湖南旅游业要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旅游名牌战略,开发有湖南资源特色的精品线路,这是适应市场竞争,确立湖南旅游业整体形象,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有效利用与保护资源的需要。发展湖南旅游精品线路的对策应是强化精品意识;树立品牌兴业的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宣传促销工作;开发优先产品,突出重点发展战略;依托费源特色,走有湖南特色之路;提高服务质量,发挥旅游精品线路的功效;完善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分析新疆入境外国游客客源市场,明确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更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和SSM方法,借助有关统计数据,从不同角度探讨新疆入境外国游客客源市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客源国入境外国游客对新疆的整体亲景度稳中下降;市场竞争态整体良好,但某些客源国市场增长率明显缓慢;市场竞争力在全国较强,但市场结构欠佳。针对各客源市场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