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文集萃     
正职场人生给领导的十句话第一句:当企业员工纷纷跳槽的时候,你应该首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做了亏欠下属的事情。第二句:问问离职的员工是否因为公司确实不适合他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最终选择了另谋出路。第三句:你应该感谢离职的员工,因为他的离去,给了你一个反思的机会。第四句:不要辱骂辞职的员工,而应该表扬他们为公司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有个美国青年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3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他们面试失败之后,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他想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了起来,原来是一张沾有油污的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你好,我是来应聘的。”董事长说:“很好,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年轻人很惊讶:“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呢?”董事长说:“前面3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似乎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  相似文献   

3.
一位高层管理者要为某个关键领导岗位物色合适的人选。他问候选人:“你以前所在公司的人员怎么样?”应聘者回答道:“他们无知又懒散。你必须盯着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想偷懒、占公司的便宜。他们憎恨沟通,反对变革,满心想的只是自己。”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播出了《杜如意的不如意》纪录片。片中叙述了包头市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将一豆制品厂的厂房、设备出租给杜如意办厂。杜如意经过努力,将豆制品厂办得有声有色。当他准备进一步发展时,呱呱叫公司认为自己是上级公司,可以行使人事和财务权,于是派人去当党委书记,并最终免去杜如意的厂长职务。而杜如意则认为自己是法人代表,企业是私人企业,呱呱叫公司是非法占有他的私人企业。当地法院两审都判决杜如意败诉,而节目主持人和接受采访的著名法学家江平则表示支持杜如意。他们认为他的企业的性质是私人企业,国家…  相似文献   

5.
承认缺点     
《领导文萃》2006,(7):138-138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一次试验中,他们创造出两个虚拟求职者:大卫和约翰。这两个人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简历和推荐信。唯一不同的是:在约翰的简历中有这样一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与他人相处”。研究人员把他们推荐给各个公司的人事主管。出乎人们的意料,面对这样两个候选人,大多数的人事主管选择了约翰。原因很简单:约翰的缺点使他变得更为可信和真诚。缺点不是卖点,但勇敢地承认缺点是推销自己的好方法。承认缺点  相似文献   

6.
楚杰 《经营管理者》2003,(12):13-14
公司的生涯管理使张兵觉得自己“套牢”了。不过,他表示: 在这样的公司里做事,前途是看得见的,感到特别踏实。  相似文献   

7.
经营人才     
日本三菱商社曾经出现过一个怪现象:公司虽然人才济济,但销售业绩平平。原来,公司很多员工不适应自己的岗位,因而发挥不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及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公司采取了唤醒人才的做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合适的岗位,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认为,一个等级C的人,被你选拔到等级B(更高一级)的岗位上来,那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即使你经过培养,使他能够胜任等级B的工作,也不过是错上加错。他应该留在他干得很好的岗位上,提拔他是浪费他的时间,也浪费你的时间。你需要做的是,选…  相似文献   

8.
员工喜不喜欢自己生产的产品,是衡量产品优劣的“试金石”。美国的凯利·约翰逊是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的科研负责人,他曾多次参加新飞机的试飞。他对飞行员说:“我需要每年斗胆冒险一次,以取得对设计新机型的适当平衡和视野。”吉列公司鼓励员工在公司的实验室使用最新的剃刀技术成果。每天有300名员工报告说还未刮脸,于是他们被请进实验室,既用本公司的产品,也使用对手的产品。如果员工不参与,他们就得不到各种刺激或福利。员工刮过脸,就要回答有关质量和安装在盥洗台上的剃刀手柄的使用情况等问题,使用竞争对手产品的则回答另一类问题,员…  相似文献   

9.
巧用失败者     
非比 《领导文萃》2005,(9):58-59
在飞机制造业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级销售员因自己失误,给公司造成500万美元损失。第二天清晨,正当他准备辞职,以向领导谢罪时,经理把辞职信一撕两半,扔进垃圾箱,笑着对他说:“你在开玩笑吧?我们刚刚在你身上花了500万美元培训费,你不把它挣回来别想离开。”你的公司是这样处理失误吗?如果不是,那你可要小心。你的公司里,每个人可能都在规避风险,都尽量做低风险、甚至毫无风险的事。对他们来说,好似明哲保身,对公司来说,并非是件好事。在一家不容失误的公司里,一位程序员因为操作失误,打印了240万张地址标签。很幸运,他和经理是通过电子邮…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好的管理者会利用职位的力量,指导、监督及管理组织资源,为企业带来成功。一个领导者负有更多、更复杂的责任,他必须激励他的组员,进而影响他们.使公司的愿景能被达成。您认为自己是一位管理者,还是一位领导者?您的部属、同事们如何看待您的角色呢?“管理者”与“领导者”管理者:负责管理公司或企业员工;负责资源和费用的控管。领导者:负责作决策让其它人跟随或执行;负责带领、激励其它人。  相似文献   

11.
罗友花 《领导科学》2003,(18):36-37
在一个授权成为主流的时代里,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资产18亿、员工1600多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吸收式中央空调制造公司的总裁竟然没有一个副手,他就是远大公司总裁张跃,而且,他强调员工对自己要绝对服从。他说:“对于某一些天性调皮,总是过于表现个性,不能和远大整体相融的人,他有再高的才能我们也坚决不要。”显然,服从是张跃选人的首要标准。无独有偶,前几天,特意向一位好友了解其公司领导的用人情况。据说该公司的一把手受命于危难之时,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发展态势较好。该公司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目前有50…  相似文献   

12.
“大”公司成功的经验太多,感觉正确的时候自然不少,要求他们费时费力去研究市场和客户会让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所以“大”公司“幽男怨女”较多,怎么办呢? 大凡害单相思的“幽男”、“怨女”都有共同特点:独自躲在深闺中,一厢情愿地想自己的“心上人”,而“心上人”竟浑然不知,或知道了也丝毫不为之所动;都想不通一个道理:我比他或她岂不是优秀多了,可人家怎么看不上我?  相似文献   

13.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必须尊重人才,这当然对,但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只要重视人才,对普通人可以不理不睬,那就大错特错了。亚洲首富李嘉诚对人才有独特的理解。他曾说“: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他们着想。”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重,使他的企业获得了长久的竞争力。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对待普…  相似文献   

14.
《管理与财富》2004,(9):46-47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主席): 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 知人善任、惟才是用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员工与我的关系非常好。我自己曾经也打过工,受过薪,我知道他们的希望是什么。所以,我的所有行政人员,包括非行政人员,在过去10年至20年,变动是所有的香港大公司中最小的,譬如高级行政人员流失率低于百分之一。为什么?第一,你给他好的待遇;第二,你给他好的前途,让他有一个责任感,你公司的成绩跟他是百分之百挂钩的;另外要有个制度,山高皇帝远,一个人好的也会变坏。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重大失败的潜在原因,不在于企业缺乏某种能力, 而在于企业表现卓越当公司经历重大经营失败时,人们往往会着眼于从几个惯常的因素去分析:主管领导不太聪明;他们缺乏领导技能;他们太贪心;他们被自己无法预见的事件所拖累。或者是——这也是最常被引述的理由——公司根本不能执行自己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管理者,往往具有一种“先发制人”的魅力。不论是在探讨问题、进行决策,还是与员工谈心或者是在公司中的人际交往,他们似乎总能保持自己独特的地位,这不仅仅因为他  相似文献   

17.
王蓁 《经理人》2005,(5):90-91
没有一个厂商能无限制地陈列所有产品一位从事酒水批发的经销商曾经非常困惑:他代理的产品主要走商超渠道,在进入商超之前,他就做好了全盘销售规划。但是,市场实际的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他发现保持标准陈列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对于陈列的量化问题他也比较困惑。其实,大部分的经销商或者厂商可能都产生过类似的困惑。“聚集陈列”商品进入超市销售仅仅是第一步。WELLCOME公司曾经有一项这样的调查报告:顾客平均在商店里逗留14分钟14分钟看8000列,等于0.1秒看一列(假如他们全都看的话,不过他们不会)。WELLCOME有223柜的干品,14分  相似文献   

18.
有些企业家渴望把他们的产品、服务或者想法提供给他们认为是急于享用它们并从中获利的国家。另一些企业家看到市场上的空白,希望去填补。还有许多企业家则热切地想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提供用具。金·坎普·吉列是19世纪末期的一名五金器具公司的流动推销员,他就属于最后这一类人。但是为了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他必须首先做另一件事——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为此目的,他发明了保安剃刀。吉列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商人,对于发明是不行的。吉列16岁时被迫辍学,1871年的一场大火毁灭了他们的家业。从那时起他成为一名推销员,起先为设在芝加哥和纽约的公司做事,而后转入堪萨斯市的一家公司。 .当时是美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劳工斗争方兴未艾,农庄问题重重,在城市里,商人们惶恐不安地谈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浪潮。吉列乘火车旅行经过中西部时,看到那里的工业发  相似文献   

19.
正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的"补充工具",有人说它是培养企业正能量的"教化工具",还有人说它是用来教育员工的"宣传工具"……让我们跟随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探寻这座冰山下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管理危机,美国DEC公司(即数字设备公司)新领导人帕尔默先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少员工由于不适应新文化而离职,其中一些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趣的是,对于原有文化的强烈归属和认同感,驱动他们创建了一个"工友会",并在新公司试图找回"失落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5,(9):60-62
当即将到来的秋天如冰雹般向朱利叶 斯·凯撒袭来的时候,他为何对这 一警告视而不见?康柏公司的 CEO埃克·菲弗尔(Eckhard Pfeiffer)为何不听取来自公司 高层的建议——那些一再催促 他留心制造PC机的暴发户们肆意抢夺康柏 客户的建议? 学者沃伦·本尼斯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是:当面对紊乱局面时,领导者所表现出来 的,无论是古怪的行为还是迟钝的反应,我 们都首先应该考虑他们对于所获得的信息 的处理方式。尤其是“领导者很清楚自己应 该知道些什么,并且明白应该在什么时候 去了解这些信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