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推进我校区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了解2014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状况,我校召集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即是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的综述,望对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留守儿童工作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状况,我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发现我校留守儿童比例竟高达53%。这些孩子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的身心发展、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任,班主任在其中的任务尤其艰巨。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以供班主任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我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形式在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丰富了留守儿童教育宝库。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几年来,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学校留守儿童情况 我校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系统排摸,并分"单留"和"双留"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我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形式在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丰富了留守儿童教育宝库。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所撰写。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体育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任,班主任在其中的任务尤其艰巨。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以供班主任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2.
胡艳丽  汪洋 《决策》2011,(7):I0017-I0017
2010年10月,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缓。  相似文献   

13.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368名,占在校生的55%强.因此,我校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同时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进行关爱,使"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 (一)模拟家庭 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我校有的老师利用主题班队会给学生过生日;有的老师在学生生病时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学生打吊针时守着学生;有的老师经常经常同留守学生在同一寝室睡觉,这些无声的爱唤回了学生缺失的亲情,同时帮助她们找回了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校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37):22-22
重庆“六大计划”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为切实培养和照顾好全市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将在全市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创新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监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我校学生762人中,现有留守儿童426人,占学生总数56%,其中有三个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由于这些孩子在  相似文献   

17.
肖兴伦 《科学咨询》2010,(7):108-108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基础教育寄宿学校,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学生有80%属于留守儿童,在家里缺少必要的生活教育指导。在学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也缺少系统的学生生活教育方法,只重学生分数,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少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受压抑,从而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损,人格素质出现缺陷。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于2009年9月我校提出了《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小学生)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集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生活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今后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镇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974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相当重的比重,现托管家园留守儿童入住人数超过千人.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显,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学生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父爱或母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心理缺陷和性格变异的早期倾向,如随意散漫、忧郁脆弱、冷漠多疑等.  相似文献   

19.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纷纷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因父母不在身边,便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日前我们对江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和教育问题。的确,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后,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姥姥等特殊条件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