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习型组织     
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产生后即刻风靡西方发达国家国企业管理界。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被誉为跨向21世纪的管理圣经。圣吉理论的核心是系统思考,即整体互动思考方式及修炼方法。着眼点在企业(组织)即不仅是要注重个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克服组织学习智障,以系统思考方式来锻造学习型组织,便企业(组织)产生创造未来的竞争力。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iinlMastery)学习不断理清…  相似文献   

2.
第五代管理     
<正>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以其经典巨著《第五项修炼》掀起了全球的学习革命,建立了以实现共同远景为目标的第五代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世界,必须依靠个人自我改造和集体学习,才能为企业找出一条新路,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共同远景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  相似文献   

3.
吴莎莎 《管理与财富》2008,(12):127-127,129
彼得&#183;圣吉与学习型组织 彼得&#183;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而“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最早由他的老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提出。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彼得&#183;圣吉进入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理论,认识科学等融合,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  相似文献   

4.
徐艳红 《经营管理者》1998,(2):31-31,42
<正>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创新的团队:学习更广泛的知识,以增大企业的适应性和转变能力;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以跟上发展的步伐;开展团队内部平等的相互学习,以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并协调工作;进行系统有机综合思考的学习,以增加企业的越来越大的创造能力。正是这一套高效,协调完善的“自学机制”,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体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进而形成“学习—维持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蕴含了许多创造性的经营之道,其创始人圣吉博士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将它归纳为五种不同层次的修炼。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组织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优秀的管理思想,他们的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的肯定和推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希望所在。 学习型组织是九十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新模式的理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因提出“学习型组织”而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其实,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相通之处,正如彼得·…  相似文献   

6.
当会的西方管理世界如同刚刚从雨水里淋浴过的花丛一样,嫩绿的格外嫩绿,益负的格外金黄,五光十色,耀人眼目。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的彼得·圣吉就是这花丛中一朵耀眼的花朵。他在九十年代写的《第五项惨烁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奖──开拓者奖,成为新的管理学的一部名著。·诞生“学习型组织”企业的背景八十年代以采,西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真是科技发展高新化、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的出现,使整个世界处于生机勃勃的变化之…  相似文献   

7.
正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最早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r)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在现代组织中,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基本的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如果团队不能学习,组织就不能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嵌入博弈实验方式,是笔者所进行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8.
《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的代表作,自1990年推出以来产生了持续、积极的影响。这是他把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组织学习的一次尝试。组织学习如何应对社会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他的回答是,必须进入“学习型组织”时代。而要进入这一时代,必须经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9.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提出,在21世纪这个创新迭出的资讯时代,企业为了不被淘汰必须变成"学习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在本文借鉴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阐述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如何强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最先进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研究成果首次传播我国。创新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是尝试,尝试的最大可能是失败,而不通过实验盲目去大幅推广的代价常常是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管理方面的创新,始终无法像工程、科学或技术那般具有突破性,因为它可以实验的空间是非常窄的。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圣吉教授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思想模型。他把学习性组织的内涵归纳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个方面,被称为五项修炼。圣吉教授运用"系统动学"理论,致力于"系统思考"和"要素整合"而达到管理有效性。它所揭示的是在现有知识使用基础上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否定知识应用的重要性,但比知识应用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知识进行第六项修炼?本期发表的对《红旗渠魂》企业案例调研承担单位负责人赵志正访研"第六项修炼新课题"文章,重点揭示一个大型国企领导人,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何提升成知识品牌的理性思考。他对知识开发的认识,首先源于他对学习获得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的沉淀为知识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而是把经验提升为可供指导未来的知识品牌,并使自己成为知识型领导者。目前,国有企业的变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个伟大变革过程中,需要更多像赵志正这样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知识型领导人,因为他们是现代企业建设的关键。这同时也是摆在我国更多企业领导人"第六项修炼"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学习型组织,就其原本意义上所说的"五项修炼"而言,它实质上是一种自组织管理理论,是提升组织力的方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型党组织,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更新,一种  相似文献   

13.
《财富》(Fortune)杂志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本文摘自风靡全球的管理巨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相似文献   

14.
1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和系统思维的再认识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名叫彼得·圣吉的老师出版了一本叫《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的书。从那时起,世界多了一个流行的词--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5.
张放 《经营管理者》2011,(6X):301-302
自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以来,有关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出发,关注于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了信息技术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作用,提出了使用信息技术来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开辟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吉1990年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提出的,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要达到系统思考的目的,自我超越是首要的步骤,而建立自我愿景又是自我超越的必要前提,自我愿景在学习型组织中起着"第一推动"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五项修炼"过程的分析后发现,自我愿景恰恰又是造成学习型组织的扭曲、偏离甚至失效的罪魁。因为学习型组织修炼的第一推动者和保障者往往是组织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在积极推动过程中极易将执行力的理念贯彻其中而破坏深度汇谈的规则,使系统思考最终变成领导者自己的思考。且修炼过程也不可避免发生"霍桑效应",使修炼仅仅停留在"演练"阶段,对实际的组织运作改善作用不大。因此,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学以修性"做必要的辅助,自我愿景才能正确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薇 《经理人》2011,(1):84-85
“别试图从这本书里找到工具或者答案。”像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一样,彼得-圣吉半盘坐在椅子里,眼神飘逸近乎本来无一物的虚空。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构建的。它是一门现代管理理论,是组织及其成员获取、加工、整理、创新和利用知识,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增强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能力的组织。它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不断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20.
牢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并借鉴“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以“六项”修炼为依据,结合我国和自己家庭的实际提出以“七项”要素为重点内容的打造“主动学研型家庭”的创新尝试,从1993年至2005年,历时12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其基本内涵和感悟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