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明金 《现代交际》2010,(9):134-135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危险期”。针对青春期学生品德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全社会都应来关心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最基本内容,是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各项环节的行为规范教育.有人说,常规教育不就是教幼儿如何洗手、吃饭、穿衣、睡觉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吗?如把它作为专题研究有价值吗?殊不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就是从这些生活琐事做起的.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到,从古至今,道德教育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制约,是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制约中逐渐形成的,这是品德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通过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与实践,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道德教育规律,我深刻体会到: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与形成的,只有注重常规教育,才能做到品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师道德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幼儿品德的养成。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道德修养,本文根据幼儿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出了幼儿教师应根据自身道德修养促使幼儿养成良好品德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是道德教育的早期,幼儿园德育对幼儿品德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下幼儿园德育陷入外在化目标、成人化内容、说教式方法和单一化评价方式的困境,与生活隔离。幼儿园德育要走向生活,需要以关怀取向目标重寻德育的方向,以儿童化内容走进幼儿的生活,以生活化方法解放德育时空之束缚,以多元化评价方式重构良好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德育作为技工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也要结合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处理等进行道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在两年的时间里提高品德修养是学校和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士国 《现代交际》2011,(12):193-193
开放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特征,新的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开放,还应做到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开放。学生只有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广泛参与、丰富体验、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思品课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试论改善与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群,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国民品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面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形势,我们对人的品德降退到一定程度后决不能再滑落的"临界线"问题即人的品德"底线"问题,进行了现实层面的概括描述和理论层面的结构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勾勒出青少年品德"底线"教育的"大平台、大榜样、大桥梁、大警戒"策略,以及"大环境陶冶、大身教示范、大专业德育、大拯救攀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政策的滞后以及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本人根据当前中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人手,找出矫正之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加强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阶段接受的教育和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 因此学前教育这个领域便蓬勃发展起来了 , 其中幼儿的品德教育在当今幼儿园的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 也慢慢地成为了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本文就在幼儿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品德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全新课程,它是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而开设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教育等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小学,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与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必须从农村教育开始,只有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改变理念落后的农村教育来说不亚于改革开拓的急先锋,掌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精神实质,对今后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名竹 《现代交际》2010,(11):191-191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新《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目田、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良好语言氛围,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语言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而园本教研活动——诗话教学研究的开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研究、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将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恰当地开展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大部分学前教育学校并不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教材中也没有明确的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今天,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幼儿教育也必须重视道德教育,本文针对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红霞 《职业》2013,(4):18-19
汉能有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汉能的用人标准也与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能,品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还要讲求诚信,做商人一定要理性,以诚为本;第三才是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发挥。国际化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适应目前汉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欧洲、美洲都建有光伏电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教育的社会、学校、家庭风气,公共伦理、制度文化。本文也对中学德育教育中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缪慧 《职业》2011,(32):165-165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结合起来,加强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8.
看图讲述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图片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容易实施的,老师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了幼儿在讲述上是否具有吸引力,这些模糊了幼儿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想象能力等问题上,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幼儿看图讲述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的语言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将传统观道德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中心位置上,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发扬和继承.已经成为了实践和探索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的迫切要求和关键渠道,我国的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一直为人们能够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国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实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已经为我们当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效的积累起到了一个资源性的作用。文中笔者就对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日月 《职业》2014,(27):115-116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品德教育又不能独立地存在。在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品德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在数控专业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始终贯穿"品德技能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实习中使学生在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加强,达到职业技能与品德能力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