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孟好 《统计研究》2016,33(9):78-85
本文使用1978-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数据,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总量、收支结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等差异,并选取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乡消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可分三个阶段,城乡差距经历两个轮回,现在第二轮扩张期。②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率高支出结构固化,对物价变动有滞后性和拖尾性,近期在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时平稳走高。③城镇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大致呈反比,同一城市的城乡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相关性不强。文章建议,降低城乡交通通信类支出,扩大城乡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市场和农村文教娱乐类市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及医疗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颖  张伟进 《统计与决策》2017,(10):128-131
文章探讨了通货膨胀及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影响的问题.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通货膨胀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对总消费水平有正向作用,但同时会拉大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分位数协整回归模型显示通货膨胀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但对城镇居民具有财富效应.而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05年的官方收入数据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名义与实际城乡收入比的差别,检验结果表明:价格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根据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构造了含时变结构的消费一收入模型;根据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进行调整,得到了观测期内经调整的实际收入比的时序数据,并表明:城乡居民经调整后的实际收入差距在1978—1988年间呈现缩小的特征,特别是1984—1988年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时期,1989—2005年间,这一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自2002年起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超过4;最后对部分学者测算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变量,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基本因素,研究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面板模型对不同消费水平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在面板数据中引入结构突变理论,并对消费收入稳定性研究发现:2008年检测到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突变,突变点的原因在于受到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在突变点之后,城乡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文轩 《统计研究》2010,27(8):66-73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西方消费理论为基础,对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相临期间消费关联性、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稳定性这四个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它表明需要采取城乡有别的消费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则应该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的消费函数分析中发现,消费倾向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为此,要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需要消费政策与收入政策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昌经济发展迅速,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快速增长,但城乡之间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民收入增速趋缓,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继续扩大.本文依据新昌县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新昌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以及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份额的非参数恩格尔曲线模型,利用我国1991-200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医疗保健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支出对医疗保健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弹性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城乡差异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对农村医疗保健投入的不足。减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多阶模型在地区消费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组间差异显著时,应该运用多阶模型纳入更高阶的场景变量进行分析。对2007年广东省11市7县、区的1600个家庭的消费数据研究表明,不同城市之间居民的消费水平、边际消费倾向都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引入微观层面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PDI)和是否拥有住房(HOUSE)虚拟变量来解释微观层面的家庭消费差异;引入宏观层面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GPDI)和是否为发达地区(D)虚拟变量作为场景变量解释家庭消费跨地区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微观层面变量对家庭消费差异(组内差异)的解释程度达48%以上,两个场景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跨地区差异(组间差异)的解释程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智强 《统计研究》2005,22(7):47-4
消费差距是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关于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更多着眼于收入方面,而对消费差距问题关注不够。本文从现有统计资料出发,对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更加全面地认识城乡发展差距的大小与特征、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判据。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一)消费水平与消费倾向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里,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在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以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增幅超过农村居民,然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在改革开放27年来总体上没有特别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祝仲坤 《统计研究》2020,37(9):68-81
互联网正逐步与“三农”领域相互融合,重塑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观念。为此,本文结合CSS2015数据,系统探究互联网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①互联网技能会显著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与文娱消费倾向,降低恩格尔系数,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后,研究结论仍然稳健,即互联网技能可以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推动农村消费升级;②随着分位点提高,互联网技能对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 型态势,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呈现U 型态势,相比之下,互联网技能只对高分位点文娱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③互联网技能会增加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优化东部地区的消费结构。以上结论有助于认清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居民收入水平不同,恩格尔系数也不同,因此收入分配对社会总体恩格尔系数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基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证明边际食品消费倾向递减,并且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或近似线性时,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恩格尔系数。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居民边际食品消费倾向递减且消费函数为(近似)线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降低了居民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升高对恩格尔系数下降的贡献率为22%),从而出现"分配越不平等,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越高"的矛盾现象。因此在使用总体指标评价居民生活水平时,收入分配指标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必须兼顾才能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金玉国 《统计研究》2008,25(12):46-52
 作为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治型交易费用在体制转型时期呈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其成因进行分解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差距对政治型交易费用有着正的边际效应,城市化率和市场化水平对政治型交易费用有着负的边际效应。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型交易费用比重扩大不可避免,所以要从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限制交易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6-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在不同市场化水平情况下,检验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阶段性,通过门限面板计量模型对市场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场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一阶非线性关系,当市场化水平处于某一特定门限值下时,市场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市场化进程发展到超过这一门限值时,市场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东部地区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则对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则更高;以城乡恩格尔系数和东中西部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研究发现,GDP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比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依存度、财政支出增长率以及外商投资占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非参数异方差模型中回归函数的EM算法进行研究,并基于EM算法得到了条件回归函数的估计。此外,通过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了基于EM算法的估计方法比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拟合效果更好,并对恩格尔系数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其变化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