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伦俊 《上海统计》1997,(12):26-27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九七八年峨嵋会议以来,中国统计界长期被禁锢的思想获得了大解放,关于统计学性质及研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萌发出来.“大统计”学科的设想提出以后,更是受到统计界绝大多数同志的拥护和欢迎,人们似乎感到企盼已久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计学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自峨嵋会议到现今的大统计讨论,基本上限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界,绝大多数数理统计学者并未介入这场讨论.这多少使得冠以“中国统计学”的各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之遗憾.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什么是统计学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及统计的学科性质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如何建立科学的统计学科理论体系就成为研究的当务之急。统计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应注意把握好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融合问题,切忌将二者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应在明确统计学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将符合统计学定义的内容划归统计学理论体系,将不符合的内容划归相应的学科。应该澄清的是学科的合并与结合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实际上,在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统计学之后,我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在此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统计界掀起了一股探讨“大统计”问题的热潮.本文就“大统计”的提出,对“大统计”的各种理解,探讨“大统计”问题的焦点和理论意义,以及“大统计”观念对统计工作适应“两个转变”的实践意义,作扼要的阐述.一、“大统计”的提出“大统计”一词是1992年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大统计”的提出,有它的背景和历史渊源.为了把统计学由属于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统计局从1990年开始进行积极的争取工作,并得到国家科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支持.在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中国统计学科体系,首先需要对统计学科领域中存在的某些尚未确定或者尚有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论证分析,解决统计理论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统计学研究中,“大统计学”观点的提出无疑是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和完善的重大突破。这一观点的提出结束了数理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之争,以包容的态度解决了统计学究竟是一门还是两门之说。使统计理论研究首先是在建立完善一门统计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但是,随着“大统计学”一词的提出,又引伸出另外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统计学理论问题的提出和深入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脱颖而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无疑对于推动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目前讨论情况看,在社会经济统计理论界已得到认可,主要表现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统计学与数学、哲学、经济学等一起列为一级学科于以公布.而且在社会经济统计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尤为热衷。在数理统计学界已有了认同感.至于怎样“大”起来.恐怕多数人还不太完全清楚。由国家统计局以及统计界关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提出了“宏观统计学”的学科定义,分析了它与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社会统计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它在我国统计教育中的发展前景,及发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2年11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把统计学从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与数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在此之前.我国统计学界存在着统计学是一门还是两门的争论.随着统计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对统计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必要而且是重要的了。为此,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中心于1994年8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大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会上就我国大统计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国外统计学科的分类情况讨论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分类以及统…  相似文献   

8.
张泽厚 《统计研究》2012,29(8):24-26
统计学向来被认为是社会科学,是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对此我国统计学界早有不同认识,但一直未能受到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二十年前,由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发起,组织的“大统计”的大讨论,才受到学界乃至政界的关注,从而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与数理统计学一起,共同形成独立的统计学一级学科,这是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统计学界的一件大事。它对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对上述情况作了全面评述,并对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的来龙去脉,和统计学科类目框架的形成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它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统计学科体系的完善,不仅影响着未来统计学的发展,也关系到统计的生命力能否持久、社会效用能否增强的问题。在对统计学科问题研究的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与统计学科体系密切相关的统计的生命力及杜会效用问留的思考。统计学科体系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统计学科是否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积极的社会效用。以及如怀使统计学科保持其生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统计学科建设研究中,应就未来统计学科的生命力及其社会效用进行论证分析。一、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统计学科的生命力统计学的发展表明,统计学的内容、方法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2年1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原隶属于一级学科——经济学之下的二级学科统计学,上升到与经济学、数学、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大大提高了统计学的地位.这个规定对发展统计教育和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提高我国统计工作的水平,必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我们的思想认识以及学科体系建设与专业设置的许多工作,都必须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这个规定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开展学科调研的通知》精神,为落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统计学研究》任务和搞好统计学科调研工作,统计学科规划评审组和西安统计研究院于9月11日至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科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学科组组长、西安统计研究院名誉院长贺铿教授主持会议,贺铿指出:这是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组专家制定“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次重要聚会,是一次关系到确定统计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任务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国内统计学界颇具影响的20余位专家围绕统计学科的调研内容和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思路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精神,为制定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的"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统计学科专家评审组于2004年9月11日至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科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会议认真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统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基本明确了统计学科需要着重研究的领域、方向和范围。文章全面综述了专家座谈会的讨论情况及相关背景材料,努力追寻现代统计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史实领悟统计学的科学性质,了解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统计学科也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进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阶段。统计学界对管理模式改变、统计学科的重建及完善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解决了新管理模式下宏观经济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科重建及国外统计方法引入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统计学的研究较为混乱,缺乏系统的理论构想。我认为我国统计学研究已经到了应该从整体上对统计学研究本身进行规划和探讨的阶段,亟待从理论上来探讨统计学科的研究问题。一、统计学研…  相似文献   

14.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回顾与认真审视16年来《统计研究》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绩,不难发现,《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84年《统计研究》第一期起,就以戴世光教授《实事求是是研究统计科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一文为代表,在中国统计学界掀起了关于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论坛,为中国统计学界专家的争鸣提供了舞台,100期的《统计研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统计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2年(《统计研究》第1期至第49期)。这一阶段在早期统计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面对新的经济体制任何学科都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国统计学面对市场经济如何调整自己,中国统计和主流学派是怎样一种模式。近年来,我国统计部门提出了大统计的设想,并得到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认可,在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原来属于经济学科的统计学提升为与经济学科相平行的学科,显然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提高了,这无疑是个好事。但是由于两门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先后形成,所以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存在着偏颇。同时在统计学界,在理论和实际部门由于地位不同,认识也不同。为了研究社会各部门对大统计设想的看法和态度,我们对全国30个市和地区的大专院校和其它统计工作和科研单位的统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6.
张伦俊 《统计研究》1997,14(5):31-38
1978年峨眉山会议以来,中国统计界长期被禁锢的思想终于获得了大解放,关于统计学性质及研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佛下纷纷萌发出来。“大统计”学科的设想提出以后更是受到统计界绝大多数同志的拥护和欢迎,人们都在热切地盼望着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新时代。本文沿着时间的轨迹,就近20年来关于中国统计学之争鸣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做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17.
统计学科的性质和学科建设一直是统计学界关注的问题,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从统计学性质的再认识入手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四点改革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略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建设文/江苏淮海工学院温素彬统计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和“大统计”建设是近年来统计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无论是一级学科的确立,还是“大统计”的建设,都需要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建设等有一个重新认识。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9.
肖红叶 《统计研究》2010,27(1):15-25
 本文将我国经济统计学科30年的建设历史梳理归纳为三件事,即统计学科性质与大统计学科构建的争论,统计改革推动学科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机制的构筑。以这三件事对学科建设的影响评价为基础,建立分析框架。基于30年历史文献的回顾、解读、分析,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经济统计学建设的新思考、新观点,希望能供学科发展的未来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洁 《浙江统计》1997,(6):25-26
最近几年,一些统计学者提出建立一门综合的、具有鲜明层次的学科体系的统计学,以结束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长期对峙的局面。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统计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哲学、数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这些,都需要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有一个再认识,重新估量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一、统计发展史,揭示了统计学由实质论科学到方法论科学的转变过程。说明了建立综合统计学有其可能性。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统计活动,但直到近三百年前,统计才成为一门科学。十七世纪的国势学派(德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