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华 《社科纵横》2006,21(6):8-9
甘肃农村公共道路正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触及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利益。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乡村公路发展与村级公路建设的关系;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强化工程质量的关系;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公路护养的关系。甘肃省农村公共道路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公共道路健康发展。二是要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筹集乡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资金。三是要改革建设管理体制,形成乡村公共道路建设的新模式;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强化乡村公共道路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高台县农业经济水平较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从我们调研掌握的情况看,目前高台县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乡村公共道路网已是基本形成,通村道路实现柏油化的难度较大;二是乡村公共电力管理相对规范,但存在电力供应满足不了农村发展需要的问题;三是乡村公共饮水设施齐全,水质基本达到国家饮用标准;四是农村公共医疗公共医疗一体化建设基本完成,乡村公共卫生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乡村公共传媒、文化设施基本普及,农村公共文化活动还有待开展;六是农村公共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社会保险还不普及。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5):27-31
本文从贫困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义务教育问题突出、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低保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力、公共文化生活贫乏、新农保在贫困村推广难度大,养老依然是村民的后顾之忧、环境卫生长期得不到改善等方面对甘肃省贫困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甘肃省贫困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为制定和实施甘肃省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深化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薄弱,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6.
石晶 《社科纵横》2007,22(1):19-21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随着甘肃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的要求迫在眉睫。本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下,探讨甘肃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7.
张蕾  王振军 《社科纵横》2002,17(6):24-24
本文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三方面探讨了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走科教兴农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日本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是很大的,日本财政支农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本文介绍日本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特点,从中总结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以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燕艳 《探求》2006,(3):13-1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机制不完善,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所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是当务之急。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要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合理的需求表达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解建立  任广浩 《学术交流》2007,(11):106-109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为全能政府,追求经济效率的政府过度关注的是私人物品,结果造成公共物品短缺,尤其是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能严重缺失。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是改善民生的保证,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必须打破政府单中心垄断性供给的局面,更多地用非政府力量来改进和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严重失衡,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意味着对农村而言,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面临着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依据农村公共物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一个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等参与者组成的多中心的合作网络,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环境,以确定各个供给主体的功能边界,实现责任对接。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张小华 《社科纵横》2007,22(12):16-17
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的实地考察,看到河西走廊经济建设的可取之处,并针对甘肃陇东地区落后的经济面貌,提出了一点启示,希望通过河西走廊经济示范作用,以带动陇东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建立公共秩序需要以公共政策的产生为前提,公共秩序也是公共政策的最终归宿.公共政策既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为构建公共秩序提供了基础,又以公共权力为依托,为构建公共秩序提供了可能.公共政策通过对社会公共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也为社会生活建立起新的公共秩序.公共政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特有功能,逐渐成为社会规范体系的核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淑媛 《社科纵横》2010,25(8):101-104
新时期甘肃小说创作既取得了重要成就,又存在明显的缺失,本文从创作意识、学识修养和地域因素三个方面观照新时期甘肃小说创作的得失,为甘肃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启发和参考;其作为一个带有曾遍性意义的个案研究,也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借鉴,以促进当代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洁 《社科纵横》2007,(10):120-122
从梳理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入手,分析了甘肃乡土小说的特质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论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事务,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之一,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着地方气象部门对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不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不高等问题。公众参与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气象权,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提供服务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最终目标;维护公共利益,有效防止气象部门的权力垄断;增进理解互信,共同面对气象预报风险;扩展均等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则依赖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甘肃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本文针对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伴随甘肃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增快,在其工程建设的审批和招投标等环节中,职务犯罪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已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区,同时也是大案要案的集结点。虽然一些地方的党委和部门加强了这方面的预防和监督,实施了“阳光工程”,使建筑招投标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但“暗箱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还没有完全铲除。本文想通过对甘肃建筑工程领域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力求探讨和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吕志祥  开芳 《社科纵横》2007,22(7):15-16
随着甘肃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甘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甘肃省省情、资源状况及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都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甘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制度作为基础,循环经济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进行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是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本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9.
孙玉贤 《社科纵横》2006,21(6):23-24
“郡县治,天下安”。县自秦立,汉随秦制,自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斗转星移,改朝换代,及至康熙则视县为国家之基础,县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县域经济是整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现实与传统的优势要求我们必须走县域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20.
Negative assessments of the results of Russian reforms have recently become commonplace in the statements of Western economists. It is becoming just as fashionable to curse them as to be on a fat-free diet or to be fighting cholesterol. And on the contrary, to justify or at least explain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s in Russia and direct attention toward the country's achievements is becoming just as indecent and "socially hazardou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fering a coat to a lady, or, even worse, paying a compliment. Unfortunately, all attempts at a considered analysis of Russian post-Communist history immediately run into a wall of perplexity (or indignation), which is then inevitably followed by rhetorical questions such as "Haven't the oligarchs plundered the whole country?" or "Yeltsin is an inveterate drinker, isn't he?" (This was the same in the Stalinist Soviet Union, when, in response to any story of a rise in the well-being of the Americans, the vigilant Soviet worker was supposed to utter something proudly along the lines of "But on the other hand, you lynch blacks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