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反“和平演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论述了邓小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快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反"和平演变"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存在严重缺陷,但在一定时期内曾有效地防止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图谋。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理论与实践,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研究大都避开其实践的错误及产生的后果,即使论及也是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为尊者讳的痕迹,其宣传效应也易使干部群众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中的正确与错误成分难以区分,甚至对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产生某种程度的怀恋,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都没有错误。本文全面、冷静、客观地对毛泽东晚年反和平演变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历史分析,并在其理论与实践的失误中总结出教训。无疑,这个教训,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扼要地概括、讨论了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组织上的几种手法和特点 ,然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对策。这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地进行反渗透、反颠覆、反演变的斗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思想中正确的内容 ,同时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确立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拓展了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领域 ,探索出一系列新的切实有效的斗争方式和策略 ,并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下来。邓小平的反和平演变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反"和平演变"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防止"和平演变"思想的主要理论和措施的异同及经验教训;揭示了在该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阐明了反"和平演变"思想的伟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平演变”是战后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坚持用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战略。在这种强大的外部攻势和内部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生剧变,并最终解体。西方又把“和平演变”的矛头对准了中国。我们只有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使社会主义的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的科学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基础,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对立和斗争的必然产物,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西方利用媒体舆论煽风点火、利用人员往来进行渗透等手段推行的和平演变是苏联演变与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反和平演变打牢经济技术基础;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人们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和平演变”的外部因素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策略的总和。内部因素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可能被演变的不利条件。内因是主要危险。认真分析这些原因,对于我们坚持反“和平演变”斗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云经济理论中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陈云在经济工作中处处注意结合,时时强调结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结合"方式和方法;"稳妥"、"稳扎稳打"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特点;陈云特别强调平衡,认为这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研究陈云同志经济思想中的方法论,对于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有的学者由于缺乏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其有关见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概念最先是由陈云提出的。邓小平曾赞同陈云有关改革的思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在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陈云的调查研究理论,即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对调查研究者的素质要求。学习研究陈云的调查研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云同志作为一位卓越的实干家和杰出的战略家,在深悟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精通整个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从党风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对如何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进行了多视角的战略性思考。陈云的思考,视野开阔,立意深远,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具有鲜明的战略特色。  相似文献   

15.
陈云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的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提出许多精辟独到见解。他的市场调节观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早发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陈云的综合平衡论思想。笔者认为陈云的综合平衡论是继承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陈云的税收思想。陈云主张要增产节约,税收的安排使用要分清主次,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加强税收职能,积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要以民为本,服务民生,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的农村税制面临着缺位和管理上的真空,这不利于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而陈云有着丰富的农业税思想,重温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农村税制重构的必要性、指导理念和相关内容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云党建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内涵,深刻反映了陈云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从思想、组织、作风等几方面对陈云党建思想进行科学归纳和述评,建构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理论框架。陈云党建思想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进行独立探索的理论结晶,其党建思想在理论特色上具有五个特征:高度的战略性、理论的创新性、鲜明的实践性、体系的严密性、语言的质朴性。  相似文献   

20.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陈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中,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分析了陈云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及其基本思路,指明了陈云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