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非农产性占用十分严重,加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本来就很有限的耕地资源又以惊人的速度锐减。针对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及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建设两型社会,从价值理念的层面看,要着力破除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生态价值观,追求一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生态发展理念、生态技术手段和生态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经济系统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系 ,只有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的发展同步进行 ,即畜牧业经济的增长、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扩展、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相互适应 ,才能使系统协调持续运转 ,获得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云南生物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资源是云南的优势资源,要很好地开发好利用好这一资源,就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将资源开发置于自然、人类、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中.根据生物资源的可再生特性,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类智慧,使生物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创生有机结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推进,使云南的生物资源成为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永恒支撑.本文就此类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
工业经济文明的发展,一方面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了人类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工业经济文明的发展也带来自然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破坏了人类赖以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危机。因而,人类寻求一种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够与保护、培育资源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生产方式,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海南省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建立“生态示范省”的省份,并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耕地资源,又是土地资源中最精华的部分。耕地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人类88%的食物来自耕地。耕地是极其有限的稀缺资源,它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利用,终将耗竭。综观世界发展史,一些国家由于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耕地、毁坏耕地过多,为此而吃尽了苦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因此从总体上说,耕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在整个自然资源中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追求和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建设生态城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澜 《学术论坛》2004,(2):88-92
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 ,直接关系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避免城镇建设在生产和生活中导致对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出发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 ,拟构了生态城镇的建设方略 ,即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 ,将城镇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整体融合到生态经济系统中 ,统一规划和发展 ,促进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态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规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工具生产力把生态系统视为征服的对象物,结果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劣化,特别是在工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就把地球生态系统糟蹋得面目全非,致使地球生态系统危如累卵;而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力规则把生态系统视为生产力之父。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优先规律不仅是生产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且是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人类必须尽快走出长期固守的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培育生态文明新观念,切实保护生产力之父──生态。  相似文献   

9.
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地理、时间和空同的三维进程。文明的延续以至文明的衰亡,都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文明是自然一社会一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人类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邹南昌 《南方论刊》2009,(8):28-28,38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生活载体和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却是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复杂巨系统的相对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公正,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成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以沉痛的代价换取来的认识成果.根据我们的国情和省情,福建必须扬弃后工业时代的生力和生活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努力促偿经济社会系统形成稳定有序耗散结构,创建“天入调谐”的环境,走开发自然又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已得到全省人民的共识.但是,如何促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间相互协调.顺利实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  相似文献   

12.
王春华 《兰州学刊》2004,(2):160-161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生态城市的经济系统是指,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也要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即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使城市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社会的整体发展。生态城市的环境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体系如空气、土地、动植物、植被面积、资源等,也包括人工环境体系。从生态城市的社会系统来看,生态城市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城市规模还要与其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供给相适应。生态城市的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学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的边缘科学,也就是把生态学和经济学、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其发生发展和应用的新型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最文明的科学。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范围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全面治理,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在治理利用和发展中,坚持以生态经济为依托,以社会经济为前提,以生态平衡为目的,重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开发,重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成并传世的文化资源。这里主要指已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产资源,诸如人类早期石器时代的遗址、长城、石窟、岩画,西夏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存、伊斯兰文化建筑、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目前,宁夏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不一,一些资源已经消失,不少资源遭到毁坏。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各类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要提升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要体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正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正义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基础。其实质是用人类理性来反思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主张对生态资源合理、正当、适度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改革落后生产和增长的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倡绿色消费观,广泛开展国际环保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保活动,以实现生态领域的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自然公平,才能发挥生态活动对人类有益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人们对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用及经济效用都有所认识 ,许多地区对本地的文化资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人们深切感到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势必逐渐枯竭 ,造成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如果没有了文化资源作为依托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就无从谈起。 2 0 0 2年 7月我们对青海海西地区文化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文拟就该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在理论上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文化资源现状海西地区总面积 32万平方公里 ,占青海省总面积的近一半 ,历史悠久 ,文化资源丰富。八百里瀚海 ,…  相似文献   

17.
广西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广西土地资源面临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生态功能变弱,耕地质量及产出下降;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失衡;城市用地供需矛盾加剧;土地产权变动加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问题。因此,广西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安全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态功能;科学规划结合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保障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成并传世的文化资源.这里主要指已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产资源,诸如人类早期石器时代的遗址、长城、石窟、岩画、西夏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存、伊斯兰文化建筑、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目前,宁夏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不一,一些资源已经消失,不少资源遭到毁坏.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各类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要提升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要体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是从认识自然资源开始,进而发展到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与人类的的认识进程相同步,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演进。从工业经济社会转向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力资源变为人...  相似文献   

20.
四川洪雅县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 ,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全面治理生态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绿色产品 ,推进生态农业 ,开发水电、草畜、药用植物、旅游等生态优势资源等上 ,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主要经验是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增加生态经济的科技含量 ,创新生态经济的发展机制 ,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