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 当今的市场竞争,是质量、价格、服务等的竞争。而名牌产品却一直都是竞争中的佼佼者。现代的消费者追崇名牌的心理正日趋成势,他们把名牌看成是高质量、高信誉、时髦的象征,名牌能带给他们满足感和优越感。同时,由于人们收入增加,也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所以,企业能否创出名牌已成为竞争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呢?首先,企业必须意识到争创名牌的必要性,并把创牌提上工作日程,组织专门人员展开工作。其次,企业  相似文献   

2.
余宙 《经营管理者》1998,(11):36-37
<正> 名牌内涵的价值,体现在名牌对其质量、技术、包装、商标等都有超出一般产品的要求。名牌产品包装不仅是名牌产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名牌产品的附带产品同样也是“名牌”,具有超出一般(包装)产品的质量、技术和独特魅力;产品的展示、销售、环境也应视作产品的无形包装。 一、关于名牌包装产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包装也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之一。名牌,作为一种具有超出同类产品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其包装无疑也应做到出类拔萃、尽善尽美。我国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名牌产品,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现在,国际名牌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对我们工业企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落实李鹏总理关于“创造名牌品,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指示,加快制订名牌产品战略,实施名牌产品工程,借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名牌战略被突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新热点 ,发展名牌产品 ,形成名牌优势 ,已成为众多企业的主要目标 ,也是我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目标。毕竟住房已渐渐丧失了福利的成份而成为商品。一、严格管理是创名牌的基础名牌产品既是一种物质文明的体现 ,更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名牌的基础是人。人是名牌的创造者 ,只有高素质的人 ,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名牌。创名牌产品 ,创名牌企业 ,创名牌职工队伍 ;生产一流产品 ,实施一流管理 ,创办一流企业已成为许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措施。近两年 ,在参与市场竞争、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 “厂无品不兴,品无名不旺”。谁拥有叫得响的名牌,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就会获得生存、发展和提高的空间。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尽快抢占市场,国内企业争做“名牌”文章,纷纷采取“名牌延伸”策略。 一、名牌延伸的魅力 名牌延伸是一种名牌创新术,它可以利用现有名牌“生”出新的名牌,也就是说,凭借名牌产品的辐射力,事半功倍地形成名脾系列产品。如“娃哈哈”近年来已延伸  相似文献   

6.
<正> 实施名牌战略,利用名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界已形成共识。为避免走入误区,使实施名牌战略取得良好效果,经营者要念好“五不”经。 一、名牌不等于名牌产品 名牌即著名品牌,是指能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正> 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服务名牌”更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靠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更要靠“服务名牌”占领市场。这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共识。精明的企业家从创名牌产品效应和激烈的商战中得到启迪:在创名牌产品的同时,更要创“服务名牌”,才能在对手如林中站稳脚跟。市场经济的竞争,不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会营造一个繁荣和成熟的市场,也将造就一批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名牌发展战略。如果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打得响的名牌,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永远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9.
拥有较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青岛已有130种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3种“山东名牌产品”,23种“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拥有“中国名牌企业”、“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青啤集团4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正是这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形成了国内著名的“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企业来说,名牌是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投入和科学运作的结晶;对国家来说,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名牌产品垄断市场格局正逐渐形成强大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中国,迫切需要推出世界级名牌,让中国名牌走向国际市场。 现实篇:中国没有世界名牌 在我们日渐并轨“世界大市场”循环圈的关键时刻,我们却痛惜地看到:我国一些很上档次的商品,出口欧美却上不了星级商场的货架,甚至只能摆地摊。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广大消费者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商品数量的充足了,他们对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象征性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的突出表现就是讲究名牌,追求名牌,购买名牌。因而,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名牌产品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比一般企业更大。  相似文献   

12.
名牌≠高价     
<正> 名牌是市场的骄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有了名牌,就拥有了市场。拥有了财富、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一座“丰碑”,所以众多消费者都在追求名牌:吃名牌、喝名牌、穿名牌、用名牌,都以拥有名牌产品为乐为荣。但是,消费者在购买名牌产品(商品)中常常遇到一个使人困惑不解的现实:名牌就应是高价吗?这里,笔者不妨举一个例子。国内某服装厂生产的一种西服,一开始售价100多元一套,由于质价相称,很  相似文献   

13.
名牌产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因为名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有产权价值。因此,发展名牌产品,对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名牌产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名牌产品与我国经济实力相比,名声还不够响亮,主要原因有:1.缺乏有效的市场保护机制和合理的竞争规则。目前,一些企业不去认真开发自己的产品,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假冒名优产品或偷梁换柱,以次充好。有些企业甚至直接贴上名牌产品的商标,使消费者难辨真假。这一方…  相似文献   

14.
陈强 《决策》2001,(6):52-52
名牌产品是指质量优良,能够满足购买者某种特殊心理要求的产品,它具有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高的特点,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名牌战略是指企业以长期成功为出发点,根据名牌形成的客观规律和自身特点而制定的对创建、发展、保护名牌产品具有指导作用并体现竞争意识的总体规划.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产品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的一条必由之路.笔者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创名牌工作方面有较多体会,在十数年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创名牌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原《经济日报》主编艾丰同志应邀到武汉作了多场经济形势报告,现将其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论述刊登如下。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建立资本观念,注意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融合 在资本里面有两个东西值得一说,一个是名牌。很多地方并没有认识到什么是名牌,往往把名牌产品与名牌混淆。名牌产品不等于名牌,再好的名牌产品也会过时,特别是与现代科技相联系,使名牌越来越值钱:一个会过时,一个不会过时。因为名牌产品的载体是产品,名牌的载体是商标和商号。许多企业往往只宣传自己的产品,不宣传自己的品牌,包括许多著…  相似文献   

16.
<正> 企业创名牌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真正创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必须既具备科学的战略思想,又要实施切实可行的策略,而其关键是名牌产品的命名、扬命与护名,这三种策略运用得如何,对企业能否创出名牌、保护名牌关系极大。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护名尤为重要。 一、名牌产品的命名策略 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仅仅是质量好、技术新、功能全,还不足以成为名牌。名牌产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品牌经过注  相似文献   

17.
<正> 现实生活中,“名牌”一词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众多厂商争着打“名牌”的旗号促销其产品,消费者也抢着购买贴上“名牌”标志的商品,可以说这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拥有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就能在供销两方面左右逢源,原料  相似文献   

18.
文成 《经营管理者》1996,(12):32-33
<正> 名牌,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市场上有一定名气和影响的商品品牌,简言之即市场驰名商标。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名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着独有的竞争优势,当同等质量、同样价格、同样服务的同类型产品狭路相逢时,名牌商品无疑会有更多的买主,因而如何去争创名牌、开发名牌、扩展名牌都被时下不少的工商企业列入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时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界定名牌效应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实证预测企业名牌效应的未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市场已被名牌产品所瓜分,其居市场主导地位;由于名牌效应作用,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名牌在不同区域市场有各自的优势;随时间推移,在不同区域市场,各名牌市场占有率最后都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验证名牌的真实性和共识性。因此,企业需制定名牌战略,增加其附加价值,发挥其扩散效应,保护其专利权益,增加其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0.
峰岭 《经营管理者》2001,(11):48-49
<正>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后实施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这些企业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