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问世以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激进反抗又妥协迎合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巨大的激情和基督教新教道德伦理观念,在一系列不寻常的情节发展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简·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我,她的故事是浪漫的、成人版的灰姑娘童话,作家通过虚构实现了女性获得幸福的梦想,从而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试图从个人立场对基督信仰提出新见解。简·爱是夏洛蒂思想的代言人 ,她的心路历程是精神提升的过程 ,即基督教理性精神的自我完善过程。随着阅历的加强和思想的日趋成熟 ,她的基督教的意识越来越强。简·爱所理解的宗教应该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宗教 ,她既不想否定宗教的热忱和献身精神 ,同时也不否定人性的合理存在。她试图调和人性之灵和上帝意志之间的矛盾。“自律自强”的精神追求和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浪漫主义的渴望构成了简·爱的精神旋律。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反抗性格的人物简·爱.简·爱的反抗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形成的.她既非弱不经风的名嫒淑女,又非仪态万方的大家闫秀,而是一个来自平民的孤苦元靠的少女.无论从经历、从思想感情方面看,她应该是个比较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然而,无论如何,又不能说她是一个平庸的女孩子.她是一个身处逆境,不甘堕落,而且奋力抗争和顽强追求的坚韧者.在妇女没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时代,她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敢于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给新时期文坛带来振聋发聩的声响,她是第一个用笔深入到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去表现女性的情感和心态的小说家;她把过去最受蔑视的心灵隐私化为催心裂肝的呼唤,证实了作家的思想触角正向着社会生活的更为纵深的隐秘的部分延伸;她严峻地展示了女性全面解放的艰苦磨难历程,创造了一个既洋溢着灿烂的理想主义,又贯穿着激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双重世界,从而显示出她对妇女问题的倾心关注及探讨的深度.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深刻性和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出新时期同类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侧影.  相似文献   

5.
《简.爱》作为女权主义的“崇拜文本”,在整个20世纪女权主义批评对女性创作的评价中都占据了一个中心位置。本文试对前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新女权主义及当代女权主义对《简.爱》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此说明从伍尔芙到当今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和观点的巨大变化,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183;莱辛创作中女性形象独特性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堪称"英国文坛常青树"的多丽丝·莱辛以其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作品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对女性形象刻画的深度和广度上,多丽丝·莱辛在20世纪英国女性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她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没有国界、没有种族区分、没有阶级差异和时间局限的独特而开放的女性世界,她们卓尔不群地站立在古往今来的妇女画廊中;她创作中的独特女性形象扎根于20世纪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她坚持用"自己细微的声音"辩证地表述着作家本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创作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梁海艳 《理论界》2009,(12):133-134
《简&#183;爱》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通过主人公简&#183;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她爱情上的悲欢离合,阐释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本文对简&#183;爱独立自尊、自由平等的爱情观进行分析,无论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今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乔治·桑的浪漫主义给中国带来了爱的美好的种子,滋养了中国人的浪漫情怀,滋养了中国浪漫的一代。她对对激情的呼唤,对爱的呼唤,她对自我情感、自我个性的真诚展露,激发了五四时代对激情的呼唤,启蒙了现代中国的女权意识。她的浪漫主义带有乌托邦理想主义色彩,拥有唯美形式主义思想。乔治·桑在中国的接受,还存在着空白、偏见、曲解和误解,她和中国现代作家之间还有很多差异,但她纯粹的而又天真的浪漫主义艺术留在了中国,潜在地发挥着影响。只有深度挖掘乔治·桑富有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观,才能使中国读者更贴近她的本质,从而打破她与中国之间的隔膜。  相似文献   

9.
安琦 《兰州学刊》2013,(9):222-224
小说《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艺术成就最高的、最成熟的完美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女性人物,其中她笔下的主人公爱玛既可爱又带有明显缺点.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把爱玛自负、势利、冷酷无情的缺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使爱玛在奈特利先生地指引下重新接受教育,从自省中不断反省自己的错误,最终使爱玛成为其作品中塑造得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天然的女性内驱力使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婚姻和家庭,既与当时男性作家激烈而驳杂的声音迥然不同,又与其后的女作家泾渭分明。她认为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女性,都摆脱不开家庭情结。冰心以女性温柔的姿态,在男作家无法抵达的领域树起了自己的旗帜,从而在“五四”这个影响整个20世纪中国的精神坐标轴上留下了不可取代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丁玲作品的审美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玲是个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作家,她的作品风靡一时,感染了一代读者,这在于她的作品不仅具有特殊的描写对象,还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陈崇宇 《理论界》2005,2(6):179-180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女性形象,她们既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又深受夫权、礼教、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羁绊.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她们或任人弃置,或奋起抗争,或毅然殒命,或去而复归,或形成人格分裂.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提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同时也有作家潜意识中男权思想的某种宣泄与满足.因此,提高女性的自我感悟意识和净化艺术家的创作心灵,是解决女性婚恋悲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莫里森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她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三个不同层面又相互交织的、强烈而自觉的读者意识:女性读者意识、黑人读者意识以及大众读者意识。分析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读者意识,对当今的作家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苔尔芬》中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她在作品中抨击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现出女性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进而展示出作家对妇女解放与社会舆论、道德与爱情之间矛盾冲突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通过对主人公———简.爱由最初盲目的人性到劳渥德学校神性的指导以及宗教观最后形成的心路历程的表述,展示了自己对宗教和人性极富个性的见解,从而使基督教新教意识贯穿了作品的始终。作者正是要通过这部作品倡导自己独特的宗教观:既符合上帝的意志,又能满足人性的需要———人性与神性的统一。当时一些学者认为《简.爱》无宗教意识的看法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16.
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加拿大文坛上 ,她的第二部Manawaka小说《上帝的玩笑》使她获得了 1 966年加拿大总督文学金奖的殊荣。这部小说在心里描写、女性主题和修辞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她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就叙述人称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侧面对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普希金作为一个经典性作家,被一代代人解读,然而对于其女性观的阐释至今仍是个盲区,本文则立足于经典性文本《叶甫盖尼·奥涅金》解读其女性观。作为一个传统文化语境下的经典性的男性作家,诗人普希金对于男权中心既是有所超越的,更是有所维护的;其女性观既是现代的,更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开明高干的女儿,陆小曼太小便见识了这个世界的华丽与浪漫,以至于在各式各样的"好处"之间顾此失彼,喜新厌旧.她爱钱,爱奢华的生活,可拥有了之后才发现了爱的失落;可找到了爱,她又嫌奢华不足……她的眼中总有太多彼止匕j虹的目标,使她一生虽然几近疲于奔命,却最终无力靠近幸福和成就.  相似文献   

19.
在竞相标新立异的当今小说界,中年女作家石楠算得上是一位冷静、诚实、坚持自己的文学观念的作家了。她把自己对生活、对文学的爱倾注于为不见经传的巾帼才女立传,又从她们身上获得了对于中国妇女的一种独到而深层的认识,同时再现了那种作为历史环节的人生风貌。她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然而又奇迹般地佳作迭出。短短八、九年时间,她就接连创作出版了一百多万字的五部中篇传记小说,另外还有一些中短篇  相似文献   

20.
普希金作为一个经典性作家,被一代代人解读,然而对于其女性观的阐释至今仍是个盲区,本文则立足于经典性文本<叶甫盖尼·奥涅金>解读其女性观.作为一个传统文化语境下的经典性的男性作家,诗人普希金对于男权中心既是有所超越的,更是有所维护的;其女性观既是现代的,更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