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三年级作文要求是共性化的即命题作文,但是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就出现作文时,三年级学生经常要写些自己不理解的东西,造成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依据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对情境的定义,结合情境教学在中国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本人认为创设情境是激发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威廉·托马斯认为情境可以分为真实的情境、想象的情境和暗含的情境三大类.本人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为了激发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在为学生创设最佳场合的时候,可以从这三类情境入手.张化万、周小兰、钟铃老师分别从真实的情境、想象的情境和暗含的情境着手,在创设集体情境,激发学生理性思考的路上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由于时间有限,对于真实情境、想象情境和暗含情境都没有进行细分.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与希冀改善目前三年级学生写作现状的老师共勉.  相似文献   

2.
对于聋哑学生而言,培养写作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细致、独特地观察,用想象使写作内容不断丰富;加强阅读积累,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评改方法多样化,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改变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写心理,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写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循环日记属于孩子自己的“快乐大本营”,在这里可以激发情趣。搜集素材,巧设文题,发散思维,抒发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让学生想写、能写、易写,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给作文教学天地开启了一扇亮窗,让清风徐入,让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5.
朱老教导我们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观察生活,积累体验;二是多阅读书刊,学会表达。接下来才是动笔作文。大家都有切身体会,要想写好作文,单是靠每学期写的那几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随时随地学写作。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伴随阅读动笔写作。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人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下面三条途径去培养: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小学生对作文的那种种畏惧、厌烦的心理一直存在着。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通过多种途径,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感、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爱写、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胜平 《职业》2011,(30):130-13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体现了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要求作文教学要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重视兴趣情感对写作的影响。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一新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作文教学要面向儿童,面向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戚云娇 《职业》2016,(26):145-146
中职学生对写英语作文有着普遍的恐惧感,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思路整理.本文重点探究了思维导图如何能激发学生在培养英语写作技能、写作兴趣、提升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帮助教师优化写作课堂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国 《现代妇女》2014,(5):246-246
想象作文要求思路开阔,敢于大胆编织故事,题目不拘,内容不限,天上海底、过去未来皆可写。但是再丰富的想象都应当是人的想法,人的行为,使人读后觉得合情合理,一读就明白。因此想象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迸出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技巧写法的指导,而忽视了学生情绪的培养和激发,没有让学生具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即使学生习作中偶尔有一丝真情的流露,也常会被老师们的“不具体、不生动”之类的词藻所掩埋。故此,学生心灵之扉紧闭,只能违心地说着空话、套话、大话乃至假话,似是而非的背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严重抑制了学生情智的发展,致使作文能力的提高举止维艰。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乐于写作,必须在作文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义务教育);“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普通高中)。可目前学生的作文现状不容乐观,这个本应激情涌动、诗意盎然、馨香怡人的“世界”并不如人意,许多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沙化和缺失,他们阳光不在,真诚不在,美感不在,作文中出现的是一个个清冷淡薄的模样。如何运用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没有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也不能保障。新课改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怕教、学生怕学。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激发作文兴趣、加强读写训练、注意观察生活、树立写作信心、培养评改习惯”的五步教学方法,注重发掘学生的自身创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钟晶 《职业》2013,(17):22-22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手。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寓教于乐,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克服对作文写作的畏惧心理,真正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建立在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语文作文教学也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相比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文章内容。同时它更改了传统作文批改讲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文章的思考、写作、批改和讲评的全过程,在实践对比之后.慢慢体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讨厌作文、怕作文,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技校语文教学要遵循技工教学规律,应用文教学更应结合其本身的特征,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几年来,笔者致力于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由“写作”带动“教学”的开放型应用文教学思路,已得到众多同行的认可。由于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应用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所以调动了学生学写应用文的积极性,同时,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其基本教学程序是这样的:借助或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据此学生试作应用文;把所写应用文和书上范文对照比较;教师有侧重地小结;修改并完成作文。其特点是:写作作…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可分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两部分,即语与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语言运用与表达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要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就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作文教学要张扬学生个性 1、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 作文是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一种写作体验.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个人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当作学做人的一种历练.在强调真实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如:有这样一堂广告课使人颇受启发.课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搜集广告词,充分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说广告,以后组织评广告,最后写广告.这一堂课学生非常投入,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