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东林 《学术研究》2022,(5):163-169
宫体诗,顾名思义,与宫廷的关系密不可分。就梁代宫体诗的发生来说,以“宫”命体,首先揭示出这一新的诗体诗风成为文学思潮主流的一个时间节点,即萧纲为太子入主东宫的中大通三年(531)是文学思想史上一个大写的转折年份。其次,暗示萧纲文学集团和宫体诗创作思潮由地方到京城、由边缘到中心的空间上的迁移集中过程。复次,标示这一诗歌活动核心领袖居于宫廷的身份特征,宫体诗人围绕东宫主人进行创作活动,宫廷是宫体诗创作集散的中心。梁代宫体诗的题材内容并不是其时宫廷空间环境和生活实际的反映,但宫体诗在陈隋唐初和宫廷生活发生实际的联系,因而后人在泛化宫体诗概念时,对宫体诗赋以宫廷题材风格的内涵,多侧重从道德格调方面进行评价。这容易掩盖宫体诗的实质,妨碍对其在诗史上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贺忠 《兰州学刊》2005,(3):274-279
本文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从两首王建宫词的文本阐释出发,围绕着两首表现唐代宫廷游戏的宫词展开论述.以史证诗,订正宫词版本的正误;以诗证史,揭示出唐代宫廷游戏所具有的反串性质.通过诗史的互证,阐明这两首宫词的本义,凸现唐代宫廷文化与世俗风尚走向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贺忠 《兰州学刊》2005,(6):273-274,269
本文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从两首王建宫词的文本阐释出发,围绕着这两首表现唐代宫廷游戏的宫词展开论述,以史证诗,订正宫词版本的正误;以诗证史,揭示出唐代宫廷游戏所具有的反串性质.通过诗史的互证,阐明这两首宫词的本义,凸现唐代宫廷文化与世俗风尚走向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宋立英 《兰州学刊》2011,(1):103-107
王建的《宫词》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宫廷生活的生动画面,尤其是反映宫中女子们的生活和心理,不同于此前的宫怨诗和宫体诗,而有着自己的特点。《宫词》不但描绘了普通宫女的日常生活,客观地写出了她们的辛苦、寂寞、无奈和乐趣,也反映了妃嫔们的恩深复恐失恩的复杂心理,还对宫中乐伎的生活及心理有着深入细致的生动描摹。为那个时代的一群特殊女子描画了悲剧群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作为宫词始祖的唐王建<宫词>的研究,重新审视了王建<宫词>的意义与价值,并揭示出唐代宫廷音乐的保密及传授过程,认为随着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日益发达,王建<宫词>可以成为唐代宫廷文化的复原研究中的核心文本,这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娟 《江西社会科学》2007,(10):115-117
宫怨诗定义一直比较模糊,容易与宫体诗、闺怨诗、宫词混淆,本文拟通过对宫怨诗与宫体诗、宫怨诗与闺怨诗、宫怨诗与宫词的比较来明确宫怨诗的概念。通过比较,本文认为宫怨诗滥觞于《诗经·小雅·白华》,正式出现于西汉,兴盛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主要反映了古代宫女幽闭深宫的痛苦和衰怨,语言含蓄蕴藉,多具文采。  相似文献   

7.
宫廷轶事向来秘而不宣,作为集中记载宫廷人事风物的宫词成为外界、后世窥视、了解宫廷的极好窗口。通过整理、挖掘和阐释明清宫词中的西洋元素,对于彼时上层社会对西洋艺术、西式生活、西洋科技的接受程度,以及欧风东渐过程中,西洋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宫廷内的冲突与融合问题都会有一个相应的认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的宫词作者大多兼具诗人与词人的双重身份,所以这一时期的词作,在题材取向、审美风尚等方面,和宫词有很大的相似性.五代文人词继承了这一传统,宫词的富贵气形成了花间派冶艳的词风.宋初词则因继承发展了宫词的华美意象而奠定了伤感的创作基调.宫词对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朝咏物诗与宫体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初期,以体物手法为特色的咏物诗大兴,促成了审美主义形式创作的高潮,随后以女性形貌举止为描写内容的宫体诗继之而起.从文学的演进角度而言,宫体诗正是充分借鉴承继了咏物诗的创作手法,由体物而及体人,二者具有着共同的审美底蕴.在后世文学发展中,二者承现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观赏性是宫体诗的基本特质。观赏性的要义有三点:一是以玩赏为创作的目的,而不是情感的宣泄;二是有显著的体物倾向;三是有程度不同的游戏态度。宫体诗的体物倾向表现在,无论是女性的外形,还是女性的内心情感,都是作为客体对象来展示的。宫体诗的风格是轻艳,而内容的香艳、立意的肤浅、态度的轻薄以及文词的绮靡都是形成轻艳风格的基本因素。轻艳风格主要是由特定的题材内容决定的,体现了宫体诗的玩赏倾向。  相似文献   

11.
宫嫔作为一个生活在特定场域内的特殊群体,大众对其认识相当有限,因而充满猎奇心态。而作为专事描写宫闱之事的宫词,宫嫔自然是其书写的不二主角。而历代宫怨诗文多是男性文人替女性主体代言。值得一说的是,宫词创作中尚有一定数量的以自我为书写主体的宫嫔作者,尤以明清宫词为甚。通过解读这些宫词,无论是作为创作主体抑或客体,她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渐趋为大众知晓。换言之,宫词部分地满足了大众对宫嫔这一群体的认识与认知。  相似文献   

12.
王育红 《船山学刊》2010,(2):148-150
唐代诗人创作宫词1300余首,揭示了唐后宫生活的方方面面。唐代的后宫制度、乐舞制度是宫词创作的温床,宫女问题引起诗人们的普遍关注,加之作诗环境比较宽松,必然促成唐宫词创作的繁盛。  相似文献   

13.
王志清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16-120
《闲情赋》对于宫体诗的影响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深刻的.其实,在鲁迅与闻一多的相关论述中,已了然有《闲情赋》对宫体诗直接影响的信息.宫体诗的出现与《闲情赋》具有同样的生态背景,《闲情赋》除了其骈俪而华美的语言形式外,在描写对象、表现内容和情调上,也都适应了宫体诗的胃口和发育.二者最为一致的地方是:追求声色美艳的感官感受,追求幽怨怅惘的悲剧情氛,追求轻艳华彩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宫体诗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对宫体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宫体诗的界定、宫体诗的创作纲领、宫体诗产生的原因、对宫体诗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当新千年之际 ,对其加以总结和反思 ,无疑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颜健 《齐鲁学刊》2012,(5):121-123
由于研究资料缺乏,学界对孔尚任宫词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意见不一。孔尚任宫词有"孔东塘宫词"、"宫词百首"、"续古宫词"、"拟古宫词"等不同名称,有的学者认为"宫词百首"也就是孔尚任早年所作《绝句百首》。考察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可知孔尚任宫词正式名称为《续古宫词》,又名《拟古宫词》、《孔东塘宫词》,与《绝句百首》不是相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兴起并全盛于梁代,以萧纲的东宫为中心。在宫体诗兴起与兴盛的过程中,徐摛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摛自幼受到永明诗风的熏陶,其诗"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其特点是:多咏物诗,以描摹女性为中心,内容狭窄;追求声律、节奏、对仗之美,风格秾丽。徐摛是萧纲的老师,是徐陵的父亲,在徐摛的教育引导下,萧纲与徐陵走上了宫体诗创作之路,并成为宫体诗创作的领军人物、核心人物。徐摛才、学、识兼备,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加之萧纲的"恩礼"与推崇,徐摛发起的这种"新诗"为"春坊尽学之",宫体诗因而达到全盛。  相似文献   

17.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从整体风貌上看,他的诗兼有宫体诗、兴寄诗与山水诗,诗风明显地呈现出由初唐到盛唐的过渡性特征。从创作历程看,他的诗歌创作随时间、身份的变化亦有明显变化。以开元十五年为界,他的宫体诗多作于前期,而山水诗和兴寄诗多作于后期。在京为官多作宫体诗,谪居期间又多作山水诗与感遇诗。研究张九龄诗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唐诗由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王玫南朝开始,咏物诗逐渐增多,宫体诗创作更趋于盛行,相比较于这两类诗,南朝山水诗的创作声势略显微弱,且有与这两类诗渐趋合流之趋势。从南朝山水诗创作的总体格局来看,咏物、宫体等诗或可看作是南朝山水诗的旁支,或者说山水诗...  相似文献   

19.
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闻一多先生认为,卢照邻、刘希夷、张若虚是"以宫体诗救宫体诗",是从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不过,闻一多的这"一跃"未免突兀,可以发现,这种宇宙意识应当源自于汉末六朝以来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的渐进升华.这样,六朝文人生命意识便可以理解为从宫体诗到宇宙意识二者之间这一跃的踏板.  相似文献   

20.
宫体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它体诗兴起于南朝文坛的新变之风。其实,当时的宫体诗人也是新体诗创作的积极参与者,而他们自觉创制宜体,也是当作诗歌新变的一条途径。陈代的姚察就指出:“(徐油)属文好新变,不拘旧体。……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①今人孙康宜教授也说:“萧纲和他的朋友将他们的宫体诗创作称为一种‘新变’(innovation),或许,这是指宫体诗创作是一个与几十年前的声律新变(山etonalinnovation)同等重要的诗歌运动。实际卜.‘新办’R几乎成为富仕达例作的杯志。”②宫体诗大都声律协调、体制短小、文辞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