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黄韶红 《南方论刊》2007,13(2):76-7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显不能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成为高校专业人士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倾向,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成人成才。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后,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根据文件精神,提出应着重从提高职业准入、内化职业要求、促进职业发展、优化职业考核、完善职业保障等五个环节入手,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导致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相对不稳定的原因。提出应正确理解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向,扩展职业空间,切实建立专职辅导员队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治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在选拔任用时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配置不足,职责不明确,辅导员虽付出大量艰辛劳动但往往地位受到轻视,诸多因素造成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从健全职务评价体系,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合理使用以及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育一批学生工作“专家型”的辅导员,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既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然而,目前却仍旧存在着非专业化选拔倾向、职业定位偏差、发展空间不足、收入偏低及自身素质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开设辅导员专业课、明确职责、改善待遇、完善评聘办法、提高自身素质等针对性措施,以保证职业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面临着职业身份和工作职责不明确、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工作条件较差等困境。所以,各高校应强化工作地位、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工作环境,以期促进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特别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保证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高效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辅导员的建设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多年来,这支队伍流动性大,职业性不强,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职业化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萍 《云梦学刊》2008,29(5):113-1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当前高校的新环境让辅导员队伍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建设一支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中坚力量。然而,目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感到前途茫然,将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或过渡的大有人在。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各高校的管理部门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将优秀人才留在辅导员岗位上;而辅导员自身要提高职业修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将辅导员工作当作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样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员队伍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员队伍势在必行。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好网络评论员角色,就必须成为大学生网络上思想的引导者、权威信息的发布者、情感的疏导者、学习生活的服务者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者。并不断加强网络意识、网络技能、网络评论技巧以及综合素质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缺失现状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工干部队伍是为学生服务的生力军,是学校学生工作建设的窗1:7,是维护校园稳定,建立师生沟通渠道的前沿阵地。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重要责任。因此,增强辅导员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提高辅导员的师德和职业素养能力,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存在对其建设重视程度不高、高校网站内容和教师教育队伍有待加强、网络信息处理和监管需提升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采取重视网络舆情建设、丰富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高校网络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网络环保队加大网站监管力度等措施来构建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尽管受到了多数学者的批判和抵制,但依然存在,并可能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历史虚无主义会消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通过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管控、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对策,达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的出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呈现出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从大数据的内涵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研究出发,以把握厘清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为牵引,以研究剖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导向,提出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建立大数据专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建机制、加强高校运用大数据的法律风险防控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约束四个方面,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自2008年寒假以来,家访工作已在辽宁省各高校全面展开。家访活动有开拓辅导员视野、丰富辅导员社会阅历、增进师生感情、延伸学校教育等作用。家访前辅导员要精心筛选家访对象、研究家访路线、掌握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艺术等准备,家访活动才能达到目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都在着力发展德育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德育学分制已为众多高校所采取,成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任何一种管理、考核办法都势必在主客体两者中成为一把双刃剑,德育学分制也是如此。德育学分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已呈现出利与弊的对立,理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可以使其发挥最大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加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通过对理工科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进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就业形势难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急需完善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体制,实施多元化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实践的结合,加强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职业观,加强高校诚信就业制度建设,建立学生就业诚信档案,完善诚信就业监督机制,整合和创新高校就业辅导思政教育团队多元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