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任,班主任在其中的任务尤其艰巨。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以供班主任借鉴。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在劳务输出作为重要经济模式的西部农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态度与成绩、性格特征、心理及情感需求四个方面的调查访谈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在心理情感上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为政府、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家庭教育的单方缺失,学校教育就不可推诿地需要及时地为家庭教育补位。作为农村寄宿制初中,通过问卷调查,对其现象进行了归纳,并详细分析了成因,提出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对策方法,以寻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我校区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了解2014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状况,我校召集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即是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的综述,望对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留守儿童工作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和教育问题。的确,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后,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姥姥等特殊条件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校从教育发展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出发,寄宿制学校便逐步地建设和发展起来,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治、自理、自强、自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寄宿学生的班主任更要把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时刻放在心上,对他们多付出一些爱心,多给予一份呵护,多送去一点温暖,让他们能够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我校区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了解2014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状况,我校召集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即是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的综述,望对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留守儿童工作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谈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纷纷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因父母不在身边,便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日前我们对江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课改,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性、特殊性,农村中学班主任就更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频繁.于是在农村教育中出现了-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家庭教育缺位,日常行为不容乐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在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个性、情感、道德行为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当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家庭配合管理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达数千万,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结合本校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不及其他孩子,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学校教育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所撰写。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体育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这个新课题的出现,班主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中已经缺少了最急需、最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和伤害,这时候,班主任那慈祥的关爱显得特别重要.应怎样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几点经验,就是要认真开展好“一问、二进、三在、四乐”四项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