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等师范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体现在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且,他们的思维素养、创新意识、思想品质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数学是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寓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思维品质、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点上的优势地位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可以从革新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革新应以变"教"为"导"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在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节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创新教育的成败。在中职师范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去认识、接受数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掌握数学知识的一般规律,培养一定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奇的结果,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合理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发现,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精神、意识、思维以及创新学习方法与技巧。在中职师范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性人才,教育对培养创新性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本场所。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过去机械呆板的政治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拟从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两个方面来阐述高中课堂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性人才,教育对培养创新性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本场所。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过去机械呆板的政治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拟从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两个方面来阐述高中课堂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新人才应当从小做起,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对数学课堂教学积极的改革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伞而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今天,我们更应关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杨兴贵 《科学咨询》2009,(22):71-72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英语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基础教育中尤其是理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显得尤其重要。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开奇 《科学咨询》2004,(14):38-3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贯注新课标理念的一个重要任务,可从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育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并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宽容、开放、快乐、自由  相似文献   

12.
数形结合是人们在对数学进行研究时所运用的到一种非常关键的思想方法。它在初中相关教学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对学生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素材。在国家对课程标准进行创新改革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自主探究的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升有着极大帮助。人们想要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融入到自主探究这一学习过程中,需要把课堂教学看做突破口,并且对学生自身思维方式进行逐步培养,从而给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思想观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初步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新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积极地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被动、机械、模仿”学习过程转为“主动、提高、创新”这一过程,就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贯注新课标理念的一个重要任务,可从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徐祖平 《科学咨询》2005,(14):43-44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育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过程则是培养人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随着新科技与新文明的来到,世界进入了教育发展的革新时期。社会的激烈竞争需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有创造能力和具有个性的人才。教育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观念上都正在进行变革。我对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设计作了初步研究与探索,并以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了总结。一、“创造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智力。”由此可见,教育能否培养出具体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关系着时代进步国运兴衰的大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个人在教学中做法,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20.
丁光明 《科学咨询》2009,(19):23-23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重要技能,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